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学术小丛书03·一斋一世界:明代江南文人书斋与书事》:
笔须细加保护与收藏才能延长使用寿命。每次用完后,应随即洗净去除滞墨,加笔帽防止挫伤笔毫或悬挂晾干。收笔以十月、正、二月为佳。可以用黄连调成粉蘸笔头,等干后收好;或用川椒、黄柏煎汤,磨松烟染笔,都可防止虫蛀。
择笔因人而异,有的刻意讲求,钟意名家之笔或亲自制笔,有的则很随意。如褚遂良非精笔佳墨未尝辄书,米元章认为笔欲管小,始易运用;也有“善书者不择笔”之说,如欧阳询、虞世南、智永等不择纸笔皆能达志,也就没有不如意的烦恼了。择笔与否有所书字体的关系,有个人喜好的问题,以惯熟顺手为好,不必特意追逐。
(二)一点如漆——墨
墨和书写的关系密切,直接影响墨迹的表现力和留存时间的久暂。殷商甲骨文中就发现有朱书和墨书的痕迹,据检测墨痕为天然的碳素。关于人工墨的最早记载,根据明代朱常涝《述古书法纂》所说,西周宣王时邢夷开始制墨,“墨”字从黑土,用煤烟制成,是土一类的东西。这是人工墨的开始。春秋战国时书写已广泛使用墨,从出土的大量竹简上可见一斑。秦汉时人工制墨使用松烟,形式主要为丸粒状,用研子在砚台上研磨。东汉时墨模的出现使墨的形制更加规整。东汉末著名书法家韦诞在制墨中加入珍珠、麝香,开始将贵重药物引人制墨原料。唐代河北易州“易墨”一度几乎一统天下,唐明皇时抄写四书,每年供给书手使用的上谷(易水)墨达三百余丸。“安史之乱”后易州许多墨工随之南下,逃到江南,包括著名的奚超、奚廷珪父子。奚氏父子在歙州重操旧业,并改进制墨方法,其墨深受南唐后主李煜的赞赏,赐以国姓,“李墨”享誉天下,还带动了整个歙县、休宁地区制墨业的发达。宋代开始使用油烟制墨,涌现了众多的名家名墨,而且上至宋徽宗,下至苏轼、黄庭坚、秦观、陆游等不少文人都饶有兴趣地加入到制墨的行列中去。如苏轼“自制墨用高丽煤、契丹胶。”
明代商业经济发达,墨更以商品的姿态进入市场,广泛使用桐油烟、漆烟制墨,竞争非常激烈,罗小华、程君房、方于鲁、邵格之等制墨大家为了争夺市场,潜心研制,纷纷在数量、规模、质量、图案、和胶等方面发展创新,使得明墨形制多样、争奇斗艳。明代制墨三大家:罗小华,明嘉靖年间歙县人,是歙墨的领军人物。《歙县志》记载罗墨“坚实如石,纹理如犀,乌黑如漆,一螺值万钱”。受到嘉靖皇帝赏识,后来做了严嵩儿子严世藩的幕宾,也因此受牵连惹来杀身之祸。程君房,万历年间歙县人,被誉为李廷珪后第一人。独创漆烟制墨法,重视产品声誉,讲究款式、图案的精美,常请名家绘画雕刻墨模。邢侗称其墨“坚而有光,黝而能润,舔笔不胶,入纸不晕”。方于鲁,万历年间歙县人,原是程家墨工,因与程不和独立门户。喜欢制大墨,雕刻精细,追求外形。程君房与方于鲁以墨相角胜,《程氏墨苑》、《方氏墨谱》均请名手为绘,刻画精细,也成为一种清玩。三位名家将墨制得精良,但追求却颇相异,邢侗《墨谭》评价说:“罗龙文是豪游哲匠,程君房可称墨家董狐,方于鲁殆末季乌衣侨胖。”
墨的主要材质为松烟和油烟,再加入冰片、麝香等,和胶杵捣而成,其妙用在于质轻、烟清,嗅之无香,磨之无声。晋、唐、宋、元书画流传数百乃至千年却依旧神气完好,不得不归功于墨的功劳。“故用墨必择精品,且日置几案间,即样制亦须近雅,如朝官、魁星、宝瓶、墨块诸式,即佳,亦不可用。宣德墨最精,几与宣和内府所制同,当蓄以供玩,或以临摹古书画,盖胶色已退尽,惟存墨光耳。唐以奚廷珪为第一,张遇第二。廷畦赐国姓,今其墨几与珍宝同价。”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