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流动·共生·互惠——东口路族际视域下的汉蒙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院博士文库)
0.00     定价 ¥ 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03967665
  • 作      者:
    芮子晶
  • 出 版 社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7-01
收藏
作者简介
  芮子晶,2004年考人中国音乐学院,硕博阶段师从杨红教授,攻读民族音乐学研究方向,于2019年获中国音乐学院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博士后。曾到中国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内蒙古等地和蒙古国、哈萨克斯坦等国进行实地考察,访谈当地民间艺人、考察音乐文化遗产,并搜集了大量的一手音乐资料。曾多次参加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和国际传统音乐学会举办的学术会议,并发表学术论文。在杨红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亚洲北方草原音乐文化的跨境研究”中承担子课题项目“东口路视野下的汉蒙音乐的跨界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东口路是一条自中国张家口到蒙古国乌兰巴托、后延伸至俄罗斯恰克图的经济贸易商道。作为道路叙事空间,在此通道内由冀蒙交汇区的东路二人台、蒙古族聚居区的阿斯尔、跨国共享的雅托噶,以及伴随晋商足迹流播的晋剧共同构建出东口路汉蒙音乐文化主体。这些流动性地点上的诸音乐事象,构成系统性描述中的不同支点和书写格局。《流动·共生·互惠——东口路族际视域下的汉蒙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院博士文库)》在多地点的微观个案与通道宏观视域的结合中,整体关照东口路音乐综合体中的汉蒙文化互动元素。
展开
目录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路学”启迪
二、文献回顾与学术动态
三、研究视域与理论思考
四、调研过程与身份建构

第一章 人群流动的古商道:东口路及其东口文化
第一节 东口路的历史文化叙事
一、东口路的基础:元代驿路
二、东口路的开端:明朝蒙汉贸易
三、东口路的形成:清蒙俄的贸易链接
第二节 行走于草原的旅蒙商
一、道路:人群迁徙的走廊
二、晋商:旅蒙商的主体
三、晋剧:晋商的文化流播
第三节 经济贸易与族际交往
一、农耕与游牧的经济互补性
二、当代国际关系下的东口路
三、东口路:一条商贸语境下的文化通道

第二章 宫廷·王府-民间:东口路诸层面的音乐流动
第一节 蒙古族宫廷音乐的传承
一、元代宫廷音乐中的“宴乐之器
二、宫廷教坊大曲《白翎雀》的流传
三、从北元承传至清朝的宫廷音乐《蒙古乐曲》
第二节 王府音乐:宫廷音乐的下移传播
一、东口路必经之地:察哈尔蒙古族聚居区锡林郭勒草原
二、蒙古王府乐队的兴起
三、王府乐队的继承发展
第三节 人群流动带来的民间音乐交融
一、清代内蒙古察哈尔地区屯垦政策的演变历程
二、汉蒙农牧交接带的经济形态转变
三、蒙汉共居中的文化融合

第三章 民间艺术综合体:坝上汉蒙交界地域的东路二人台
第一节 康保东路二人台的形成轨迹
一、东路二人台的形成:移民文化与原生文化的互动融合
二、东路二人台表演形式的演变过程
三、民众生活中的二人台多态表演
第二节 民间班社演出纪实
一、不完整的初次观看
二、七天丧葬仪式中的音乐活动
三、不同的表演形式
第三节 地域文化的代言——康保县二人台艺术团
一、艺术团的当前发展现况
二、传统节庆时的东路二人台展示
三、国家场域下的东路二人台展演
四、县艺术团的引领作用
第四节 东路二人台:蒙汉音乐交融的综合载体
一、田野文本的演唱表述
二、歌舞展演的多样形式
……
第四章 庆典之乐:锡林郭勒草原上流播的蒙古族阿斯尔
第五章 雅托噶:跨界蒙古族的共享乐器
第六章 东口路汉蒙音乐综合体的文化内质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