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志情理:艺术的基元
0.00     定价 ¥ 35.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50020856
  • 作      者:
    胡家祥
  • 出 版 社 :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7-07-01
收藏
作者简介

胡家祥,中南民族大学教授,山东大学文艺美学中心客座教授,国家社科项目成果鉴定专家,国际中国哲学学会会员。长期致力于人文学科的基础理论建设,观点自成一家之言。相关论文见诸《哲学研究》《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美术观察》《中国哲学史》《文学遗产》《周易研究》《中国文化月刊》和《光明日报》等报刊。系统性专著《审美学》《文艺的心理阐释》《中国哲学原理》《气韵:艺术神态及其嬗变——国传统的艺术风格学研究》均为常销书。多次获省级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


展开
内容介绍

《志情理:艺术的基元》是《中国美学范畴丛书》中的一种。本书按探源——征实——发微的顺序全面整理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志”“情”“理”三个范畴。首先主要从宏观的哲学视角切入,描述范畴的历史演变,展示前人的认识所已达到的深度和广度;然后从艺术批评层面评述历史上有代表性的相关观念,诸如“言志”说、“缘情”说等,分析其合理性与局限性;最后落实于发掘古典范畴的丰富内涵,努力会通中西,连接古今,实现创造性地转化,以期确立传统范畴在现代美学理论体系中的应有地位。全书条分缕析,立论切实,新见间出,既充分地占有了史料,又深入地进行了阐发,较好地达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展开
精彩书摘
整理中国古代美学范畴,往往会涉足双重两难境地。
其一,很多美学范畴既是哲学范畴又是艺术批评范畴,三者其实并不同一。检索古人的相关阐述,一般来说,哲学家们的言论要相对精确和严密,艺术批评家们的用语则涵义较为模糊和宽泛。即使是同一个人,当他从宏观的文化视角表述一个范畴时,所取的是哲人的立场;而当他评析具体的文艺作品时,同样的语词却赋予泛化的内涵,例如王夫之等对“志”范畴的运用就是如此。
基于这种情况,如果仅依据哲人的阐述,美学范畴就可能非美学化,我国古代哲学虽然基本属于人类学哲学,但先哲们首先关注的一般是道德而不是审美;而如果只遵从批评家们的观点,则任何一个范畴的内涵与外延都难以确定,这样势必使现代阐释仍停留于混沌状态。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先人无论是哲学家还是艺术批评家都关注人生,在人生与艺术的关联上我们能够找到有关的切合点,而这种切合点又正好是美学所要考察的领域。
其二,整理一个范畴既需要史学家的眼光,又需要理论家的胆识,也就是既须“照着讲”又须“接着讲”。“照着讲”要求充分尊重历史,对前人观点尽可能不断章取义,不任意阉割;“接着讲”要求有现代思想和理论系统,对前人的观点有鉴别,有取舍,不片面地信从,不盲目地照搬。如果脱离前人的相关观点,立论必然失之空疏,固不足取;但若囿于各种史料无以自拔,同样难有作为。例如,“情”与“志”两个范畴现代已有明确区分,如果我们仍然坚持先秦时代的浑沌用法或中古时期孔颖达提出的“情、志一也”的命题,那么除了以一个史学家的立场实录历史外,还能够期望做些什么呢?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