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中,无一不是具有传奇色彩的美国投资大师,他们也是本书解析的对象:
1.本杰明·格林厄姆(Benjamin Graham)被无数人奉为价值投资之父,他采用的投资策略以定量分析为主(以公司年报提供的财务数据为基础)。亲得其价值投资教诲的几位投资者,后来也成为投资行业的执牛耳者。
2.彼得·林奇(Peter Lynch)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共同基金经理。他曾在1977—1990年之间管理富达集团旗下的麦哲伦基金(Magellan Fund)。他在20世纪90年代创作了投资领域的传世巨作,《漫步华尔街》(One Up on WallStreet)和《战胜华尔街》(Beating the Street),这两本书成为宣传和普及成长型投资的开天辟地之作。
3.安东尼·波顿(Anthony Bolton)曾在1979—2007年期间,管理富达特殊情况基金(Fidelity Special Situation Fund)。在能力上,他与彼得·林奇不分上下。
4.查尔斯·芒格(Charles Munger)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与沃伦·巴菲特搭档,成为伯克希尔·哈撒韦集团的合伙人,此后,他一直是巴菲特的左膀右臂。在与沃伦·巴菲特联手之前,芒格就曾在1962—1975年期间创下令人称道的投资业绩。
5.菲利普·卡莱特(Philip Carret)是沃伦·巴菲特最好的朋友之一,在半个世纪(甚至包括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的投资生涯中,他的年均收益率超越标普500指数约5个百分点。
6.约翰·邓普顿(John Templeton)在1954—1992年之间管理着邓普顿成长基金(Templeton Growth Fund)。邓普顿与本书所述其他投资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外国股票(即非美国股票)始终是他的投资对象之一。
7.沃尔特·斯科劳斯(Walter Schloss)是本杰明·格林厄姆的同事,他们共同创建的投资公司一直延续到20世纪50年代。之后,他创办了自己的投资公司,并借助于量化投资策略,在49年的投资生涯中取得了辉煌业绩。
8.谢尔比·戴维斯(Shelby Davis)主要投资保险股,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他的资产从10万美元增加到了8亿美元。
9.乔尔·格林布拉特(Joel Greenblatt)参与的两家投资公司在1985—1995年以及1985—2005年期间分别创下了年均复合收益率为50%和40%的惊人纪录。近几年,他的风格逐渐倾向于量化投资策略。
10.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投资记录可能是无人能及的。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1957年,他的投资业绩就已经让大盘羞愧难当。尽管巴菲特早期的投资收益尚无精确数据,但根据他自己的说法,他当时曾有一支投资规模不足100万美元的组合,每年可轻松实现50%的收益率,而且他在早期投资生涯中取得的回报率确实不凡,年均收益率应在50%以上。在1957—1968年期间,巴菲特管理的一家投资基金在未扣除管理费前的年均收益率达到31.6%。在这家基金公司(于1968年关闭)工作的这些年,他的精力全部投入到该基金投资的一家公司中,该公司名为伯克希尔·哈撒韦。此后,他将伯克希尔·哈撒韦打造成一个投资载体,1968—2012年,巴菲特让哈撒韦的账面价值实现了2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巴菲特的丰功伟绩不仅体现为如此漫长的投资生涯(即便不包括早期投资,他的投资生涯也有54年之久),更体现为他始终如一的超群业绩,他旗下的资产规模已飞涨到1000亿美元以上。如图2所示,自1957年开始,巴菲特的投资收益率(含股利)每年均打败标普500指数,而且每5年及每10年期的年均收益率也让标普500只能望其项背。正如我们在图2中所看到的那样,尽管巴菲特在整个54年的投资生涯中有7年输给了标普500,但5年期和10年期的年均收益率始终高于标普500至少5个百分点——即便在其管理的资产规模无比巨大的情况下,依旧如此。
图1和图2所显示的超群投资业绩足以说明,投资者确实可以打败大盘。因此,更有意义的事情,是了解这些世界上最伟大的投资家们是如何打败大盘的。通过剖析他们的投资方法,我们希望掌握他们的投资秘诀,并运用于我们自己的投资实践中。事实表明,这些顶级投资家的实践和方法确实与众不同。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投资策略居然表现出不可思议的神似之处。在这些最伟大的投资家中,很多人将搜索“便宜货”的目标锁定在相同的领域,他们进行尽职调查的方式如出一辙,他们选择买进或卖出时机的原则相差无几,而且他们都笃信,某种投资心态、技能和操作方法是在股票市场中取得成功的关键。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