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言001
1.1 概述002
1.2 燃料电池冷启动常用策略005
1.3 燃料电池低温水热分布008
1.4 燃料电池低温模型简介011
1.5 蓄电池低温模型介绍016
第2章 燃料电池-蓄电池混合系统结构019
2.1 燃料电池结构与性能020
2.1.1 燃料电池结构与工作原理020
2.1.2 燃料电池输出性能023
2.2 燃料电池系统结构026
2.2.1 通用燃料电池系统结构026
2.2.2 适用于冷启动的燃料电池系统结构029
2.3 燃料电池-蓄电池混合系统模型架构032
2.4 本章小结037
第3章 供气系统和冷却系统关键部件热力学模型039
3.1 供气系统热力学模型040
3.1.1 空气压缩机040
3.1.2 气体供应管道042
3.1.3 空气冷却器043
3.1.4 增湿器044
3.2 冷却系统热力学模型045
3.2.1 空气冷却器温度模型045
3.2.2 氢气热交换器046
3.2.3 节温器048
3.2.4 散热器049
3.2.5 冷却液循环泵050
3.3 本章小结050
第4章 蓄电池低温模型053
4.1 蓄电池低温性能试验054
4.1.1 充电电压055
4.1.2 放电电压056
4.1.3 充电容量057
4.1.4 放电容量058
4.1.5 低温内阻059
4.2 低温蓄电池Rint模型062
4.3 蓄电池温度计算模型067
4.4 蓄电池SOC计算069
4.5 低温蓄电池仿真模型073
4.6 本章小结075
第5章 燃料电池低温性能模型077
5.1 低温燃料电池水传输现象建模078
5.1.1 阴极水平衡模型078
5.1.2 膜水合模型083
5.2 气体流量模型085
5.2.1 阳极气体流量模型085
5.2.2 阴极气体流量模型088
5.3 燃料电池输出电压模型090
5.3.1 燃料电池理想电动势091
5.3.2 活化过电势093
5.3.3 浓差过电势094
5.3.4 欧姆过电势095
5.4 本章小结096
第6章 燃料电池单体温度分层模型099
6.1 燃料电池温度分层假设100
6.1.1 MEA内部温度分布均匀假设100
6.1.2 双极板温度分层假设104
6.2 燃料电池温度分层建模106
6.2.1 膜电极温度模型107
6.2.2 气体扩散层温度模型112
6.2.3 气体流道层温度模型115
6.2.4 双极板温度模型117
6.2.5 冷却液流道层温度模型120
6.2.6 单体温度分布仿真模型122
6.3 燃料电池单体低温仿真模型与验证124
6.3.1 燃料电池单体低温仿真模型124
6.3.2 253.15K启动仿真与验证124
6.3.3 270.15K启动仿真与验证130
6.4 本章小结132
第7章 燃料电池电堆温度分层模型135
7.1 燃料电池电堆温度分层建模136
7.1.1 燃料电池电堆温度分层模型结构136
7.1.2 接触端板的单体传热139
7.1.3 电堆单体间传热142
7.2 燃料电池电堆仿真模型与验证146
7.3 本章小结151
参考文献153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