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以林为生:中国乡村林业的现实与发展研究
0.00     定价 ¥ 4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45820942
  • 作      者:
    顾燕峰
  • 出 版 社 :
    上海书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0-01
收藏
编辑推荐

实现乡村振兴,林业收入增长少不了,直面收入瓶颈,如何破局?林业发展,要靠政策支撑,该如何完善现有政策,实现制度保障?当下中国乡村林业发展亟待解决,主要问题在哪里?发达国家的经验能给我们怎样的启示?作者深入西南腹地,掌握一手资料,深度剖析中国林业发展的症结所在,以专业的视角,试图寻找林业发展的破局之道,探索乡村林业未来的各种可能。

展开
作者简介

顾燕峰,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讲师,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发展经济学、经济史、政治经济学和公共管理与政策,尤其关注市场整合、文化、社会信任和人口流动等研究问题。

展开
内容介绍

山区林区的贫困问题是世界性难题,中国的林区覆盖2亿农民,其中绝大多数分布在贫困地区。林业收入的增长,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书从增加林农收入的视角,审视了我国乡村林业发展政策支撑体系建设。全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比较林区与粮区农民收入、林业与农业政策差异入手,分析了当前林农与粮农收入差距扩大的政策因素。第二部分厘清我国乡村林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三部分从乡村林业发展政策支持体系视角,回顾了我国乡村林业发展历程,总结了2008年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各地的乡村林业实践的经验,并采用比较视角,剖析了日本乡村林业发展经验,以作为参照。第四部分,分析乡村林业发展政策支持体系的理论框架和约束机制,并阐述我国乡村林业发展政策支撑体系改革的目标、体系架构和基本内容。

展开
精彩书摘

森林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灾害、调节气候等功能。因此,林业与农业的重要区别在于,林业比农业具有更强的外部性,即森林具有公共品属性。这决定了必须在确保林业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实现林业对林区农民就业增收的价值。因此,如何实现林业对林区农民就业增收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进一步的制度创新。


我国的农业政策是以实现粮食安全为主导的增产型政策,而长期以来,我国的林业政策一直在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游走,当前的林业政策的主导目标是追求生态效益。这导致全社会对农业和林业的投入的数量、结构方面的差异。


林木生长周期长,因此林业投入周期长,收益不确定性强,弱化了林区农民投资林业的积极性,林区农民风险承受能力弱,因而弱化了其对高投入高产出产业的投资意愿。林地碎片化增加了劳动成本和林权流转的成本,从而进一步阻碍了技术创新。林业的保障功能和林业兼业化进一步削弱了农民林区流转的意愿。这些因素导致社会资本难以进入林业,从而实现林业产业的发展,最终影响林区农民收入的增长。


展开
目录

前言

导论 

第一章 舶来概念:乡村林业及其发展历程 

第一节 乡村林业的概念及其由来 

第二节 我国乡村林业发展历程及其政策特征


第二章 现实议题:林区农民收入问题 

第一节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与农民收入现实 

第二节  林业收入与林区农民收入现实 


第三章 探根究底:影响林区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 

第一节 农业和林业产业投入差异极大 

第二节 以耕地为载体的惠农强农富农政策难以传导至林区 

第三节 生态建设要求压缩林农就业增收空间 

第四节 林区经济基础薄弱与林业特质导致林农收入增长缓慢 


第四章 棘手问题:乡村林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节 明确乡村林业政策目标导向 

第二节 赋权问题 

第三节 乡村林业的组织化 

第四节 林业经济价值实现手段多样化


第五章 实践尝试:我国乡村林业的探索 

第一节 福建省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制度 

第二节 福建省南平市“森林生态银行” 

第三节 林权抵押贷款模式探索:福建省林权收储担保 

第四节 林权流转模式探索:江西林权流转奖补政策 

第五节 地区间横向生态补偿的探索:重庆森林覆盖率指标交易 

第六节 国家购买生态服务模式探索:生态护林员岗位制度 

第七节 科技富民模式探索:浙江“一亩山万元钱”林业科技富民模式 


第六章 他山之石:日本的山村振兴与林业发展

第一节 日本林业概况 

第二节 日本乡村林业体系特色 

第三节 山村振兴与林业发展

 

第七章 何以解忧:乡村林业目标的实现路径 

第一节 完善对山区林区扶持的法律体系建设 

第二节 健全集体林地“三权分置”运行机制,完善集体林权流转制度 

第三节 加大对林业产业化的政策供给 

第四节 探索生态公益林促进林农就业增收的实现机制 

第五节 进一步完善财政、金融等产业扶持政策 

第六节 完善乡村林业发展支撑体系的外部保障系统 


附录 

附录1  全国集体林区重点林业县名单 

附录2  800个产粮大县(市、区、场)名单 

附录3  森林资源丰富县名单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