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作序
王蒙、阿来、白岩松、董倩、李辉、南香红、李鸿谷倾情推荐
这是中华民族精神成长史的一部分
灾难中的希望,痛苦中的温暖
口述史是为重大历史事件存真留影的最直接方式
为了最终抵御遗忘,我们需要真相,需要情感逻辑,同时也需要一种系统性的描述。
18个人物组成篇章,构筑起了不同年龄层、不同职业的疫情遭遇。
这是新闻,也是文学。是即时的报道,也是无法忘却的历史。
“我们经历着生活中突然降临的一切,毫无防备。”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用来形容那些天,是那样贴切。
在突然被按下暂停键的危城武汉,既有个人的茫然无助,也有凡人的挺身而出。恐慌,痛苦,感伤,感动……我们想通过18个人的口述实录,记录这段历史,记录2020年春天的武汉。
《武汉!武汉!——2020战“疫”口述实录》,辑录了在武汉战“疫”前线十八人的个人讲述。通过身份、年龄、经历各不相同的人的自述,在相对个体的回忆中,从不同侧面,关注大疫情中的普通人。他们有一线医护人员,有患者,有家属,有爱心志愿者,有普通市民,有无意闯入的外地滞留人员,也有主动“逆行”的外乡人,有大量的90后……他们或伟大或平凡,这些来自个人的讲述,真实、多面、立体地展现个人在大事件中迸发的巨大正能量。
本作品由中国中央人民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栏目组派出的一线记者团队创作,其主要内容已通过音频播出。制作成图书,每个故事都有一个“云听”二维码,通过扫码,读者不仅可以看到口述实录的文字,更可以听到每个人物的亲口讲述。
发自现场的中国之声
贾樟柯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只要这个世界上有什么突发事件,电影摄影机就会出现在现场。那是一个伟大的电影传统,摄影机同步拍摄、见证人类发生的重大事件,在视与听的结合下,人类的悲欢、浩劫,绝望与希望被记录了下来。这样的作品包括荷兰导演伊文思的《西班牙的土地》和《四万万人民》,前者是西班牙内战的全景式描述,后者是中国抗战如火如荼时期的真实记录。这样的电影也包括1972年安东尼奥尼导演在中国拍摄的《中国》。
多年之后,当我们再回望这些电影,一方面会感念如果没有这些影片,我们无法一睹已经消失的历史的面貌;另一方面也感叹,随着电影产业的逐渐工业化和席卷全球的商业化,电影生产变得需要漫长的创作周期、缺少灵活性,摄影机很难在第一时间去面对、去捕捉人类的大事件。
因而,当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武汉“封城”之后,作为电影工作者,我也只能够在北京,通过媒体去了解那里所发生的一切。恰恰是新闻记者,这一比电影工作的历史还要悠久的古老传统职业,在这样的一个突发事件面前,呈现出了恒久的职业意义。
作为《中国之声》的记者,郭静和同事在第一时间前往疫区采访报道。她大年初一出发,4月25日返回,在疫情最艰难的时刻,在武汉工作了92天。这场席卷全球的公共卫生事件,再次提示了人类的无知,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短暂的茫然无措。在对新冠肺炎疫情未知的情况下深入疫区,我们不能单单把这当作新闻职业需要遵守的操守,更重要的是出于一个人的良知。此次疫情,郭静既是旁观者,又是当事人。我曾经做客郭静在中国之声的直播间,每次听她口播出“中国之声”的电台呼号,都有一种镇定与从容。她一定是带着这种镇定去的武汉,在那里观察、采访,向全世界发出“中国”的呼号。
人性的力量以及人类的智慧,人类所固有的英雄价值,包括牺牲、奉献、勇气,都在这场新冠肺炎疫情中呈现了出来。每天,我们都能够通过《中国之声》发回的报道了解武汉发生的真实情况。郭静在武汉的报道工作是一次即时的信息发布,更是一次非虚构写作。她选择了18个年龄、身份、经历各不相同的人,用口述实录的方式讲述他们各自的故事,这18个人物组成篇章,构筑起了不同年龄层、不同职业的疫情遭遇。
为了最终抵御遗忘,我们需要真相,需要情感逻辑,同时也需要一种系统性的描述。现在,18位普通个体的疫情故事即将结集出版,我们能够想象,在多少年之后,它将成为一个相对于纪实报道,更加全景式的、具备内在系统逻辑的疫情描述。
这种带有情感力量的整体性描写,让我们读这本书犹如亲临现场。这是新闻,也是文学。是即时的报道,也是无法忘却的历史。
序:发自现场中国之声(贾樟柯)
张定宇:我在“风暴之眼”
蔡 毅:灾难让我学会用全新的眼光看待生活
钟 鸣:一个急转弯般的加速,他们,就去了
郝 丹:再活一次,我要活得更好
李慧赐:这是我们离“英雄”这个词最近的一次
汪 勇:心怀恐惧,依然前行
袁海涛:我到死亡边缘走了一遭
陈庆丰:因为付出而拥有
邱贝文:疫情过后,第一站就到你家来撸串儿
田亚珍:总有一个时刻,你会有成为超级英雄的冲动
冯 翔:突然安静的城市,小小的角落全是温暖
老 计:骑手老计爱上武汉的若干条理由
林 晨:我记录的,是这座城市历史的一部分
小 强:大连小伙儿的武汉奇遇
李焕辉:爱是软肋,更是铠甲
夏 斌:电影里的故事,不该发生在我们平凡人身上
王紫懿:“爱你就像爱生命”
童朝晖:百日战“疫”
编著者手 记:走过春天
1.王蒙推荐语:
这本书选择了18个抗疫一线年龄、身份、经历各不相同的人,用口述实录的方式讲述他们抗疫中的故事,让2020春天的记忆更丰富,也更接近真实。这些声音和文字彰显了这次抗疫过程是一场上上下下团结一心、互相支援、互为后盾的人民战争,庆幸抗疫的首战成果 ,祝贺这本书的出版。
2.阿来推荐语:
口述史是为重大历史事件存真留影的直接方式。武汉抗疫,情形特殊,不是所有人都能走上前线。这本书由走上前线的记者,访问同在现场的医生、病患、各种职业背景的志愿者和拍客,材料鲜活,情感真挚,充满现场感,值得细读。
3.白岩松推荐语:
2020年的武汉,从冬到春,所经历的一切,不是统计出来的数字,也不是难熬的时间跨度,它是一个又一个具体的人共同写下的故事,它是人们的一种生活,更是倔强抗争的生命状态,这本书里就有18个这样的人,也许人数并不多,但如果这样的记录多了,就会拼接出武汉保卫战真实的全景!
4.董倩推荐语:
郭静不仅仅是在采访、在完成工作,她是建立了与被采访者间的心理通道,让对方愿意把心交给她。
5.李辉推荐语:
中国之声记者郭静和她的同事们走进湖北武汉市,记录砥砺前行的这些人物:张定宇、蔡毅、钟鸣、汪勇、陈庆丰、邱贝文、田亚珍、冯翔、夏斌、王紫懿、童朝晖……
我在“风暴之眼”;灾难让我学会用全新的眼光看待生活;一个急转弯般的加速,他们就去了;再活一次,我要活得更好……
聆听完院长、医生、护士、快递小哥和小餐馆、咖啡店店主等的讲述,由他们唤起的点点滴滴的记忆,一直蔓延至今。
6.南香红推荐语:
病毒肆虐于大街小巷,饕夺吞噬着生命。2020年伊始,发生于武汉的生命逝去,家庭破碎,令人难以卒读的故事实在太多、太多。
新冠病毒。传染。呼吸。肺、插管。活。死。
如果概括这本书洋洋几十万的文字,恐怕以上是高频的词。
还有一个更高频的词:
“我”。
“我”经历的武汉;“我”与病毒的迎面相撞和擦肩而过;“我”的沮丧和苦难;“我”的错愕和慌张;“我”亲历的生存与死亡。“我”,在人类抗击病毒的前沿。“我”,见证了历史,也参与了历史的书写。
借用法国历史学者皮埃 诺拉的“记忆场”观点来表达“我”对于历史的重要性可能是恰当的。
这是历史鲜活的部分,因为每个“我”的生命,都成为组成历史的细胞。
“我”是个体的。当一个个“我”,汇集在一起,并被媒体以专业的手段记录时,这就创建了关于武汉,关于新冠病毒这场世纪灾难的记忆场,而这便是历史定格的瞬间。
这是一本带有生命温度的书,“我”的故事,“我们”都懂,今天的“我们”和未来的“我们”。
7.李鸿谷推荐语:
在整个城市长时间都处于应激状态之中,记者能够真切感受武汉人的情感吗?或者说,这个特殊时刻,作为记录者,还有什么更深刻的方法进入武汉、进入疫情?郭静用18个口述,提供了她的答案。传统的手段,隐身的记录者,此刻却极具效率,我们几乎可以不失真地面对残酷人生。那些跌宕起伏的命运,使这场原本只能数字表达的疫情,得以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