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哈姆雷特:构建人物深刻的内心世界
在莎士比亚所有的戏剧作品中,《哈姆雷特》是被演出、引用和参考最多的一部。这部戏剧不仅每年在舞台上演出成千上万次,而且自1900年以来,由它改编而成的电影超过50部。毫无疑问,《哈姆雷特》是西方文学和文化的基石。
从演员到导演,从批评家到读者,为何这部作品吸引了如此多人?为何它如此重要?
事实上,这部戏剧最重要的创新就是哈姆雷特这个角色。他聪明、自省、愤怒、沮丧、快乐、念旧、机智,还可能是疯狂的。他的性格像棱镜一样,折射出一系列情感。观众被他所吸引,就像在解谜一样。莎士比亚是怎样创作出内心世界如此引人入胜的角色的?我们在创作角色时如何构建这样的复杂性?
制造内心冲突
构建人物角色的复杂性,关键在于让他们做一个重要的选择,而且选择正反两面的理由要同样充分。角色因内心冲突而挣扎,这会使观众产生同情,由此构建起来的深刻的内心世界也会被视为人性中独特的一面。
这种挣扎,在戏剧《哈姆雷特》的前几页就开始了。丹麦前国王的鬼魂告诉儿子哈姆雷特王子,他是被现任国王克劳狄斯谋杀的,并让哈姆雷特杀死克劳狄斯,为自己报仇。
如果哈姆雷特是个典型的复仇者,他就会付诸行动了。但他是个思考者。如果国王的鬼魂在说谎呢?如果他是恶魔伪装的呢?如果这是哈姆雷特自己的内心在欺骗他呢?如果他杀错人,他的灵魂会有什么后果?哈姆雷特充满疑惑。在极度痛苦之际,他提出了那个著名的问题。
是生,还是死?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是默然忍受命运暴虐的毒箭,
或是挺身反抗人世间无涯的苦难,
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
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
(第三幕第一场)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哈姆雷特所处困境的本质问题:不是他该不该杀克劳狄斯,而是生和死的本质是什么。不好的事情为什么会发生在我们身上?死亡要比受苦更好吗?我们死后会怎样?这些才是真正的问题,是人类从存在之初就开始苦苦追寻的问题。国王鬼魂的命令使哈姆雷特陷入困境,并从此被其痛苦的内心斗争深深地折磨着。他该不该杀死克劳狄斯呢?
观众喜欢看到角色在内心冲突中受尽折磨。例如,电影《无因的反叛》中吉姆·斯塔克这一角色。我们看到吉姆在与他内心的恶魔和身边的险恶世界进行抗争。为了应付当地的小混混巴兹和他的同伙,吉姆向他的父亲请求帮助。他一次次地提问:“要怎么做才能成为男子汉?”在这部电影最著名的一幕里,这个问题就成了核心问题。巴兹强迫吉姆参加“胆小鬼赛车”。吉姆知道这个比赛非常危险,但如果他不参加的话,他怎么能成为一个男子汉呢?结果车门把手卡住了巴兹的夹克衫,意外地把他拖下悬崖炸死了。吉姆情绪崩溃,罪恶感在痛苦中爆发,喊出了那句台词:“你折磨死我了!”
做出意想不到的选择
每个作家都知道,角色就是由他们所做的选择构成的。而我们有时候会忘记,观众喜欢看到人物角色做出意想不到的选择。这些选择应该让观众感到意外、气愤,或是好奇。
哈姆雷特发现克劳狄斯一个人出现在教堂里,而且身边没有侍卫,这时他面临一个重要的选择:要不要抓住机会当场杀死克劳狄斯。
现在我正好可以动手了吧,正当他在祷告的时候。
我现在就下手杀了他,把他送上天堂。
那我算是复仇了吗?
……噢,这等于是成全了他,而不是复仇!
(第三幕第三场)
尽管这是个下手的绝佳机会,但哈姆雷特还是把剑收进鞘里,转身离开了。他为什么不下手呢?起初这个出人意料的决定显得异于寻常,但哈姆雷特认为,如果只是“成全了他”,那么在他把克劳狄斯送上天堂的同时,也把自己的灵魂送入地狱。这时候的问题不在于是否要在此时此地下手,而在于是否会永远被诅咒。退一步讲,就算哈姆雷特确定他的父亲是被克劳狄斯杀死的,但选择在教堂里复仇真的是个好主意吗?
哈姆雷特听不见,而克劳狄斯也并没有在祷告。他悄悄地告诉观众,他杀死了哈姆雷特的父亲,为的是占有他的母亲格特鲁德。他甚至不会为此感到愧疚!哈姆雷特离开后,观众知道他做出了错误的决定,但这个复杂的决定又让观众饶有兴趣,却也如坐针毡。这个卑鄙的杀人凶手会就此逃脱吗?
电影《心灵捕手》的核心就是意料之外的选择。和哈姆雷特一样,威尔所做的决定最初看上去也是异乎寻常。蓝波教授为威尔安排了高级公司的面试,帮他提升自己,威尔却故意把面试搞砸,甚至还为了嘲弄这些公司,让他那个没有教养的好朋友去嘲笑他们。当斯凯勒告诉威尔自己喜欢他并希望他同去加利福尼亚时,威尔骗她说自己并不爱她。从威尔这些出乎意料的选择可以看出,他不想让任何人帮他。他不相信生活,所以他与人生中所有美好的东西都保持距离。在电影最著名的一幕中,尚·玛奎尔医生给威尔讲了一个故事:他原本买了1975年世界职业棒球大赛第六场比赛的门票,波士顿红袜队赢得了这场历史性的比赛,但他没去观看比赛,而是去“见了个姑娘”。这是个出乎意料的决定,但他对此并不后悔。尚的故事对电影的结局起到重要的作用,威尔终于做出了一个正确的决定。他感谢蓝波为他提供工作机会,但他决定要去“见个姑娘”。然后,他便出发去找回他心爱的姑娘了。
出乎意料的选择能吸引观众。人物做出的选择越是让人好奇,观众就越想关注角色,看他们为什么这么做。不管怎么说,这些出乎意料的选择必须符合角色的性格,揭示角色最真实的、本质的一面。
让笔下的角色在挣扎中成长
比较哈姆雷特与剧中另一个失去父亲的角色雷欧提斯,我们会发现两者截然不同。在哈姆雷特杀死雷欧提斯的父亲波罗涅斯之后,克劳狄斯问雷欧提斯要不要杀掉哈姆雷特来为父报仇。雷欧提斯毫不犹豫地说自己会“在教堂割破他的喉咙”。这让人回想起克劳狄斯在教堂祷告的时候,哈姆雷特并没有杀他。如果说哈姆雷特被太多的问题困扰,找不到答案,那么雷欧提斯则恰恰相反。雷欧提斯是个简单的角色,他不会被“该不该”和“会不会”这样的哲学问题所困扰。在整部戏剧里,雷欧提斯既没有成长,也没有改变。他把复仇当作唯一的目标,并付诸行动。因此,从哲学的角度来看,雷欧提斯平凡无奇,因为我们不会看到他为了寻找答案而苦苦挣扎。人物角色深刻的内心世界,有一部分就建立在他们的挣扎和成长之上。
说到对挣扎和改变的刻画,电影《码头风云》中的特里·马洛伊这个角色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在电影的开头,特里把码头工人乔伊·多伊尔骗到公寓外面。乔伊因为中了埋伏而死去,无法指证控制着码头的帮派头目约翰尼·弗兰德里。然而,事情变得复杂起来,因为特里遇见了乔伊的妹妹伊迪并爱上了她。因乔伊的死而产生的负罪感一点一点蚕食着特里,同时他也渐渐倾向于想要指证约翰尼。在电影的结尾处,特里的立场彻底改变了。他最初是帮派头目的亲信,到后来被弗兰德里手下的恶徒袭击痛打的时候,他已变成反抗的象征。在电影最后一幕的对抗中,码头卸装工人聚集在特里周围,表示除非特里也一起工作,否则他们就罢工。尽管已经遍体鳞伤,但特里还是拖着身子走到码头,成为新的领导人。纵观整部电影,我们可以看到特里一直在和他逐渐觉醒的良知做斗争。观众在见证了这一重大转变之后,对这个角色的内心亦有所了解。终于,我们既能够理解他,也开始关心他了。
许多写作指南都会告诉你要为角色找准一个动机,确保角色的发展不会偏离应有的路线。但我们从《哈姆雷特》《无因的反叛》《心灵捕手》和《码头风云》中看到的是,有时候不把角色限定在一个一成不变的动机上反而会更好。让人物在内心冲突中挣扎,随着故事的发展,他们的成长和改变便会呈现在观众面前。
……
展开
——迈克尔·科拉里,《古墓丽影》作者,电影《变脸》《古墓奇兵》编剧
若你认为莎士比亚对当代电影制作毫无影响力可言,那就是你看得不够仔细。《跟莎士比亚学编剧》这本书写得非常精彩!
——霍华德·苏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电影学院教授,《电影的魔力》作者
编剧们若想提升写作技巧,除了向大师莎士比亚请教,别无他法。
——理查德·沃尔特,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电影学院教授、编剧专业主任
无论你从事什么方面的创作,《跟莎士比亚学编剧》为写作所提供的金科玉律,都会让你变成优秀的作家。
——苏珊·赫维茨·阿尼森,动画剧《南方四贱客》编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