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软的心脏,敏感的神经末梢亨利·詹姆斯是著名的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家,拥有极度精准的情绪感知力与表达力,他懂人心,多有妙喻,见人所不能见。城市的细节被放大,情绪与感受飘荡在历史的风情中,那升腾而起的感知力,加深了读者对“魅力”的鉴赏,打动着同样柔软的心。
★不是一本旅游攻略这本书不会告诉你哪条线路便捷、哪种食物可口或者哪家住宿舒适,它不是一本实用的旅行手册,而是亨利·詹姆斯穿梭而过的老欧洲与旧时光。作者眼里,有新不抵旧的低徊之愁,也有游历所得的自在喜悦。他不为读者提供旅游新信息,他要以此来挑起读者的回忆之弦,引发灵魂共振。意大利的魅力经久不衰,城市在作者眼里不是冰冷的建筑,而是记忆的载体,是历史的老友,这透着思想之光的《意大利风情》,当然别有风情。
★一座城市的正确打开方式古老的历史与艺术的涵养成为意大利的庄严加持,所以这里总被高深的奉承氛围环绕,连船夫都仿佛自带光芒,作者却清晰地洞穿“这光芒其实是一种强大的自我魔力,是对提香、韦罗内塞和丁托列托等所有伟大的艺术家们的崇拜”,他提醒读者,要诚实地与城市真实的一面相处,比如那些黏糊糊的砖块、脏而旧的大理石与破布。你能赞美于它的优雅与高贵,也要坦然于它的肮脏与衰败——“喜爱威尼斯的一种方式,就是给她一个感受到你的机会,在那儿徘徊、驻足然后离去,这是她该有的待遇”,一如意大利人的处世态度:不抱需求,好运厄运随它去。
意大利是厚重深邃的历史馈赠,它构成人们心中一个浪漫的想象符号。它是闻名天下的优雅古迹与惊世瞩目的艺术天才,却也是微弱月光照耀下混沌的河水流淌。本书是亨利·詹姆斯多次参观意大利途中的见闻札记,跟随作者走过幽微朦胧的思想与感觉通道,一幅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意大利的自然景观与人文风貌的巨幅画作会在读者面前缓缓展开,而时光流逝中的意大利,正是它真实的模样。
当你经过这座宫殿的时候,又会重新燃起被你掩藏起来的对崇高的希冀之情。你会沿着弯弯曲曲的斜坡往古罗马广场走去,然后看到,小小的灰泥粉刷的墙面只是这些原始建筑雄伟的峭壁表面增加上去的一些现代化的多余产物,它们宏伟的正方形多孔石灰岩似乎要将自己都溶解到巨大的未经加工的岩石中去。在这种通风结构与相对新鲜的表面结构和深层的地基结合下,整栋建筑透出一股巨大的怪异感。你在罗马再也找不出比这还能愉悦眼睛的景色了。你会测量从宫殿的窗户所投下的长长的垂直线条,而从小阳台上可以俯瞰一切:屋内装饰着穆斯林式的窗户和鸟笼,一些路通向共和国时期的那些建筑那儿,古罗马广场的肃穆气息也有所消退。
罗马没有能够帮助你幻想出一个更有活力的东西,只能想一想白日里倚在栏杆旁晒太阳的那些人的情形。当你身临其境,它向你诉说的东西比你反复研究过去的历史所发现的东西还要多,古代的世界就这样真实地展现在你的面前,那些被掩埋在时光中的非物质的、无法接触到的事实转化成了泥土和表面的实物。这些乐趣与参观庞贝古城的乐趣是相通的,而人们所感受到的忧伤也是一样的。我不是在这儿发现错失科尔索大道壮丽景观的补偿景色,而是在一条通向巴勒登丘的岔路的尽头,靠近泰勒斯拱门那儿的一座小小的教堂发现了另外一种娱乐。这种偏僻的小路带领你穿梭在高大的围墙之间,百转千回中在你眼前展开一幅幅十字形交叉路口的狭长的荒凉昏暗的车站景象,除此之外,你无法觉察到在你面前的说是一座小巧的教堂,它的正面是如此低调,只有看到那个皮革的门帘时,你才会猛然意识到原来这是一座教堂啊。
……
001 序言
001 威尼斯
036 威尼斯大运河
061 早期印象之威尼斯
073 两幢古老的房子和三位年轻的女士
094 从尚贝里到米兰
107 笔记簿中古老的圣戈塔尔
121 重游意大利
151 罗马假日
160 罗马骑行游
177 罗马近郊
195 淡季罗马游
202 罗马札记
223 城市系列
241 今夕何夕之锡耶纳
264 佛罗伦萨的秋
275 托斯卡纳城
285 拉文纳
登峰造极。
——卡尔维诺
他的那些丰富的作品,写出来就是为了要人慢慢回味、细细分析的。
——博尔赫斯
我试图像亨利·詹姆斯那样保持冷静……他是一位伟大的作家。
——海明威
他在小说史上的地位,就和莎士比亚在诗歌史上的地位一样稳固。
——格雷厄姆·格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