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细读国学经典丛书:细读周易
0.00     定价 ¥ 8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9900564
  • 作      者:
    鲁洪生
  • 出 版 社 :
    研究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7-08-01
收藏
编辑推荐

经典承载思想,观点直指人心;解读笔触优雅,牢记原典精华。

一、丛书区别于市场同类书,邀请资深专家进行专业解读,力求为国学经典解读正本清源。

“细读国学经典丛书”是为弘扬传统文化,发掘有益于当代思想的正本清源之作。丛书也是为提高领导干部国学素养、从经典中学习做人、做事、为官的智慧而专门编撰的。项目具备较高的社会效益,是一套既能传播传统文化,又有利于社会风气的经典之作。不同于市场上许多由书商制作的良莠不齐的经典解读类作品,本丛书邀请相关领域内资深专家深入论证,精心遴选,并邀约对相应作品有深入研究的资深专家精心编撰。

二、细读内容结合当下社会问题,帮助人们在做人、做事、为官等方面更加智慧圆融。

本套丛书立足细读传统典籍中的精华内容,为党政干部及普通读者提供一个汲取传统思想精华,以古鉴今的平台。使今天的人们能够通过了解和学习古人宝贵的思想,在做人、做事、为官等方面更加智慧圆融。

三、逐条提炼观点,文字版式优美好读,充满哲思。

本套丛书完全以读者为核心,围绕读者需求进行“细读”,不仅文字版式优美好读,充满哲思,更带给读者以耳目一新的内容、实用丰富的知识、深刻的启发。

四、《细读周易》为“六经之首”,本书重点从治国理政、个人修身以及如何趋吉避凶角度进行了解读。

传统文化中,《周易》为“六经之首”,孔子晚年研读《周易》,曾叹细读《周易》太晚。

本书作者鲁洪生为研究《周易》的资深专家,他的课通俗易懂,深得《周易》精髓。本书也是作者多年研究的心血结晶。


展开
作者简介

鲁洪生,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诗经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中国先秦两汉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教学与研究。主撰或参撰、参译出版了《读懂(周易)》《周易的智慧》《周易导读》《诗经集校集注集评》等著作二十余种。主撰、主讲了《读懂周易》《学好周易》《用好周易》《周易全解》等音像教材。

展开
内容介绍
  “细读国学经典丛书”精选国学文化中拥有代表性的经典著作,并邀请业内专家结合时代需求进行精细、准确解读,力求以实用的视角给读者带来深刻的启发,并将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的宝贵思想应用于当下的工作和生活。
  《细读国学经典丛书:细读周易》选取《周易》中很有代表性的思想,结合现实问题逐条提炼标题进行细读,以通俗简练的语言,在读解《周易》六十四卦本义的基础上,为读者提供了与治国齐家、领导管理、个人修身有关的《周易》的重要思想内容。
展开
精彩书摘
  《细读国学经典丛书:细读周易》:
  机不可失
  九二:不出门庭,凶。
  《象》曰:“不出门庭凶”,失时极①也。
  【注释】
  ①极:中。
  【细读】
  九二:不走出门庭,有凶险。
  《象传》说:“不走出门庭有凶险”,失去了适中的时机。
  初九不出无咎,九二不出则凶,苏轼《东坡易传》形象地解释为:“水之始至,泽当塞而不当通;既至,当通而不当塞。初不出无咎,言当塞也;二不出凶,言当通也。”此一时彼一时,不同时不同对策。机会来了,没把握住,也是损失,类似今日经济学所言机会成本。九二居中与九五应,且互震,正是当行之时,可是又在艮中,艮为止,时机到了却不能有所作为,有违“时中”之义。“时”是客观条件,“中”是主观恰当的应对措施。
  春秋时期,宋襄公与楚成王争霸,双方在泓水对阵。楚军开始渡泓水河时,大臣子鱼劝宋襄公说:“楚兵多,我军少,应该趁他们渡河时消灭他们。”宋襄公却回答说:“我们是仁义之师,怎么能趁人家渡河时攻打呢?”等到楚军过了河,开始在岸边布阵时,子鱼又劝宋襄公进攻。宋襄公却要等楚军列好阵再交锋。结果楚军布好阵击鼓冲锋大败宋军,宋襄公也被射伤了大腿。对敌作战要抓住战机,讲究“因敌变化而取胜”,宋襄公却死守“不禽二毛”“不鼓不成列”的规矩,该出击时不出击,结果当然是大败而回。对此,苏轼《论十二首·学士院试<春秋)“定天下之邪正”论》就认为,宋襄公看似仁者,其实并不是:为了争霸,宋襄公使国内百姓疲敝,说明他平素并不讲修仁德,却在战时讲究礼仪,纯粹是为了欺世盗名。
  不节制,则嗟叹
  六三:不节若,则嗟①若②,无咎③。
  《象》曰:“不节之嗟”,又谁咎⑧也?
  【注释】
  ①嗟:叹息。②若:语气词,无实义。③咎:咎错。④咎:归咎。
  【细读】
  六三:不节制,就会嗟叹,没有咎错。
  《象传》说:“对不节制的嗟叹”,又能归咎于谁呢?
  九三居兑卦之极,兑为口舌,上卦坎为加忧,所以六三有“嗟若”之象。但能嗟叹自己没能节制,有补过之心,所以之后没有咎错。
  再从爻位分析,三为阳位,六三以阴处阳,以柔乘刚,失位,违背了节制之道,故此嗟叹。但是这样的结果是自己不节制导致的,又能归咎于谁呢?
  能够节制自己,及时补救,改过从善的人最有名的应当算唐太宗了。司马光《资治通鉴》记载,魏徵经常在朝堂之上与唐太宗争执,致使唐太宗认为自己当众受辱。有一次,唐太宗恼羞成怒甚至想要杀死他。长孙皇后听后换好礼服,下拜劝谏说:“妾闻主明臣直,魏徵直,由陛下之明故也,妾敢不贺!”她认为正是因为唐太宗英明,所以才会有魏徵这样敢于直谏的大臣。长孙皇后“朝服进谏”,使唐太宗克制了自己杀贤之心,从此更加重用魏徵,成为一代明主。
  如果不加节制又会如何呢?春秋时期,郑国的伯有喜欢喝酒,造了“窟室”,供自己日夜饮酒作乐。来朝见的人因为他在“窟室”喝酒,都只能各自回去。后来,伯有朝见郑简公,再度要强派子皙冒险去楚国,回家之后又去喝酒。子皙就带着驷氏的甲士攻打并且放火烧了他的家。伯有只能逃亡到雍梁,直到酒醒之后才明白事情的始末,无奈之下只能逃到许国。当时的大夫一起讨论这件事时认为正是因为伯有骄奢淫逸,不加节制,所以才导致祸难。
  一国的大夫如此,平民老百姓也应懂得节制。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叫作《赵某误子》,是说吴国有个姓赵的人家里很富有,他的三个儿子不务正业,挥霍家产。有一位老人好心劝告他,让他教儿子学些本事以便将来能独立生活,可是富人不听,继续放纵儿子游手好闲。不久姓赵的人死了,家产被三个儿子挥霍一空。三个儿子有的在街上乞讨,有的偷邻居的东西,有的饿得趴在路边。这样的结局是姓赵的富人不节制儿子游手好闲行为的结果,更是三个儿子不自我节制的恶果。
  ……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为君之道篇

乾(卦一)

大为亨通

伟大乾元,万物资始

自强不息

时机未到,勿贸然行动

时机有利,可小试身手

勤奋拼搏,小心谨慎

胜不骄,败不馁

飞龙在天,时机最佳

盈满不可长久

天德不可为首

临(卦十九)

地临近泽,君临近民

阳爻渐长,刚中而应

教思无穷,保民无疆

感应临民

君民互感

临民要真实

亲临百姓

临民要有智慧

温柔敦厚以临民

观(卦二十)

风行天下,巡观民情

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巡省四方,观察民风

幼童浅观无咎,君王浅观则吝

门缝窥观,只见局部

观我民,知进退

观国之光

观民生,君子无咎

观其民,君子无咎

大畜(卦二十六)

天在山中,畜德畜贤

刚健笃实,尚贤止健

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见险知止

车?脱落,不利前行

广纳贤才,励精图治

早期教育,克己知礼

戒骄戒躁,以柔克刚

天道畅达

……

第二部分  为臣之道篇

第三部分  修身养性篇

第四部分  养贤用贤篇

第五部分  创业初期篇

第六部分  艰苦时期篇

第七部分  诉讼战争篇

第八部分  事业成功篇

第九部分  婚姻家庭教育篇

第十部分  系辞篇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