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作品大胆、机智,且引人入胜,巧妙地将自然科学、太空科技、社会学交织一处,用文字拼贴出了壮丽的呈现,读来让人屏气凝神、启迪心灵。在危机降临全球的这一虚拟背景下,我们却更加明晰地看清了藏于人间的真实百态。
比尔•盖茨说这部小说让他重新燃起对科幻作品的兴趣。这部作品视野宏大,主题深刻,堪称地球版的《银河帝国》。当今时代,这或许就是我们所需要的科幻新经典!
“雨果奖”得主十年打磨的科幻长篇 /
*年度好书(2015) / “雨果奖”入围短名单(2016) /
奥巴马、比尔·盖茨2016年夏日书单*科幻作品 /
加拿大总理贾斯廷·特鲁多爱作家之一 /
奥斯卡金奖导演朗·霍华德筹拍电影版 /
高盛国际资产管理部CEO希拉·帕特尔倾情推荐 /
随书附赠:大幅“人物谱系图及大事记”主题海报
试读
七夏娃Ⅰ/月崩 一个月亮的时代
月球爆炸了。没有预兆,也不知确切的原因。当时是渐圆月,再过一天就是满月。精确的时间点是UTC (协调世界时)上午5时3分12秒,后来代号为A+O.0.0, 简称为 “原点”。
地球上,美国犹他州某位业余天文学家首先发现了异常现象。稍早他就注意到赖纳尔伽玛地貌周边出现一团模糊光影,位置靠近月球赤道。原以为是陨石撞击、扬起尘埃形成的云层,他还准备拿手机在博客上发一下——即便他拇指僵硬(当时身处高山,视野清晰,但空气寒冷),依旧想抢先。因为其他地方的天文研究者很快会跟上,所有望远镜都对准同一团云气——但即使别人也展开行动,成为世界第一的关键在于拇指够快!这是份殊荣,假如陨石砸出可见的大坑,说不定会以他命名。
可惜,他终究没能名留青史。等他从口袋掏出手机,别说坑洞了,连月球也看不见。
这位业余天文学家将手机塞回去,眼睛对准望远镜时忍不住暗骂一声:怎么只能看见一团黄褐色呢?难道是在刚才手忙脚乱中撞得镜头失焦了吗?他抓着对焦旋钮转了半天,却不见起色。
他放弃望远镜,凭肉眼直接望向月球原本的位置,此时作为科学家知识上的优势不存在了,这一瞬间,他与美洲几千万人平起平坐,并因人类未曾见过的夜空奇景瞠目结舌。
电影里,天体爆炸总要先化为巨大火球才消失,但月球并非如此。动因(后来世人这样称呼事件背后的神秘力量)带来极度庞大的能量,这是事实,不过距离引爆月球所有物质的程度还很遥远。
学界广为流传的理论是:因为冲击,导致犹他州天文学家观察到那阵扬尘。换言之,月球被来自外部的动因穿透表面、直击核心,接着——或许从内部释放能量,又或许是自另一侧穿出。总之,其威力足以劈开月球。
还有种假设,认为动因是远古时代外星生物埋在月球内的装置,只要满足某种条件,就会自动引爆。
无论哪个为真,结果之一是月球分裂为七大块和无数小碎片,之二是七大块逐渐分离、各自独立。它们的外表都是粗糙巨岩,后来受到重力影响,彼此牵引,最后沿着相同中心点各自发展出轨道,交织出一幅纷杂的图像。
那个中心点亦即原本的月核,如今仅是宇宙中的一块真空区域,却仍如过去数十亿年那样绕地球转动。此刻地球人望向夜空,本是月亮的位置却只是许多白色巨石缓缓翻转、旋绕,仿佛构成某种星座。
尘埃散去后才能看到这幅画面。起初几小时,天上只有一团比原本月球要大的云气。黎明前云团折射阳光,色泽偏红,犹他州那位天文学家吓傻了,脑袋一片空白;亚洲人整晚凝望与月亮同色的模糊光影,随着粉尘颗粒被周围较大的碎片吸附后,几个轮廓逐渐浮现。欧洲——接着是美洲,当地人入夜时终于能够看清楚了:本来完整的月球裂变成七块。
…… ……
七夏娃 Ⅱ/漂流 磊雨
一如所有厉害的暴风雨,磊雨也始于一声突如其来的晴天霹雳:一公里宽的巨石闪着诡异光芒,静静划过东欧上空稀薄的大气顶端,然后钻入敖得萨①周围稠密的空气内。它的轨迹点燃克里米亚境内干枯的叶片与可燃垃圾,将黑海东北角无数建筑物和广大森林当作画布,刷上一笔又一笔炽热火焰,最后在克拉斯诺达尔市和斯塔夫罗波尔市②之间的草原留下长椭圆形大坑。克拉斯诺达尔先因为来自上空的高热化为火海,接着又被陨石落地的冲击波夷为平地。斯塔夫罗波尔没有火灾,承受着冲击波后面对狂风暴雨般的土石喷溅。二者从地表消失了。
几小时的宁静后,小颗火流星纷纷落下。世界各地都有。以低纬度、赤道及其周边受害最为密集。事先科学家已经提醒陨石落点会如何分布。近几月内,大量人口朝南北极迁徙,鲁弗斯•麦格理也集结家族朋友与事业伙伴,以布鲁克斯山脉矿区为据点兴建防御工事。十一月气候严苛,能迁徙至山中的人必然准备周全,却也是鲁弗斯最想避开的不速之客。由于两人使用的无线电与云方舟频宽无关,白宙发展为磊雨的三天“宽限期”,他与黛娜依旧频繁通过摩尔斯电码联系。目前鲁弗斯仍将矿坑洞口卡车作为基地台,但考虑过要不要在山顶装设天线,以装甲保护缆线连接到地底的发报机。黛娜在研究了磊雨可能造成的效应之后,叫父亲别白费力气。
几天前,艾薇已经和母系有机体做了最后道别。之后,母系有机体吞下政府发配的安乐死药丸。地球上还与她联系的人只剩卡尔,潜水艇停靠诺福克海军基地岸边的水面。这段日子里,艾薇与家人的情感靠音乐延续。母系有机体曾要五岁的小艾薇做个选择,看是成为南加州最棒的钢琴家,还是南加州最棒的小提琴家。她选了小提琴,可惜并未成为南加州第一——差得远了。但她参加过许多青年交响乐团,十分熟悉经典曲目,还带了把小提琴到伊兹,时不时取出演奏。
第701 天,火流星碎片指数冲破新纪录,白宙正式开始。一些文化组织从《火山口湖宣言》发布后就做好准备,要在这一刻发起盛大活动。大部分采用短波无线电广播,艾薇听了一轮,发现巴黎圣母院、伦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纽约圣帕提克大教堂、东京皇宫、埃及金字塔和耶路撒冷哭墙都有节目。她选了圣母院,院内正举行末日守夜弥撒,活动持续进行,直到大教堂崩塌,表演者被压成肉泥,里头所有生命就此消逝。视频频宽太小,没办法收看,但脑海里画面极为清晰:法国广播爱乐乐团集合法语世界最出类拔萃的音乐家,男性穿上白色领结和燕尾服,女性是晚宴长礼服和头冠,24小时轮班上台,演出曲目世俗经典夹杂,但以神圣灵性的弥撒与安魂曲为主轴。有时背景传出轰然巨响,艾薇猜测是火流星造成。表演者通常不受影响,偶尔才有乐手漏拍。某次特别剧烈的冲击引发观众席间尖叫恐慌,接着彩绘玻璃碎裂,四散到石地板上。除此之外,大半时候音乐平顺甜美,直至旋律突然瞬间走调,随后归于虚无。
…… ……
七夏娃 Ⅰ/月崩
人物小传 // 001
一个月亮的时代 // 001
七姐妹 // 005
前哨 // 028
先驱与勘探 // 110
密实 // 165
掣签 // 183
云方舟 // 217
本书专用词表 // 228
七夏娃 Ⅱ/漂流
人物小传 // 001
第700天 // 001
白宙 // 075
磊雨 // 081
伊米尔 // 119
坚忍号 // 265
月凹 // 307
本书专用词表 // 333
七夏娃 Ⅲ/归途
人物小传 // 001
五千年后 // 001
终章 // 268
致谢 // 276
本书专用词表 // 281
当朋友向我推荐这部小说时,我已经有十年没读科幻小说了。我很高兴她推荐了这本书。故事剧情从*句破题开始推进,那时月球爆炸了,人们发现两年内将有灾难性的陨石雨来袭,消灭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因此,全世界团结起来要完成一项延续人类生命的计划——朝太空尽可能多地发射宇宙飞船。读者也许会对书中读到的太空飞行相关资料觉得不耐烦(住在西雅图的作者斯蒂芬森显然下了不少功夫研究),但我很喜欢那些技术性的细节。《七夏娃》这本书让我重拾阅读科幻小说的习惯。
——比尔•盖茨
这部卓越的作品中充满权谋斗争、灭世灾难,更是超人类的寓言……书中有太多太多情节要消化,但完全值得你沉溺其中。
——《出版人周刊》
这部作品当然可以满足那些本来就是科幻小说的爱好者,但是这本才华洋溢的史诗寓言必将吸引从未接触过斯蒂芬森的新读者。
——《华盛顿邮报》
斯蒂芬森将弹道学、遗传学和社会学玩弄于股掌之间,而让人震惊的,就是他竟让这几样东西看起来那么有趣!
——美国公共广播
他不写轻薄短小的寓言或内容乏味的短篇……而且他的故事需要整个世界(就这本书来说,它覆盖整个太阳系)作舞台……这一部文字精巧睿智,每个环节面面俱到的科幻小说。
——《科克斯书评》
斯蒂芬森的新小说眼光放得比谁都远且深……这是一本令人难以忘怀的小说,凡是忠实的科幻迷都不应错过。
——《图书馆周刊》
斯蒂芬森的叙事风格结合了很日常的谈话以及涵盖故事的全景描述,这使得作家能将锐利精准的目光,以我们熟悉的视角切入不熟悉的未来,滴水不漏地将所有细节收拢得令人信服。
——《西雅图时报》
斯蒂芬森从一个常见的科幻小说设定开始,接着却针对社会体系、哲思与科技的极限展开一场华丽的探问。斯蒂芬森的中心几乎都是女性,对于科幻小说的陈腐守旧有着政治正确的矫正动作。
——《芝加哥论坛报》
本书关于人性、关于人心,还有只有斯蒂芬森的故事能带给你的希望之光。
——《书页》杂志
你会发现自己读着他的小说,被书中的各种酷炫的科技以及地球那戏剧化的终命运而深深地吸引……三本书,清楚地涵盖了人类五千年之后的宏大未来。斯蒂芬森的这部旷世之作会成为你今年难忘的科幻小说阅读体验。
——《书单》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