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铁路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5349282
  • 作      者:
    (芬)尤哈尼·阿霍著
  • 出 版 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7
收藏
编辑推荐
  有人说,了解芬兰文学,*好的方法莫过于陪她赤脚在清晨的草地上散步,请她尝一尝山坡上的野草莓。芬兰文学的韵味就在其中。如果能陪她到赫尔辛基的市场上走一走,徜徉在惬意的阳光中,就更好了。或许你也能带她去看一看停靠在港口上的国际商船,沿街叫卖海味、蔬菜和鲜花的妇女:这是芬兰的大自然和文化、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的交汇点。也正是这种交融、角力,成为芬兰文学的母题。

  本辑《芬兰文学丛书》收录芬兰文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两位作家阿历克西斯·基维和尤哈尼·阿霍的代表作,由《库勒尔伏》《尤哈》《铁路》三部文学作品组成。丛书跨越时空,带领读者穿越到19世纪末,或去剧场看一出拷问灵魂的史诗剧;或放逐在河流中,感受生而为人的原罪;或听一曲且行且远的乡村挽歌,感受世纪末芬兰众生相……正如被紫罗兰黑色填充的北欧夜空,芬兰文学时而瑰丽,时而浪漫,时而深邃,时而寂静,成为世界文学中一颗璀璨的星。
展开
作者简介
  作者:尤哈尼·阿霍,原名Johannes Brofeldt,芬兰文学家。1861年出生于芬兰东部萨伏省的一个牧师家庭。1880年进入赫尔辛基大学学习。1883年他创作了短篇小说《当父亲买灯的时候》,踏上了文坛。随后相继发表了小说《铁路》《牧师的女儿》《尤哈》等。他的作品大多数描写芬兰普通人的生活,被誉为“芬兰人民形象”的塑造者,曾先后12次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译者:余志远,1935年生,浙江鄞县人。资深翻译家。1957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1958年,作为我国第一批赴芬兰留学生,在赫尔辛基大学学习芬兰语言与文化。1960年回国,任教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并从事芬兰文学翻译。主要译作有《明娜·康特作品选》和《兔年》。《神圣的贫困》获鲁迅文学奖提名奖(文学翻译)。
展开
内容介绍
《铁路》收入阿霍的中篇小说《铁路》《海尔曼老爷》以及短篇小说《当父亲买灯的时候》《表》《忠实》。《铁路》发表于1883年,取得很大的成功。火车在当时是一种新事物。阿霍通过农村一对老年夫妻第1次坐火车的故事,描绘了与现代文明隔绝、自给自足的芬兰农村生活,揭示了现代文明与农业文明的冲突。《海尔曼老爷》发表于1884年,是阿霍的代表作之一。庄园主海尔曼因不满税收官的颟顸,在公众场合侮辱税收官,结果被告上法庭。海尔曼不得已要求和解,从而受到税收官的嘲讽和捉弄。阿霍以悲悯情怀描写芬兰乡村各阶层的人物,讽刺了芬兰的庄园主阶层。此外,作品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些微戏剧色彩,他善于细节描写和心理刻画,人物形象生动饱满。《当父亲买灯时》揭示了与现代文明隔绝、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生活,带有浪漫主义色彩。《表》通过描写学徒马蒂买表、戴表、丢表等一系列故事,揭示了芬兰腐败的社会风气。《忠实》通过描写一个有婚约在身的伪君子搭讪被拒,转而写信向未婚妻诉说忠贞的故事表现了当时知识分子的虚伪。其中,阿霍着重描写了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大量的人物独白勾勒出主人公矛盾纠结、虚伪的内心轨迹。
展开
精彩书摘
  《铁路》:
  “你租子交得还算及时。”
  “要是现在有人在收租的话,那我就直接把麦子拉到仓库门前,然后我就可以卸下马具,让马去吃东西了。”
  “监工大概在厅堂的工作间里。马蒂,交完租子后到这儿来抽烟。”马蒂走后,牧师又摇动他的摇椅,摇到他能朝窗外的院子里张望的这个位置。
  一头猪已经钻进了雪橇,用嘴在麻袋上拱了个窟窿。马衣从马背上掉到了地上。一头猪钻进马衣,缠着马衣在雪地里打滚。喜鹊东蹦西跳,一会儿跳到这头猪的背上,一会儿又跳到另一头猪的背上。马儿摆动系在它身上的铃铛,它偷偷地张望着。
  “去,去,这些蠢猪!”马蒂在台阶上就吼道,他抓住一个扫帚把匆匆忙忙冲了过去。那头把麻袋拱了个窟窿的猪就挨了一棒。它痛得哇哇大叫,马上跳下雪橇,躲到边儿上,恰好碰上另一头猪。它们俩一起跑了一阵,然后停下来偷听着,两个脑袋互相碰在一起。但喜鹊却急匆匆地飞到院子的另一头。牧师觉得这一切非常有趣,于是哈哈大笑起来。
  马蒂跑进了厅堂,随后跟监工一起出来后就赶着马来到仓库前。那些猪想跟着过来,但是,当马蒂再一次厉声叱喝,它们就不敢再往前走了。不过喜鹊却从云杉树飞到雪橇上,开始吃它的早餐了。
  “这个老头儿虽然身材矮小,但还相当强壮。”当牧师看见马蒂把一大麻袋麦子从雪橇扛进仓库时,他心里想,“我虽然要比他年轻,但我可扛不动。”牧师坐着摇椅又摇了一阵,同时对着天花板从嘴里喷出烟来。
  “但他一个孩子都没有。”(牧师已经有7个孩子)一个个烟圈先在空中飘浮着,越变越大,并且越升越高,然后碰到天花板后又弹了回来,破裂成一个个小圆圈儿。
  “没有孩子,不过他结婚时间却比别人都长——他结婚大概有多久了?有人结婚后有孩子,有人没有孩子,这又怎么样呢?”
  是的,马蒂没有孩子。他有妻子,名叫莉萨,家里再没有其他的人。他们俩住在位于科塔乌斯村牧师府林地内的一座木屋里。他们俩都老了,生活在一起已经很长时间——家里什么东西都很小。马儿很瘦小,是一匹老牝马,不过还很有力气;莉萨的奶牛也很瘦小。世界上别的事情他们就知道得很少,外面世界对他们也知道得很少。每年他们跟别人接触只有很少那么几次——圣诞节他们一连三天都去教堂做礼拜,仲夏节和耶稣受难日他们到教堂参加圣餐礼。一月底,马蒂通常去牧师府向牧师交租子,从牧师夫人那里替莉萨换取麻棉。除此之外,他们就生活在偏僻的树林里。春天,马蒂在林中砍伐出一小块空地,来年夏天,他就焚树播种。经过他细心耕耘,他把这一小块地一半种裸麦,一半种马铃薯。收获牧草的时候,他跟莉萨一起在牧草地和溪流旁收割牧草,为他家的牛马准备饲草。秋天来临时以及冬天那段时间里,马蒂在林子里捕捉禽鸟和野兔。马蒂一辈子没有使用过猎枪。夏天,莉萨帮着马蒂干些野外的活儿,冬天,她就在家里喂牛、猪和猫,然后从米迦勒节到圣灵降临节,她就给牧师夫人纺线织布。
  ……
展开
目录

前言-001

铁路-001

海尔曼老爷-111

当父亲买灯的时候-163

表-176

忠实-191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