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全球金融中的中国:国内金融抑制与国际金融权力:domestic financial repression and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power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8141971
  • 作      者:
    (德)桑德拉·希普(Sandra Heep)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7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国在国际金融架构中的影响力日益增长。在这一背景下,本书力图描述和评估中国金融权力的潜能,深入分析人民币国际化路径、中国的债权国地位和其对布雷顿森林机构的政策,并把中国在当前全球金融中的地位与发展型国家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全球金融中的地位进行了对比。本书将发展型国家的概念引入到金融权力的研究中来,视角独特,分析深入。借助查默斯·约翰逊发展型国家的概念以及阿瑟·克罗伯对日本、韩国这些发展型国家概念的界定,本书对这些发展型国家的金融权力与获得手段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对比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与日本、韩国等发展型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区别。同时,本书还构建了一个金融权力的分类体系,参考斯特兰奇和赫莱纳的著作,本书将金融权力划分为关系性金融权力、结构性金融权力以及制度性金融权力。由此得出,发展型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阻碍了国家对结构性金融权力的获取,因为其金融抑制体系与能够大规模吸引国际投资者的金融市场发展不兼容。
展开
作者简介
  桑德拉·希普,德国弗莱堡大学(Freiburg University)中国研究所讲师,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经济政策与金融系统项目主任。她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中国经济改革的政治经济学问题以及中国在全球金融中的地位。 

  辛平,法学博士,现任教于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国际政治系,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政治经济学,在《外交评论》、《教学与研究》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并有多本译著出版。 

  罗文静,经济学博士,现任教于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国际政治系,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政治、国际组织和国际危机管理,著有《国际碳政治》,在《重庆社会科学》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并有多本译著出版。
展开
内容介绍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际金融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新兴国家开始备受关注。本书将金融权力研究与发展型国家模式结合起来,运用斯特兰奇的结构性权力理论、加拿大知名国际政治经济学学者埃里克·赫莱纳对关系性金融权力、结构性金融权力和制度性金融权力的论述,将中日在货币国际化、外汇储备以及在布雷顿森林机构中的角色进行比较研究。中国在国际金融架构中的影响力日益增长。在这一背景下,本书力图描述和评估中国金融权力的潜能,深入分析人民币国际化路径、中国的债权国地位和其对布雷顿森林机构的政策,并把中国在当前全球金融中的地位与发展型国家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全球金融中的地位进行了对比。

展开
目录
丛书总序  解释与理解中国全球角色/Ⅰ
致谢/Ⅲ
缩略语/Ⅴ

第一章  导论/1

第二章  金融权力与发展型国家/8
定义发展型国家/8
中国是发展型国家?/13
金融权力的分类/15
论点预览/25

第三章  金融抑制与结构性金融权力/28
日本金融市场的自由化/28
中国金融体系的政治经济体制/35
金融抑制与自由化压力/53

第四章  金融抑制与货币国际化/57
货币国际化的决定因素/58
日本推行日元国际化的失败/61
中国货币国际化的路径/67
全盘拒绝与可控型国际化/79

第五章  金融抑制与关系性金融权力/82
作为债权国的日本/83
中国外汇储备的投资/87
金融抑制与债权国权力/105

第六章  布雷顿森林机构内的发展型国家/108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权力结构/109
日本对“华盛顿共识”的挑战/113
中国正在布雷顿森林机构内崛起吗?/120
金融抑制与制度性金融权力/134

第七章  结论/138
附录访谈列表/141
参考文献/143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