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音乐大脑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3955366
  • 作      者:
    (阿根廷)塞萨尔·艾拉著
  • 出 版 社 :
    浙江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
收藏
作者简介

塞萨尔•艾拉(César Aira)

阿根廷小说家、翻译家,

二十世纪末阿根廷文学的领军人物,

素来以空灵、澄澈、简洁,以及天马行空的魔幻风格闻名,

多年来始终被文坛盛赞为“博尔赫斯的嫡系传人”。

其已发表的小说多达八十余部,且创作内容包罗万象,

主题覆盖了随想、科幻、侦探、传记,和书信式漫谈。

他过着隐士一般的生活,痴迷爵士乐,深居浅出,

每日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咖啡馆里写作。

“作家不应该像妓女那样四处兜售自己的作品”,他说。


展开
内容介绍

《音乐大脑》是阿根廷作家塞萨尔·艾拉的短篇小说集,其中包括了:《音乐大脑》《毕加索》《砖墙》《购物车》《雅典娜杂志》《狗》《两个男人》,以及译者孔亚雷老师本人撰写导读。

该短篇集中的故事均充满奇妙的幻想,情节走向突破了读者的预期,也并不刻意追求故事的完整性,常常缺乏明确的结局。也就是说,小说《音乐大脑》实际上是为读者提供了极大的想象空间,也从另一个方面把每个故事构架都编织得更为充盈饱满。


展开
精彩书评

“塞萨尔·艾拉是个古怪的人,但他确实是当代极少数蕞伟大的西班牙语作家之一。人们一旦开始阅读艾拉的作品,就必然会手不释卷”。

——《2666》作者罗贝托·波拉尼奥

 

“艾拉用他那立体主义眼睛审视一切。他的书写让时间的存在化为无形,也让幻想生根发芽。在他的笔下,哪怕是蕞古怪的情节,都能让读者不带怀疑地念下去,并帮助人们从平庸和单调的生活中解脱出来。”

——《纽约时报书评》

 

“狂野的想象,难以置信的幽默感。”

——《巴黎书评杂志》

 

“塞萨尔·艾拉是所有还在世的作家中,蕞卓越的一位。”

——《美国国家杂志》


展开
精彩书摘


毕加索

 

一切都始于那个巨人钻出魔力奶瓶的时刻。他问我更喜欢哪个:拥有一幅毕加索,还是成为毕加索。两者他都可以满足我,但是,他警告我,只能二选一。对此,我必须好好想想——或者,更确切地说,我迫使自己好好想想。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里充满了贪婪的傻瓜因轻率而受罚的故事,以至于你会觉得,这种好事不可能是真的。也没有记录或确定的先例可供参考,因为这种事只会发生在故事或笑话中,所以从未有人真的去仔细想过;而且故事里总有陷阱,否则就不好玩了,也就没故事了。但在某些时候,我们全都暗地里想象过。我已经全想好了,只不过我想的是那种经典的“三个愿望”。而这个巨人给我的选择是如此

出乎意料,其中的选项又如此明确,因此我怎么说也要掂量一番。

这是个怪异的选择,但又并非不合时宜;事实上,它出现得恰到好处。我正要离开毕加索博物馆,满怀狂喜和无限敬仰,因为对我来说,那一刻没有任何东西,或者说任何哪两样东西,比它们更具诱惑力。其实那时我还没离开博物馆。我正在花园里,坐在其中一张露天的桌子边,我刚去咖啡厅买了一小瓶到处都能看见游客在喝的魔力奶。那是个(这是个)完美的秋日下午:光线柔和,空气温爽,离暮色降临还有段时间。我从口袋里掏出本子和笔,想做点笔记,但最终什么都没写。

我试着整理思路。我默默重复巨人说的话:拥有一幅毕加索,还是成为毕加索。谁不想拥有一幅毕加索?谁能拒绝像那样的礼物?但另一方面,谁不想成为毕加索?现代历史上还有比他更令人羡慕的命运吗?哪怕至高无上的世俗权力也无法与他所拥有的相比,因为那些权力可以被战争或政治事件抹除,而毕加索的力量,超越了任何总统或国王,是不可战胜的。任何人处在我的位置都会选择第二项,因为它已经包含了第一项,这不仅是因为毕加索可以画出所有他喜欢的作品,还因为众所周知,他保留了大量自己的画作,包括一些最好的作品(我刚参观过的这座博物馆就是由他的私人收藏构成的),而且晚年时期的他,

甚至还买回了许多自己年轻时售出的作品。

变成毕加索的优点当然还不只如此,特别是从长远来看:“成为”要远远超过“拥有”,其中包括所有那些千变万化的创造之乐,一直绵延到不可思议的天边。“成为毕加索”,活生生的毕加索,不管真正的他到底是怎样,意味着成为一个“超级毕加索”,一个能制造加倍魔法和奇迹的毕加索。但我有自知之明(用法语说就是“Je m’yconnaissaisen fait de génies”——我知道天才是什么样),我能感到或者猜到事情没那么简单。有很多理由能让人犹豫,甚至被吓得缩回去。一个人要变成其他人,首先必须不再是自己,而没人会乐意接受这种放弃。这并不是说我自认为比毕加索更重要,或更健康,或在面对生活时心态更好。他的情绪相当不稳定——我是从各种传记上看到的——但还没有像我这么不稳定,因此如果变成他,我就要将自己的精神健康状态做一定程度的调整。然而,受惠于长期以来的耐心努力,我已经学会了与自己的神经质、恐惧、焦虑,以及其他的精神障碍和平共处,或者至少能做到将它们置于我的控制之下,而这种权宜之计能否解决毕加索的问题就无法保证了。那基本上就是我的推论,虽然我并没有付诸言语;那只是一系列的直觉。

究其本质,这是一种身份认同的极端个案,提出这一问题的不仅有这位马拉加①的大师,还包括我们所崇拜、景仰、研究的每个艺术家。这一问题既超越了毕加索,又仍在他之内。身份认同是那种不能一概而论的东西。没有普遍意义上的,作为一种概念的身份认同,只有与某个特定的、这个或那个人的身份认同。而如果这个人是毕加索,像这里所说的,那么就别无他人。概念自己颠覆了自己,就像我们可以说(虽然这么说很笨拙),那并不是“认同毕加索的身份”,而是“毕加索化的身份认同”。

展开
目录

毕加索001

音乐大脑013

砖墙039

购物车059

雅典娜杂志065

狗079

两个男人091

塞萨尔·艾拉作品导读125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