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从专注、落实、细节、团队合作、奋斗5个核心维度对执行力进行了全方位解读,以执行力强的员工必备的8种品质收尾,对如何提高员工执行力、打造高效执行力团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员工通过阅读本书可以迅速找到自身在执行力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差距,从而加以改进。广大企业也可根据本书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案,对员工进行专题培训,从而有效提高企业员工整体执行力和竞争力。
第一章
高效的执行力源于专注
01.唯其专注,所以成功
有人总结过我们一生的工作时间,情形大致如下——
如果24岁毕业参加工作,60岁退休,看似是工作了36年,其实并不是这样。一年365天扣除节假日119天,每天满打满算工作7.5小时,36年实际用于工作的时间只有7.58年。这7.58年的时间,还包括生病、请假、工作期间去厕所、会客等占用的时间。请问:最终剩下的真正用来工作的时间有多少呢?我们应当把这些有限的时间用在什么地方呢?
经常会看到一些员工,每天处在浮躁涣散的状态中,打不起精神,做事不认真,人在岗位上,脑子里却想着股票、球赛、电影;也有些人随便选择一个行业或一家公司,总想着先凑合着干,把大部分的时间用在胡思乱想,不能专心做眼下的事。对这些人来说,7.58年的时间里,真正做事的时间可能连一半也不到,如此态度,谈何建树?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这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万小时定律”。要做好一件事,你总得专注地付出,三心二意、得过且过,如何能把自己打造成所在领域内的精英?平庸者总是羡慕有成就的人,却看不到成功者背后所花费的时间、付诸的努力。
不少人向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取经,想知道他的成功经验。王永庆是怎么回答的呢?他说,最基本的就是要全心投入、专心专注,唯有如此才能体会到工作的乐趣,才能克服浮躁,忘记艰辛和烦恼,这时工作带给你的不仅是业绩和回报,还有智慧的增长和潜力的迸发,人生多由挫折和困顿构成,而工作蕴含着一种改变的力量,它能帮助你战胜挫折,克服困难,给人生带来喜悦和希望。
那么,何谓专注呢?简单来说,就是集中精力、全神贯注、专心致志,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智慧凝聚到所要干的事情上,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事实上,有很多成功者并非资质过人,甚至有些人看起来不那么“灵光”,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坚如磐石的决心。他们没有过高的奢望,也不受任何诱惑的影响,专注于一个领域,耕耘不辍,想尽办法不甘落后,一步步积累自己的优势。相反,不少智力超群、才华横溢的人,却少了这股子“钻”的劲头,总想着走捷径,四处涉猎,结果一事无成,白白浪费了一身的才能。如果你不想每天浑浑噩噩地上班下班,一辈子庸庸碌碌,就得把一颗浮躁的心沉下来,专注于自己所做的事情上。少了这份专注,就会变成水面上的浮萍,风一吹就散了。
闻名世界的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40岁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说:“与物理无关的事情我从来不参与。”同样,另一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居里夫人,也是将其一生专注于镭的研究,从未改变初心。比尔·盖茨的智慧和财富,足以支撑他去发展更多的领域,可他和自己创办的微软公司,这些年来一直专注于软件技术和软件产品的研发与推广。巴菲特从11岁开始买第一支股票,到了耄耋之年依旧如是,他做了一辈子的投资大师,无论牛市还是熊牛,都专注于此,雷打不动,“股神”正是这样炼成的。你能说,他们不知道其他赚钱的行业吗?当然不是,只是认准了一行,就已决心走到底。
在工作中,我们需要的也是这种精神。有些人不愠不火、不显山露水,但他们愿意花费几年甚至几十年在本职工作上,而后成了该领域的专家。
奇虎360的CEO周鸿祎说,他不会给那些找上门来的员工加薪,而只会给两种员工加薪:一种是符合工资加薪规定的人,一种是专注于自己手里的工作,并且做出成绩的人。
比别人做得更好,不一定要靠聪明,但一定需要用功和专注。牢固的根基是怎么打下来的?就是靠不断地重复一件事,认真地重复一件事,而不是做了两三次觉得自己会了,就不再用心钻研;或是做一点觉得差不多了,就转头去做其他的了。
法国文豪莫泊桑刚开始写小说时,老师对他讲,你别跟我学什么技巧,就到大街上坐着,你看着驾车的车夫,专门盯着一位。如果你能把这个车夫描述得和其他车夫不一样,那你的写作就算过关了。这番话的意思很明显,就是在说:锁定了一个目标后,要专注于它,一遍一遍地重复,不厌其烦。
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时代,没有谁能够做到样样精通,唯有专注于一行一职,才更容易做出成绩。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想法太多、目标分散、左顾右盼,是最大的问题。现代企业需要的人才,当有心无旁骛的信仰,以及“十年磨一剑”的专注精神,唯有把全部的精力、时间和所能调动的一切资源,投入到所做的事情中,才有可能创造出成绩。
02.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想让生活和工作赋予你什么,先要无条件地付出和投入。
一位退休干部在教诲初入职场的后辈时,总喜欢传递这样一个观点:“不管将来干什么,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若能做到这一点,就用不着担心前途了。世界上到处都是散漫粗心、三心二意的人,心无旁骛、全身心投入工作的人,永远不用发愁没有工作。”
回过头看现在的不少年轻员工,总在抱怨工作太辛苦,薪水又太低,在公司做了好几年仍然没有得到提升,满心都是委屈,感叹着世道的不公。
诚然,人人都渴望回报,但没有哪一份得到是从天而降的。在抱怨工作之前,是否更应当扪心自问一下:我是如何对待工作的?我为工作投入了多少精力?是不是真的竭尽全力了?坦诚地面对自己,面对现实,很容易就能找到答案。
A和B都是以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入职,能力不相上下,都在办公室做销售。三年后,A成了销售组长,B却早已被淘汰离职。两个人的起点是一样的,公司的环境也无分别,为什么会有如此迥异的结局呢?
得到晋升的A,从开始上班就透着一股精气神,全心扑在工作上,不管领导分派的客户多难“伺候”,他都尽最大努力去维护,就连周末的时间也心甘情愿搭进去。业务最紧的那段时间,他经常加班到八九点钟,没有任何怨言。为了提升能力,他还特意报了一个职业培训班,整个人始终处在向上攀登的状态中。
B就比较糟糕了,每天都是掐着点来,踩着点走,还没到下班的时候,心就飞了,迫不及待地想要离开办公室。他的生活很丰富,几乎每天下班后都有饭局。工作虽然没有犯过什么大错,但业绩平平,偶尔碰上加班的情况,怨声载道,好像公司剥夺了他的自由。私底下他最爱说的话就是:“那么拼命干吗?我又没打算在这里待一辈子……”没有危机感的B,很少主动联络、拜访客户,都是维护领导给的那些客户,总是希望从熟悉的圈子里多拉点业务。毕竟,拓展新业务是最辛苦的,还经常碰壁。
后来,为了激励员工,也为了筛除能力不足的人,公司开始实行末位淘汰制。这样一来,抱着混日子想法的人,是不可能混下去了,业绩明摆着,做多做少有目共睹。就这样,B在改制的第二个月被迫离职。此时,一头钻进工作中的A,业绩做得很好,职业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偶尔还能对公司的新进员工进行培训。渐渐地,公司领导发现了他有管理才能,就升他为销售组长。
工作的意义,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过,它不仅仅是谋生的载体,也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既然它赋予了我们需要的一切,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呢?偷奸耍滑、敷衍糊弄,看起来好像赢得了轻松,其实在浪费自己的生命;不钻进工作中,就不会有能力的提升,也不会有思想的升华,更不会做出惊人的成绩。全身心地投入,不只是为了对得起老板给的工资,更重要的是对得起自己的人生。
星巴克的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写过一本书,名叫《将心注入》,它讲的就是一个人事业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有没有“将心注入”。我们在前面也提到过,不少人都是只用手工作,即用身工作,而心却游离在工作之外,没有真正把心思集中在工作上。看似是在忙碌,其实投入到工作中的精力并不多,业绩也不会好到哪儿去。
工作有几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应付,完成别人交代给我的事,做完了就完了;第二个层次是探索,想把工作做得好一些,但标准不太高;第三个层次是用心,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第四个层次是全身心投入,不是为了完成交代的任务,而是为了追求心中的一种境界,全力以赴地把任何工作最大限度地做好。
现在,请扪心自问:你处在工作的哪一个层次,是应付还是全身心投入?有人可能会说,我也想全身心投入,但提不起精神,总觉得无聊,无所适从。这样的情况不是个案,为什么会有人乐此不疲地投入到工作中?有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们?答案只有一个:对理想的执着,对美好的追求。有了高远的目标,不是只看眼前,才可以忍受别人不能忍受的东西,排除干扰,钻到所做的事情中。有追求的人,时刻秉持着“做一行就要做到最好”的心态,投入全部的精力。
不要把事业的失败归咎于工作卑微,这是没有道理的。人生的价值是靠自己的努力换取的,你付出得少,抱怨得多,自然不能奢望天降机遇。同样的环境,同样的条件,一定是谁耕耘得多,谁收获得多,这是工作的准则,也是人生的准则。记住一句话:生活不相信抱怨和眼泪,只相信投入和付出!
03.做事要有“钻劲”
任何一份工作、一项专长,想要出类拔萃,都少不了一样东西:钻研。
某企业老总讲到,他有一位下属,出身名校,英语专业八级水平,悟性高,对新知识和新事物都很感兴趣。刚入公司时,毕业还不到一年,却已经换了两份工作了。直觉告诉他,此人在公司不会待太久,可爱才心切的他,还是将其留了下来,作为技术部的工程师。果不其然,工作了不到半年,此下属就提出离职。临走前,出于对老总的感恩,他坦然说明了自己的心迹。他说,在从前工作过的单位里,自己的能力、素养并不差,却要被一些不如自己的人领导,很不甘心,所以才跳槽。此次来公司,自以为深得赏识,能很快坐上主管的位子,可现在看来,各位中层的位置都坐得很稳,取而代之的概率很小,公司也不可能单独给自己设立一个与主管同级的职位。鉴于此,就想另谋高就。老总开诚布公地对他讲,依照他半年间的表现来看,成长速度不慢,只要坚持下去,定可以独当一面。只是,现在还不是提拔的时候,毕竟很多知识还要在实践中慢慢沉淀成经验。没经历过,没失败过,就想一步到位,未免太急于求成了。工作的精髓,必须靠实践的钻研,才能有所收获。
可惜,年轻人“等不及”,他感谢老总对自己的信任,但内心相信还有其他的路可走。就这样,他离职了。老总内心觉得惋惜,可他去意已决,只有给予尊重和祝福。不过,这种平等友好的关系,并未从此隔断。离开后,下属偶尔也会给他打电话,在沟通中,他发现年轻人兜兜转转去了多家不同的公司,似乎未能找到想要的位置,抱怨声反倒比从前更多了。
后来,老总开设了一家新公司,许多重要的岗位都很缺人,尤其是实验室增加了大量的设备,而内部又选拔不出合适的人。焦灼中,他想到了那位辞职的下属,觉得他是一块璞玉,只是缺乏雕琢,况且有过碰壁的经历了,应该会有所改变。对方听说这个消息后,非常激动,很快就入职了。
在新职位上,下属做得很投入,每天伏案翻阅资料,白天调整测试程序,大概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实验室所有的设备就都有序运转了。他还对所有的作业文件进行梳理,重新修改增订。老总本以为,他今后可能会在这样一个宽松的环境里有更大的突破。可惜好景不长,在这个职位待了两年后,他再次提出了辞职,原因和当初如出一辙。
如今,很多条件、资历不如他的人,都在行业里有了一定的建树,而他还在为最初的那个“梦想”奔波着。每次提起他,老总都不免觉得可惜。
趁着青春去打拼、成长,绝对是一件好事,但仅仅有机会是不够的,还要深入地去钻研,把它做深做透,而这些必然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须有一份持久的耐力。这不是个案,而是很多人的缩影。我们为何要重申具有钻研品质的“钉子精神”,它意味着什么呢?或许,就像雷锋在日记中所言:“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硬钻进去的。”
在工作的领域,想成为一个卓尔不群者,就得有“钻”的精神!这个钻,需要摒弃急功近利之心,摒弃权与利的诱惑,在选定的那块“木板”上,找一个更细致的目标,稳扎稳打地凿下去,要用心、用力,有持久的耐性,方能达成所愿。
职场类栏目《非你莫属》中,曾有一位求职者,他只有23岁,年轻没什么经验,但有一个特长,那就是对北京市所有的公交线路都了如指掌,几乎达到了“活地图”的标准。哪条公交改路线了,哪辆公交车换车型了,他都会记下来。所以,他想在节目中求得一份旅游体验师的职位。
现场考核中,主持人问他:“从国贸到旧鼓楼大街怎么走?”他不假思索地说:“从国贸坐1路汽车,到天安门东换乘82路。”主持人又问:“那从国贸到营慧寺呢?”他一样从容地回答:“坐地铁1号线到五棵松,换乘运通113。”此外,他还在现场为一对情侣设计了北京一日游的路线。
原本,场上的多位老总并没有招录他的打算,但最后都被他对公交的“钻劲”打动了,他们不约而同地向他发出了诚挚的邀请,且现场为他设岗。最后,他选择了一家自己感兴趣的公司。主持人问这家公司的老总:“你给他的薪水,会不会太高?”那位老总说:“专业的、执着的、优秀的人才,是无价的!”
很多企业不愿意招录应届生,不都是因为他们没有经验,更多的是因为他们缺乏钻研的耐性。无论哪一个行业,最稀缺的永远都是有“钻劲”的人。因为,有钻劲,才会专注;有钻劲,才有勤奋;有钻劲,才会进步;有钻劲,才会创新。当一个人具备了像钉子一样的钻劲,你把他放在哪儿,都会发光发亮。
04.绝不轻言放弃
钉钉子的时候,遇到了不平整的表面,或是过于坚硬的东西,钉起来就会比较费劲。工作也是一样,难免会碰见麻烦和困惑,但这些问题并不是无法解决的,只是需要多花费点时间和耐心,还没尝试就放弃,结果只能是失败。
科特·理希特博士曾用两只老鼠做过一项实验:他用手紧抓住一只老鼠,无论它怎么挣扎,都不让它逃脱。经过一段时间的挣扎后,老鼠终于不再反抗,非常平静地接受了现实。随后,他将这只老鼠放在一个温水槽里,它很快就沉底了,根本就没有游动求生的欲望,它死了。当理希特博士将另一只老鼠直接放入温水槽里时,它迅速游到了安全的地方。
据此,理希特博士得出结论:第一只老鼠已经明白,无论费多大劲都无法挣脱理希特博士的手掌,它觉得自己已经没有希望活命了,也不可能改变自己的处境。所以,它选择了放弃,不再采取任何行动。第二只老鼠没有前者的经历,不认为一切都无济于事,相信自己的处境能够改变,所以当危机降临时,它立刻采取了行动,从而幸免于难。
我们不难发现:凡是满怀希望去争取的人,往往都会做得更好;而放弃了希望的人,只能无可避免地走向失败。许多事情没有成功,不是因为构思不好,也不是因为没有努力,而是因为努力不够。
1929年的一天,一位名叫奥斯卡的人焦急地站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城的火车站,等待着东去的列车。在此之前,他已经在气温高达43℃的沙漠矿区工作了几个月,他的任务是在西部矿区找到石油矿藏,可惜努力许久始终没有收获。
奥斯卡是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的高才生,非常聪明,他甚至能用旧式探矿杖和其他仪器结合,制成更为简便和精确的石油探测仪。当他在西部沙漠里饱受风沙之苦时,一个噩耗传来:由于公司总裁挪用资金炒股失败,他所在的公司破产倒闭了。听到这一消息时,奥斯卡心中所有的热情瞬间熄灭,对他来说,没有什么比失业更令人沮丧的了。他没有心情继续留在这里探矿了,随即就到车站排队买票,准备返程。
可惜,列车还要几个小时才能到站,倍感无聊的他为了打发时间,干脆在车站架起了自己发明的石油探测仪。然而,沙漠矿区里一直没有反应的探测仪剧烈地波动起来——车站下似乎蕴藏着石油,且储量极为丰富!这怎么可能呢?心如死灰的奥斯卡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也不敢相信这里会有石油,甚至怀疑是自己的仪器出了问题。失业之事本就搅得他心神不宁,想起自制的探测仪这么久以来都没给自己带来惊喜,偏偏在这个时候出现波动,奥斯卡满腔怒火,大声地吼叫着,踢毁了探测仪。
几个小时后,车来了,奥斯卡扔掉那架损毁的仪器,踏上了东去的列车。时隔不久,业界传出了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俄克拉荷马城竟然是一座“浮”在石油上的城市,它的地下埋藏着在美国发现的储量最丰富的石油矿藏。
在消极沮丧的状况下,奥斯卡对自己产生了怀疑,对自制的仪器产生了怀疑,最终做出了一个错误的选择,与巨大的成功擦身而过。这足以说明,当一个人认定自己的能力比不上别人,无法获取其他人那样的成就时,他就很难克服前进路上的障碍,从而选择放弃努力和坚持。而放弃,就让他与渴望的结果越来越远。
其实,我们不止一次在上演着类似的悲剧。虽然内心充满了抱负,也思考过、努力过,可遇到了难解的问题时,还是因为身心俱疲、迟迟看不到结果,而丧失了干劲儿,选择了放弃。如果能把眼光放远一点,再多坚持一下,也许就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了。可惜,对于这一点,我们往往都是后知后觉。
一位世界顶尖的推销培训大师,年轻时去推销房地产,结果一整年的时间,一栋房子都没有卖出去。那时,他已经穷困潦倒了,身上就剩下100多美元。就在他萌生了放弃的念头时,公司安排了为期五天的销售课程,他去接受了培训。没想到,那次培训竟改变了他的一生,自那以后,他连续八年成为世界房地产销售冠军。当有人问及他成功经验时,他只说了一句话:“成功者决不放弃,放弃者决不成功。”
工作遇到瓶颈,或是行动无法带来想要的结果时,我们都需要休整,中断一段时间或是考虑采取其他行动,这都在情理之中。但休整不是放弃。在休整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做的是调整心态,改变策略,逐渐去发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很多时候,你坚持下来了,而别人坚持不下来,这就是你脱颖而出的资本。
05.坚持再试一次
生物学家做过一次有趣的实验:把鲮鱼和鲦鱼放在同一个玻璃器皿中,再用玻璃板把它们隔开。开始时,鲮鱼兴奋地朝着鲦鱼进攻,希望能饱餐一顿,可每次都狠狠地撞在玻璃板上,非但没吃到鲦鱼,还把自己撞得晕头转向。碰了十几次壁后,鲮鱼沮丧了。
生物学家悄悄抽去了玻璃板,鲦鱼近在咫尺,可鲮鱼却视而不见。哪怕鲦鱼的尾巴一次次地扫过它的身体,它依然没有进攻的欲望。几天以后,鲦鱼因为有生物学家供给饲料,依旧畅快地在器皿里游着,而鲮鱼却已经翻起雪白的肚皮,漂浮在水面上了。
鲮鱼因为多次碰壁,沮丧地放弃了努力,即便之后美食唾手可得,它也没有了尝试的信心,最终饥饿而死。此行为看起来愚钝极了,但生活中的我们又何尝没做过“鲮鱼”呢?遇到一点打击就裹足不前,站在原地,即便事态有了转变,却依然不敢再去尝试。
1892年夏天,暴风雨席卷美国密苏里平原,很多人因洪水无家可归。一个瘦弱的男孩穿着带补丁的衣服,站在农舍外面的高坡上,看着河水汹涌地漫过河堤,吞噬农田。洪水冲走了他们全家的希望,父亲沮丧地去找一位银行家请求延期还贷,却遭到了拒绝。父亲失望地赶着车,路过一座桥时停了下来,他望着河水久久不动,眼泪横流。男孩紧紧抱着父亲的腿,什么也没说,却给了父亲鼓励和勇气。
不久后,一位演说家到集会上演讲,里面的一段话打动了男孩:“一个农村男孩,无视贫穷,甚至不顾眼前的一切而努力奋斗,他一定会成功的。谁将是那个男孩呢?”接着,演说家自己答道:“各位,请看看他。”其实,演说家只是随便一指,可男孩却觉得他是在指自己。从那一刻起,他发誓将来也要做演说家。
然而,笨拙的外表、破烂的衣服、残缺的左手食指,让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抹不掉自卑。当他成为师范学院的学生,穿着破夹克走到讲台上时,遭到了同学的耻笑。在口哨声中,他忘记了台词,尴尬地站在台上,不知所措。
接连十二次的演讲失败,让他心灰意冷,甚至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在一次比赛结束后,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往家走,路过一座桥时,他望着河水发呆。不知何时,父亲站在了他身后,轻声地对他说:“为什么不再试一次呢?”这场景,犹如十二年前的那一幕。
后来,人们每天都会看到一个清瘦、衣衫破旧的年轻人,在河边背诵名言。他很专注,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有一次,附近的农民看到他一边打着手势一边念稿,竟以为碰见了疯子,还叫来了警察。
1906年,这个年轻人以《童年的记忆》为题发表演说,获得了勒伯第青年演说家奖,那一天,他第一次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三十年后,他成为美国最著名的心理学家和人际关系学家。在他去世后,人们依然不断地提起他的名字。他,就是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人生导师和成人教育大师”的戴尔·卡耐基。
今天,几乎所有的美国人都喜欢用这一句话鼓励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不再试一次呢?”卡耐基用自己的行动印证了一个真理:世界上没有所谓的失败,除非你不再尝试。人们感慨卡耐基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也受启发于他对待困难的态度。石头很硬,水很软,但我们都看到了,滴水可以穿石,一切都只在坚持不懈。
每个人都渴望在职场中得到赏识,有所建树,但工作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事,总会有遇到困境和棘手问题的时候,还可能在努力之后面对惨烈的失败。此时选择了退缩,那就等于前功尽弃,一切归零;选择再尝试一次,多坚持一会儿,可能就会迈过荆棘,柳暗花明。领导看重的人才往往都是敢于再试一次的人,而非知难而退者。这就跟钉钉子一样,一次钉不下去,那就多钉几次;一颗钉子不够,那就多钉几颗,总会有满意的时候。世界重量级冠军詹姆士·柯比说过:“你要再战一回合才能得胜。碰上困难时,你一定要再战一回合。”
从事营销的人大都知道,每一位业绩赫赫的经理人,都是有韧劲的人。少了这股子韧劲,根本做不了销售。你经常要面对客户的拒绝,每一个“不”字都是一次打击,如果在“不”字面前止住脚步,不敢再往前走,那就永远不会有听到“是”的那一天。
登一座高山,最难的不是开始的几千米,而是即将登顶的几十米,甚至是几米;从沙漠中走出的幸存者,不是跑得最快的人,而是坚信自己能活着走出去,且朝着一个方向坚定地走下去的人。工作如攀登高峰,亦如在沙漠中找寻解决问题的出口,势必会有阻碍,当你多次努力尚未达到理想的目标时,应当拿出勇气再试一次!往往,仅仅就是多出的那一次,就会让你和平庸者拉开距离。
第一章
高效的执行力源于专注 / 001
01. 唯其专注,所以成功 / 002
02. 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 005
03. 做事要有“钻劲” / 008
04. 绝不轻言放弃 / 011
05. 坚持再试一次 / 014
06. 屏蔽干扰,保持专注 / 017
07. 把一件事做彻底 / 020
08. 一生做好一件事 / 023
第二章
执行力的关键在于落实 / 029
01. 落实贵在行动 / 030
02. 百分百地全力付出 / 033
03. 结果是检验落实的标准 / 037
04. 坚持学习才能保证落实到位 / 041
05. 落实要讲质量 / 045
06. 制度是落实的保障 / 048
07. 高效利用时间 / 052
第三章
用细节体现执行力 / 057
01. 把每一件事做到极致 / 058
02. 细节,精益求精 / 061
03. 紧抓细节不放手 / 067
04. 从细节中来,到细节中去 / 072
05. 落实细节,刻不容缓 / 077
06. 细节是一种创造 / 081
07. 改变细节,与众不同 / 086
第四章
团队合作是最大的执行力 / 093
01. 团队合作是成功的保证 / 094
02. 团队力量大于个人力量 / 097
03. 不做“独行侠” / 102
04. 学会当“配角” / 106
05. 善于为人处世才能与人良好合作 / 109
06. 集体利益永远第一 / 115
07. 合作确保持续发展 / 120
第五章
在奋斗中激发执行力 / 125
01. 对事业充满热爱与迷恋 / 126
02. 奋斗,奋斗,再奋斗 / 130
03. 抛却功利心的奋斗精神 / 136
04. 淡泊名利,宁静致远 / 141
05. 持之以恒,奋斗到底 / 146
06. 追求完美,永不止步 / 151
第六章
执行力强大的员工必备的8种品质 / 157
01. 忠诚胜过一切 / 158
02. 带着信念去工作 / 162
03. 敢于担当负责 / 167
04. 为荣誉而奋斗 / 172
05. 不找任何借口 / 178
06. 勇于接受挑战 / 184
07. 时刻保持激情 / 190
08. 永葆谦卑之心 / 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