第一部分 基础篇
第1章 重构:改变既有代码的一剂良药
1.1 什么是系统重构
1.2 在保险索上走钢丝
1.3 大布局与小步快跑
1.4 软件修改的四种动机
1.5 一个真实的谎言
第2章 重构方法工具箱
2.1 重构是一系列的等量变换--第一次HelloWorld重构
2.2 盘点我们的重构工具箱--对HelloWorld抽取类和接口
第3章 小步快跑的开发模式
3.1 大布局你伤不起
3.2 小设计而不是大布局
3.3 小步快跑是这样玩的--HelloWorld重构完成
第4章 保险索下的系统重构
4.1 你不能没有保险索
4.2 自动化测试--想说爱你不容易
4.3 我们是这样自动化测试的--JUnit下的HelloWorldTest
4.4 采用Mock技术完成测试
第二部分 实践篇
第5章 第一步:从分解大函数开始
5.1 超级大函数--软件退化的重灾区
5.2 抽取方法的实践
5.3 最常见的问题
第6章 第二步:拆分大对象
6.1 大对象的演化过程
6.2 大对象的拆分过程--抽取类与职责驱动设计
6.3 单一职责原则(SRP)与对象拆分
6.4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类的归并
第7章 第三步:提高代码复用率
7.1 顺序编程的烦恼
7.2 代码重复与DRY原则
7.3 提高代码复用的方法
7.3.1 当重复代码存在于同一对象中时--抽取方法
7.3.2 当重复代码存在于不同对象中时--抽取类
7.3.3 不同对象中复用代码的另一种方法--封装成实体类
7.3.4 当代码所在类具有某种并列关系时--抽取父类
7.3.5 当出现继承泛滥时--将继承转换为组合
7.3.6 当重复代码被割裂成碎片时--继承结合模板模式
7.4 代码重复的检查工具
第8章 第四步:发现程序可扩展点
8.1 开放?封闭原则与可扩展点设计
8.2 过程的扩展与放置钩子--运用模板模式增加可扩展点
8.3 面向切面的可扩展设计
8.4 其他可扩展设计
第9章 第五步:降低程序依赖度
9.1 接口、实现与工厂模式
9.1.1 彻底理解工厂模式和依赖反转原则
9.1.2 工厂模式在重构中的实际运用
9.2 外部接口与适配器模式--与外部系统解耦
9.3 继承的泛滥与桥接模式
9.4 方法的解耦与策略模式
9.5 过程的解耦与命令模式
9.6 透明的功能扩展与设计--组合模式与装饰者模式
第10章 第六步:我们开始分层了
10.1 什么才是我们需要的分层
10.2 怎样才能拥抱需求的变化
10.3 贫血模型与充血模型
10.4 我们怎样面对技术的变革
第11章 一次完整的重构过程
11.1 第一步:分解大函数
11.2 第二步:拆分大对象
11.3 第三步:提高复用率
11.4 第四步:发现扩展点
11.5 第五步:降低依赖度
11.6 第六步:分层
11.7 第七步:领域驱动设计
第三部分 进阶篇
第12章 什么时候重构
12.1 重构是一种习惯
12.2 重构让程序可读
12.3 重构,才好复用
12.4 先重构,再扩展
12.5 变更任务紧急时,又该如何重构
第13章 测试驱动开发
13.1 测试驱动开发(TDD)vs.后测试开发(TAD)
13.2 测试驱动开发与重构
13.3 遗留系统怎样开展TDD
第14章 全面的升级任务
14.1 计划式设计vs.演进式设计
14.2 风险驱动设计
14.3 制定系统重构计划
第15章 我们怎样拥抱变化
15.1 领域才是软件系统的“心”--工资软件的三次设计演变
15.2 领域模型分析方法
15.3 原文分析法
15.4 领域驱动设计--使用领域模型与客户一起设计
15.5 在遗留系统中的应用
第16章 测试的困境
16.1 重构初期的困局
16.2 解耦与自动化测试
16.3 开发人员,还是测试人员
16.4 建立自动化测试体系
第17章 系统重构的评价
17.1 评价软件质量的指标
17.2 怎样评价软件质量呢
结束语:重构改变了世界
附录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