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智慧七柱.Ⅰ.I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2159543
  • 作      者:
    (英)T.E. 劳伦斯著
  • 出 版 社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T.E.劳伦斯(1888—1935),英国军官、外交官。1910年至1914年问,担任大英博物馆在幼发拉底河畔的卡赫美士考古队的助理。第1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投笔从戎,先在伦敦的参谋总部地理部门工作,后奉派至开罗的情报部门。1916年,阿拉伯建国主义者起身反抗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劳伦斯前往麦加收集情报,后在形势推展下成为阿拉伯起义团体的英军联络官。1919年,成为英国参与巴黎和会的代表团成员,致力于推进阿拉伯民族独立;尽管劳伦斯努力不懈,叙利亚、巴勒斯坦和伊拉克依旧成为法国和英国的托管地。1921年担任英国殖民部中东署阿拉伯事务顾问,次年辞去该职务,加入英国皇家空军,担任地勤技师。
  在军事上,他是巴勒斯坦战役的决定性人物,当代战略专家贝文·亚历山大把他和拿破仑、毛泽东、隆美尔等人并列,认为他是史上*伟大的军事将领之一,对游击战的理论发明贡献尤多。劳伦斯的著作还有散文体译作《荷马的奥德赛》和《十字军城堡》《铸造厂》等。
展开
内容介绍
  《远行译丛:智慧七柱(1)》记录了T.E.劳伦斯在沙漠中的战争回忆,被公认为是“英语文学中*伟大的现代史诗”。第1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劳伦斯毅然放弃考古工作,进入开罗军事情报部,负责中东地区的情报收集及战略建议。当时英军认为,以承诺阿拉伯人在战后独立为名,让阿拉伯建国主义者与英国站在同一阵线,由内陆起兵反抗统治他们多年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将有助于协约国在中东地区取得压倒性胜利。劳伦斯因缘际会,于1916年底成为阿拉伯起义运动领袖之一费萨尔阵营中的英军联络官,之后成为巴勒斯坦战役的决定性人物。自此至1918年,劳伦斯巧用计谋,在阿拉伯部落间引燃独立建国的燎原之火,又深谙阿拉伯部落擅长的游击战略,以及阿拉伯沙漠漫无边际、变化难测的特性,率领三千阿拉伯起义军,神出鬼没,专事破坏土耳其的补给铁路,牵制了五万以上的土耳其正规部队,创下历史上代价*小而获利巨大的战果。
展开
精彩书摘
  《远行译丛:智慧七柱(1)》:
  要讨论阿拉伯建国运动,第一个难题便是理清何谓阿拉伯民族。他们是由外力融合的民族,因此名称在意义上也逐年缓缓改变。一度意指阿拉伯人。有一个国家就叫做阿拉伯,不过那与我们的议题无关。有一种语言称为阿拉伯语,不过这也有待商榷。那是目前叙利亚、巴勒斯坦、美索不达米亚,以及一个地图上称为阿拉伯半岛的地方通用的语言。这些地区在被穆斯林征服前,住着许多不同的民族,说的都是阿拉伯语系的语言。我们称这些语言为闪族语系,不过(就如大部分的科学名词一样)并不正确。然而,阿拉伯语、亚述语、巴比伦语、腓尼基语、希伯来语、阿拉米语①、古叙利亚语等,皆为大同小异的语言;因为我们已了解目前在亚洲说阿拉伯语的各民族之外貌与习俗也是大同小异,使这些语言在昔日曾互相影响,甚至是衍自同一语源的迹象获得强化。我们甚且可称他们为表兄弟——而且这些表兄弟当然地,或许也很悲哀地,明白彼此之间的血缘关系。
  亚洲说阿拉伯语的地区依此看来大约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北方由地中海沿岸的亚历山大勒塔开始,穿越美索不达米亚往东到底格里斯河。南方是印度洋的边缘,由亚丁到马斯喀特;西边由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直通亚丁;东方则是由底格里斯河、波斯湾直至马斯喀特。这块面积大约与印度相仿的方形区域便是闪族的故居,没有外来民族能在此长住久安,虽然埃及人、赫梯人、腓力斯丁人、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土耳其人、法兰克人都曾尝试过。他们的势力后来都冰消瓦解,残存的成分则被闪族强烈的民族性吞噬。闪族有时也会将版图往外扩张,他们自己也同样曾被外界的天地吞噬。埃及、阿尔及尔、摩洛哥、马耳他、西西里、西班牙、西里西亚、法国,都曾并吞并湮没了闪族的殖民地。只有在非洲的的黎波里,以及奇迹般永不消失的犹太人居留区,才有远古的闪族人留下若干遗迹。
  这些民族的起源是个学术问题;不过为了了解他们的起义,便得先了解目前的社会与政治差异,这一点也只能借着观察他们的地理位置才能掌握。这块大陆可分成数个大地区,各区间的显著差异造成各地居民不同的生活习惯。在平行四边形的西边,由亚历山大勒塔到亚丁,在一条山脉旁边的地区,称为叙利亚(在其北部),再往南则称为巴勒斯坦、米甸、汉志,最后是也门。此地区的平均高度约为三千英尺。它面向西方,因靠海而云层浓密,雨水丰沛,人口稠密。
  另一个有人烟的丘陵区域面向印度洋,位于平行四边形的南边。东边的界线一开始是一片冲积土平原,称为美索不达米亚,不过巴士拉南方则是一片平坦的沿海区,称为科威特和哈萨,直到加塔。这片平原大都有人居住。这些丘陵与平原围着一片干旱的沙漠,核心部分是一系列水源丰沛、人口稠密的绿洲,称为卡锡姆与阿里德。阿拉伯半岛的正中心就在这些绿洲之间,此区域保存着本土精神和最强烈的自我意识。四周沙漠环绕,与世隔绝。
  绿洲周围的沙漠有此隔绝外力的杰出功能,也因而造就了阿拉伯半岛的特色,以及本质上的差异。绿洲南部像是一片无路可通的沙海,几乎延伸到印度洋沿岸人口稠密的陡坡,使其与阿拉伯民族的历史隔绝,也未受任何阿拉伯民族的道德和政治方面的影响。
  这片南方海岸称为哈德拉毛,形成荷属东印度群岛的一部分历史;其思想则偏向于爪哇,而不是阿拉伯。
  这些绿洲的西方至汉志丘陵的地区称为内志沙漠,地质为碎石与熔岩,几乎没有沙。这些绿洲的东方至科威特的地区,也是类似的碎石区,不过有几处地段含有软沙,行路困难。绿洲北部是一片沙漠,沙漠之外则是一大片碎石与熔岩平原,直延伸到叙利亚东边和美索不达米亚源头的幼发拉底河沿岸。这片北部沙漠由于人车皆可通行,也使阿拉伯起义得以速战速决。
  ……
展开
目录
前言
自序
简介 起义的基础
第一章 濒临疯狂的两面人
第二章 所谓的阿拉伯
第三章 黑白的信仰
第四章 土耳其伺机崛起
第五章 起义
第六章 美索不达米亚
第七章 内斗

卷一 发现费萨尔
第八章 航向沙特
第九章 凝滞之城
第十章 前往麦加
第十一章 沙漠群峰
第十二章 会面
第十三章 起义沿革
第十四章 大会各路英雄
第十五章 狂野的山民
第十六章 重回埃及

卷二 阿拉伯攻势展开
第十七章 渐人佳境
第十八章 苦涩的重逢
第十九章 费萨尔的一天
第二十章 固守延布
第二十一章 战局骤变
第二十二章 第一波攻击
第二十三章 起兵
第二十四章 两百英里跋涉
第二十五章 进军阿布杰雷贝特
第二十六章 与海军会合
第二十七章 攻占沃季

卷三 铁路攻防
第二十八章 智斗布雷蒙
第二十九章 沃季扎营二三事
第三十章 各方臣服
第三十一章 抱病出任务
第三十二章 会见阿卜杜拉
第三十三章 梳理起义原则
第三十四章 破坏汉志铁路
第三十五章 二度埋雷
第三十六章 阿卜杜拉
第三十七章 重返北部
第三十八章 实践新计划

卷四 远征阿卡巴
第三十九章 踏上征途
第四十章 扎营吉济尔河谷
第四十一章 火山迷宫
第四十二章 炸了就跑
第四十三章 行行复行行
第四十四章 抵达锡尔汉
第四十五章 行军任务完成
第四十六章 豪威塔特族飨宴
第四十七章 各方投效
第四十八章 蓄势待发
第四十九章 进军阿卡巴
第五十章 骗敌突击队
第五十一章 满载而归
第五十二章 富维拉得而复失
第五十三章 马安守军吓破胆
第五十四章 直抵阿卡巴

卷五 转捩点
第五十五章 求援奔波苦
第五十六章 前往开罗
第五十七章 叛变疑云
第五十八章 种族大杂烩
第五十九章 种族与宗教大拼盘
第六十章 空袭、突击、骗敌
第六十一章 暂栖圭威拉
第六十二章 绝美的瓦地伦
第六十三章 斡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