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家时代,即镰仓、室町、江户幕府时代,政权由幕府将军掌控,天皇没有政治实权。那么,当时的天皇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政治和社会角色?天皇的存在具有什么历史意义呢?对此,我们可以通过幕府权力最为扩张的江户时代进行认识和了解。
江户时代的天皇观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第一,“封建领主论”或日“将军国王论”。持这种天皇观的主要是儒学特别是古学派人士。如太宰春台在《经济录》中称:“当今大将军拥有海内,乃日本国王也。”因此,他称京都的天皇为“山城天皇”(山城即现在的京都一带地区),即天皇仅是一封建领主。第二,“大义名分论”。持“天皇封建领主论”这种天皇观的儒者仅是少数人,大多数儒者都使儒学政治理论屈从于传统的政治权威。他们一方面坚持儒教“有德为君”乃至“易姓革命”思想,即上天委托有德者治理天下,此治理天下者为“天子”,若违背天命、失却人心,则天子应该让位;一方面却坚持天皇“万世一系”的主张。也就是说,虽然“有德为君”在逻辑上能够引申出“将军国王论”,但他们是站在“神儒一致”的立场上提出这种理论的。他们所谓的“有德为君”,是指能恪守天照大神的规定,因此这一理论归根结底仍是维护自古以来天皇传统权威的理论。第三,“大政委任论”。提倡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日本国学集大成者本居宣长。本居宣长在《玉栉笥》中以《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为据,强调天照大神是日本的祖神,如同天照大神的光芒永远普照日本一样,日本皇统也是无穷永续的。德川幕府只是受天照大神的委托,管理国土和人民。因此,幕府的政事即天照大神的政事,幕府的规定即天照大神的规定。服从幕府的规定,就是贯彻天照大神的旨意。十分显然,本居宣长同样是天皇传统权威的拥趸。不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理论实际上为标志幕府时代结束的“大政奉还”以及作为明治维新开端的“王政复古”,留下了伏笔。
在江户时代,虽然一些外国致日本的文书常称将军为“国王殿下”,乃至称“日本国皇帝陛下”,但幕府将军本身在致外国的国书中从未使用“王”字,更遑论自称“日本国王”。1636年日本与朝鲜缔结协议时,将军曾使用“日本国大君”的称号。这一称号在幕末作为将军的自称而复活,并用于与外国缔结条约的署名。因此,坎培尔(按:“锁国论”的始作俑者志筑忠雄的《锁国论》一书,即根据他的《日本志》第六章 译出)提出,日本存在两个皇帝:俗界的世袭皇帝和宗教的世袭皇帝。至幕末,这一“两个皇帝观”或日“两种宫廷观”,为外国人普遍接受。
战前,人们对江户时代天皇的认识大致可归纳为三种理论。一是“国体论”,即天皇“万世一系”,天皇作为日本国的统治者在任何时代都没有改变。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