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士明,东北大学,教授、博导,1962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今东北大学)金属学及热处理专业并留校,1980年赴日本东北大学金属材料学科留学,1982年获得该大学的工学博士学位后回国。
1983年起被东北大学聘为副教授、教授。1987~1996年任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主任。1993年起任博士生指导教师。1996~1998年任材料与冶金学院院长。
1983年起为东北大学的研究生讲授《合金设计与合金热力学》;并应邀为中科院金属研究所、中科院腐蚀与防护研究所、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的博士生和硕士生讲授《合金热力学》8年。
共完成国家科委、国防科工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12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7次。
主要学术成就有,从热力学理论和实验研究两方面揭示了有序-无序转变对合金相平衡的重要影响,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甲类)二等奖和三等奖;
对高淬透性材料的淬透性表征和模具材料的表面处理等方面的研究有独特贡献,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对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相平衡和组织控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关于合金钢的CD渗碳表面处理进行了富有开拓性的研究,这些成果获得了国内外同行专家的关注、引用和好评。
在国内外高级别刊物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在冶金工业出版社、航空工业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等出版著作5部。
培养了3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担任任中国物理学会相图专业委员会顾问,获国家教委、人事部授予的“有突出贡献留学回国人员”的荣誉称号,获国务院特殊津贴;获“辽宁省**研究生指导教师”称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