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坚持梦想:马云给创业者的22堂人生哲学课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4175111
  • 作      者:
    高飞编著
  • 出 版 社 :
    沈阳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编辑推荐
  ☆温暖、治愈、正能量→草根英雄的创业传奇
  他没有帅气的外表,没有过人的学历,没有充足的资源,却缔造了伟大的互联网帝国——阿里巴巴。对于梦想创业或正在创业的人来说,马云堪称“创业教父”,是每一位年轻人的学习典范。
  ☆紧抓梦想,还是选择放弃→马云的成功,你也可以!
  马云为何能如此的成功呢?正如他所说,*的经验就是不轻言放弃,勇往直前,不断突破自己。所以说,只要坚持梦想,熬住了,就能激起生命中更多的潜能,成功就会不请自来!
  ☆让你经历生命中的成功与惊喜→追随马云的脚步,打造自己的聚宝盆
  马云的创业经历中那些满满的智慧,对于创业者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他可以给创业者们以启迪,以灵感,教他们在创业的道路上少走弯路,从而开创出属于自己的成功人生!
  ☆让你在残酷世界里变得强大→马云写给年轻人的创业真经!
  笔者结合马云波澜壮阔的创业经历,讲述了他是如何将自己的梦想一步步变成现实的。马云的话字字珠玑,句句走心,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秒杀创业路上的各种迷茫,帮你理清纷乱的思绪,让你逐步走向成功。
  ☆献给相信努力和梦想的你。
  不忘初心,坚持到底,梦想的光辉就会照进现实。如果空有理想,没有坚持,理想将变成一种痛苦。如果你不去采取行动,不给自己梦想一个实践的机会,你永远没有机会。梦想不远,只有相信的人才能实现。

展开
作者简介
  高飞,文字编辑,整理出版过多部企业家人物传记,同时还是励志类畅销书的作者。

展开
内容介绍
  马云的经历和成就折服了人们,让人们无话可说。从白手起家到众望所归的“创业教父”,马云缔造了一个创业神话。他带领团队把一只不为人知的小船锻造成为一艘世界级的航母,颠覆了传统的商业模式,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马云缔造的一个个传奇惊呆了世人,吸引了全球,而这一切都缘于梦想。正应了那句经典的话:有梦想才有未来。
  《坚持梦想》结合马云波澜壮阔的创业经历,讲述了他是如何将自己的梦想一步步变成现实的。在讲述的过程中,借助马云的亲身经历和感悟告诉创业者梦想和现实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鸿沟,又该如何对待和逾越。马云之经典话语,字字珠玑,句句走心,一针见血指出问题所在,秒杀创业路上的各种迷茫,帮你理清纷乱的思绪,让你逐步走向成功。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篇谈人生追求:梦想还是要有的
  马云说:
  人不能没有梦想。没有梦想比贫穷更可怕,因为这代表着对未来没有希望。一个人最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有梦想就不在乎别人骂,知道自己要什么,才会坚持到最后。
  第1堂课莫作他想,有理想的人才有未来
  马云微语录
  作为创业者,首先要给自己一个梦想。
  首先要给自己一个梦想
  一座山的山顶上有两块石头。一天,一块石头对另一块石头说“我对外面充满了幻想,我们一起去外面游历一下吧!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如果能够碰到什么机遇,或许我们还能更进一步呢!”
  “还是不要吧,何苦给自己找罪受!”第二块石头无法理解第一块石头的想法“高高在上不是很好吗?看看周围的美景,吹吹凉爽的清风,多惬意啊!你怎么会有如此愚蠢的想法呢?真是让人无法理解。再说,如果遇到危险那多糟糕。”
  第一块石头没有再说什么,而是毅然扭动身躯顺着山坡向山下滚动。旅途中,这块石头历经风雨洗礼和大自然的磨砺,但它依旧不断向前。许多年过去了,这块历经磨砺的灵石已经成了石艺的珍品,获得了很多人的赞美和称颂。最后,它被陈列在艺术馆里供人欣赏。
  那块还待在山顶上享受美景清风的石头获知伙伴的殊荣后,非常后悔当初自己没有与伙伴一起去外面磨砺。它也想效仿伙伴去山下磨砺,但看看峥嵘的山峰,它又退缩了。
  许多年过去了,人们为了修建一座博物馆,上山采石。那块山顶的石头在人们采石的过程中,被砸得粉身碎骨,从此了无踪影。
  两块石头之所以结局不同,完全是因为第一块石头有梦想、有未来。在梦想的指引下,它历经磨炼,最终成就了未来。
  马云就像那块有梦想的石头“作为一个创业者,首先要给自己一个梦想。”这是马云在《梦想与坚持》演讲中的话。
  马云是一个有梦想的人,可以说他能走到今天,能带领他的团队取得如此辉煌的业绩,都是靠梦想的指引。他在一次演讲中讲道:
  “很多人做企业的时候,考虑自己能做什么,拿自己的强项跟别人的弱项比,我比别人有钱,我比别人技术好。我可以告诉你,世界上比你能做的人太多了,比你会做的人也很多,比你想做的人更多,但没有人比你更爱你自己。所以,人要有梦想。”
  1995年初,马云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去了美国。在美国西雅图,马云第一次接触到互联网,这让他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上网时发现当时的互联网上没有关于中国商品的任何信息,他下意识地想有一天要把中国企业的信息放到网站上去,让外国人去查。梦想就在此开始萌芽。
  回到杭州后,马云就办互联网站的事咨询了很多老师,所有的老师都持反对意见,无一例外。马云又请了他在夜校的24个学生来自己家里讨论。经过两小时的激烈讨论,23个人表示了反对意见,只有1个人鼓励马云可以尝试一下,做事干脆的马云决定试试。
  在工商局,马云用了1个多小时向工作人员解释互联网是什么,结果,工作人员却说这个词在字典里根本就没有。从无到有才有意义,马云愈发坚定了办互联网公司的念头。
  1995年4月,马云和妻子再加上一个朋友,凑了2万块钱,创建了专门给企业做主页的杭州海博网络公司,网站取名“中国黄页”,这个公司是中国较早的互联网公司之一。
  1999年2月,马云和朋友又创建了阿里巴巴公司。那个时候马云就相信,中国一定会成为世界上规模巨大的互联网国家。他认为未来中国网民的数量一定会超过美国,因为中国的人口基数很大,这一点是美国无法比拟的“十三四亿人口,有三四亿人上网,我觉得这只是时间的问题,中国一定会诞生全世界最强大的互联网企业。”马云如是说。
  “中国一定会诞生全世界最强大的互联网企业。”这是马云的愿望,也是马云的梦想。在这个伟大梦想中,马云要做中国电子商务的开拓者。
  互联网一般分为三大板块:第一大板块属于意识形态领域。新浪、搜狐是这个领域的领导者。马云认为这个领域不适合自己,所以他决定不在这个领域放飞自己的梦想。
  第二大板块是娱乐板块,也就是游戏板块。腾讯是这个领域的领潮者。马云认为人不能总玩游戏,特别是孩子更不能沉迷于游戏,所以他毅然放弃这片“梦想天空”。
  电子商务是互联网的第三大板块。马云认为商业是全世界的人都能玩的游戏。所以,他决定就做电子商务。至此,马云的梦想终于找到了出口。
  有梦想的人才有未来。创业者在创业之前,首先要给自己一个梦想,给自己一个远大的目标,然后在梦想的指引下,一步步创造未来。
  改变世界的一定是你自己
  陈光标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同时也是一名慈善家,曾被美誉为“中国首善”。小时候,陈光标的家里很穷,他经常吃不饱,于是他决定靠自己改变命运。
  10岁的时候,陈光标开始了对创业致富的探索。那时,上小学的陈光标利用暑假时间,用两只小木桶从二三十米深的井中取水,再用小扁担挑到离家1公里的集镇上叫卖,每天能赚两三毛钱。没开学他就赚到了4.5元,当时他的学费是1.5元。当交完自己的学费后,他听说邻居家的孩子也没有钱交学费,就去学校帮他把学费也交了。
  13岁时,陈光标在暑假里每天骑着自行车跑十几里路去卖冰棒。后来,陈光标不满足于小打小闹,开始做起贩粮的买卖,从开始的骑自行车贩粮到用拖拉机贩粮,从最初一天赚五六元钱到后来一天能赚到几百元钱,陈光标的生意越做越顺。17岁那年暑假结束的时候,陈光标挣了2万元钱,成了全乡第一个“少年万元户”。
  28岁那年,陈光标创建了他人生的第一个公司—南京金威利电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2000年,32岁的陈光标组建了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致力于再生资源利用和新型材料制造等朝阳产业,至此他的事业又上了一个台阶。2006年,他的公司被评为“中国最具生命力百强企业”。
  由于小时候的经历,陈光标对帮助别人有一种特殊的情怀,他立志成为一名慈善家,尽己所能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陈光标说到做到,最终成为一名实至名归的慈善家,得到人们的一致称颂。
  陈光标的成功完全是他个人努力的结果,没有辛勤的付出,就不会有美好的未来,这句话用在他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苏格拉底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让那些试图改变世界的人先改变自己吧!”很明显,要想改变世界,首先要改变自己。如果连自己都改变不了,何谈改变世界。马云进一步诠释了这句名言,改变世界是可能实现的,但改变世界的人一定是你自己,而不是任何外人。
  “改变世界的一定是你自己。如果你不能影响你的团队、领导和周围的部门,再有能力也是假的。”马云如是说。
  确实,改变世界的一定是你自己,如果你自己都不梦想改变,都不追求进步,别人又会给你多少帮助呢?即使外界给了你帮助,也需要你自己努力,才会有结果。
  上学时期的马云功课很差,只有英语很棒,这完全得益于他的勤学苦练。马云的一位地理老师有一次在杭州西湖边上,遇到几个外国游客。这几个外国游客向她问路,她用流利的英语为这几个外国游客指明路线,还顺便介绍了杭州的景点,外国游客连连向她表示感谢。
  这位地理老师在向学生讲述此事时,要求学生不但要学好地理,而且要学好英语,以免被外国游客问住,丢了国人的脸。
  马云记住了老师的话,开始奋发苦练英语。他每天坚持听英文广播,去西湖边找外国游客对话练习口语。正是凭着这股劲儿,马云的英语水平突飞猛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初中的时候,马云就可以熟练地和外国游客对话了,而且发音很标准。凭借这个优势,马云经常带外国游客游览杭州。
  创业时,马云一没有殷实的经济基础,二没有任何可以依仗的靠山,可以说是白手起家。从一个只怀揣梦想的无名小子到一位世界知名的互联网企业大亨,马云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一颗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决心和信心,排除万难,一路走来,最终走在了成功的路上。
  如果你不甘心世俗下去,不甘心随波逐流,想要在人生中有所收获,有所改变,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不妨给自己一个梦想。然后,在梦想的指引下,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实现目标,直至如约实现心中的梦想。
  为梦想而生存,为理想而奔走
  1991年,英语翻译人才很稀缺,很多人找马云做他们的翻译,马云一个人根本应付不过来。马云发现需要翻译的人很多,于是就想设立一个翻译社。他想到了一些退休在家的英语教师,于是他将这些老教师组织起来,成立了杭州第一个英语翻译社—海博翻译社。
  “我当时认为一定会有需求,应该能成功,所以我就做了。”多年以后,马云在想起这段往事时轻描淡写地说道。
  翻译社创建初期,入不敷出,收入还不够交房租,马云遭到很多人的讥讽和嘲笑。为了让翻译社能正常运转,马云不得不跑到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购进很多小商品进行贩卖,这一干就是两年,最终不仅成功养活了翻译社,还使其扭亏为盈。
  在翻译社逐渐步入正轨后,马云将翻译社的管理工作转交给了翻译社里的工作人员,自己再一次出去创业。
  1995年,从美国返回杭州的马云创立了互联网公司中国黄页。那时候,马云只租了一个房间当办公室,只有一台电脑。由于资金十分有限,所以不敢花钱,只能一块钱一块钱数着花,付完房租后就剩下三四千块钱了。由于没钱买办公用品,他只好把家里的家具搬到办公室当办公桌和柜子使用。
  1999年,马云创建了电子商务公司阿里巴巴,这是马云真正梦想的开始,虽然事先也曾考虑到这条创新之路可能不好走,但问题之庞杂,困难之巨大,确实让人很难承受。
  当时阿里巴巴的办公地点就在马云的家里,最多的时候,他的家里坐了35个人。墙壁渗水,马云就去外面找来报纸贴上应付一下。当时阿里巴巴的员工工资只有500元,但就是这500元,马云有时候也拿不出来,只得向员工借钱,然后再发给他们。
  在阿里巴巴有了一定的发展后,马云将阿里巴巴总部设在了香港。这样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与世界接轨,另一方面也能扩大阿里巴巴的知名度。为了谋求更多的发展机会,马云开始往世界各地跑,在美国建立技术基地,在伦敦开设分公司,在德国演讲……1999年到2000年,马云几乎跑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为了宣传阿里巴巴,马云热衷于参加各类商业论坛并发表演讲,讲阿里巴巴的业务,讲阿里巴巴的使命,讲阿里巴巴的发展方向。在马云孜孜不倦的努力下,阿里巴巴的名声在欧美地区火爆起来,马云也开始被一些世界知名杂志和报纸关注。
  等阿里巴巴真正强大起来后,马云不需要再满世界地跑去宣传了,但他依旧很忙,而且似乎越来越忙,因为需要他做的事情更多了,肩上的责任更大了。对此,马云无怨无悔,因为这一切都是因为梦想。为梦想而奔走,自然是心甘情愿的。
  梦之所想,心之所向。2008年4月,马云在湖畔学院演讲,他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要为我们的理想而走,否则我们永远不开心。”
  确实,为梦想而奔走,虽劳累,但很开心“躲避生活的绝望,忽视人生的沉沦,自始至终不屈地去奋斗,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心中拥有一份可实现可以为之不顾一切的理想,而不是虚无缥缈的理想。”马云如是说。
  第2堂课
  创业就是做自己喜欢的工作
  马云微语录
  创业永远挑选最容易做、最让自己快乐的事情,创业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你喜欢它,你喜欢这个工作,你喜欢做这件事情,那是最大的事情,最大的动力所在。
  挑喜欢且切合实际的事去做
  在一次演讲中,马云说道“创业永远挑选最容易做、最让自己快乐的事情,创业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你喜欢它,你喜欢这个工作,你喜欢做这件事情,那是最大的事情,最大的动力所在。”
  马云创业不是为了钱,而是因为梦想,因为喜欢。他创建海博翻译社,是因为他喜欢英语,喜欢翻译工作,当然也是为了给那些退休在家没事可干的老教师找点事干。
  创建中国黄页,是因为感受到了互联网的神奇,受到互联网诱惑的结果。而创建阿里巴巴,则是希望能在互联网行业做出一番大的成就,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中小型企业。
  在阿里巴巴前期发展过程中,有一家很大的公司曾邀请马云加盟,那时马云还籍籍无名,名气远没有后来大。那家公司许诺给马云150万美元的年薪,还不包括奖金。可以说待遇相当高,是个很大的诱惑,但是马云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马云的很多亲戚朋友都说马云是疯子,那么多钱送到面前都不要。
  马云之所以拒绝加入那家大公司,根本不是钱的原因。因为个人赚钱不是他的理想,他的理想是帮助更多的人赚钱,而不是自己赚钱。他说“我就是想创办一家中国人的网站。所以,当你有很强烈的愿望要做什么的时候,你会抵挡住很多诱惑。不要问你能做什么,因为这个世界上能做什么的人比你多多了。你要想清楚自己最想要什么。”
  喜欢固然能让自己干劲十足,充满动力,但同时一定要注意,所选择的事业一定要切合实际,不能痴人说梦。痴心妄想的结果只能是一场空。2004年,马云在网商大会上说“我们今天有一个网商梦,希望开辟网上的‘沃尔玛’,这是基于我们做了200万的营业额。如果你一分钱都没有做到,说我要做沃尔玛,我认为可能性不大,我做这个企业之前也是一点点来的……你在创业的第一天一定要有梦想,还要坚持这个梦想。”
  马云的核心意思是梦想是要有的,但一定要注意切合实际,注意操作性和实现性,不能凭空说白话,不能幻想和空想。
  实践证明:越是与时代发展相结合的梦想,越能借助时代前行的力量而实现;越是与时代潮流相违逆的梦想,越难以开花结果。
  马云的梦想是切合实际的。2004年,阿里巴巴在美纽交所上市后,马云的梦想有了新变化,他在接受CNBC专访时,说“我有一个梦想,中国在过去15年当中因为我们而改变,我们希望未来15年世界能够因为我们而改变,我们要大过沃尔玛,但不是因为公司规模。我们希望能够学习他们改变世界的样子,就像IBM和沃尔玛,它们的形成过程本身也就改变了世界。”
  马云在说这些话时是充满自信的,是胸有成竹的。因为他这个新梦想不是痴人说梦,以阿里巴巴现实的实力和发展势头,马云是完全有实力实现这个梦想的。
  梦想应该是喜好和现实的圆满结合,不喜欢的事情,不要强迫自己将之当作梦想,即使勉而为之,取得的成就也必然很有限,而且自己也不开心。在喜好的基础上,更要注意切合实际,注意能力和现实的结合。如果梦想不切实际,即使付出再多,再努力,结果也只能是一场空,让自己备感失望。
  正如马云所说“梦想就像穿鞋,合不合适只有试过才清楚。如果用尽全力之后,你发现背负梦想是痛苦的,那只能说明这个梦想还不够适合你……不切实际的梦想就像不合脚的鞋子,只会让人越走越痛,只有切合实际的梦想才能让你稳步前行。”
  创业就是摸着石头过河
  马云可以说是国内第一个做互联网商务的人。1995年,在西雅图,马云第一次接触到了电脑。那个时候,电脑是很贵的,只有一些有钱的公司才有电脑。在一个很小的房间里,马云在别人的指导下,小心地在电脑搜索栏上打下了一个词—啤酒。当时的网速很慢,好久才显示出信息来,不过这已经让马云感到震惊了。
  马云又小心地打上了“中国”两个字,但没有搜出任何信息。马云跟屋里的人说,能不能做一个中国的网页放上去。那个时候,马云的海博翻译社已经成立了,于是屋里的人就做了个海博翻译社的网页挂到了网上。
  海博翻译社是上午挂到网上去的,下午就有邮件过来了,这让马云感到很惊奇,感觉非常有意思,他顿时萌发了要在这方面创业的想法。
  回国后,尽管遭到众多亲友的反对,马云还是和妻子再加上一个朋友凑了2万块钱,创办了中国黄页。初期,公司的业务主要是给企业做网站。由于当时国内企业没有办法上网,再加上绝大多数人都还不清楚互联网是个啥东西,因此这项业务开展起来异常困难。
  马云先向朋友描述互联网怎么怎么好,然后要他们的资料,通过EMS寄到美国,美国的生意伙伴将网页做好,打印出来,再快递回杭州。马云又将网页打印稿拿给朋友看,告诉朋友在互联网上能查到该信息。
  由于没有办法在网络中看到,马云的这些朋友怀疑马云在欺骗他们。对此,马云说“你可以给法国的朋友打电话,给德国的朋友打电话,或者给美国的朋友打电话,电话费我出,如果他说看不到,那就算了,但如果他们说能看到,你们就要付我们一些费用了。”
  虽然这样,但他们还是不相信马云。马云接的第一个单子是帮助望湖宾馆做一个门户网站。宾馆经理给了马云一份中英文的宾馆介绍,马云把介绍打印好,然后传到美国西雅图做网页,最后再把做好的网页挂到互联网上。
  网站做好后,马云找到望湖宾馆的经理,让他看看国外有没有人看到这个网页,如果有人看到,再付给他钱也不迟。可是望湖宾馆的经理对马云说,即使有人看了,他也不会付钱的。原来,他把马云看成了一个骗子。实际上,当时很多人都把马云看成了一个骗子。
  1995年8月,中国电信连入互联网。为了证明互联网的存在,也为了证明自己不是骗子,马云找了很多媒体朋友到家里来,进行拨号上网。经过漫长的三个半小时,马云等人终于等出来半张图片,虽然仅仅只是半张图片,但却证明了马云不是骗子,互联网是真实存在的。
  那个时候,中国黄页跟业内的国企竞争,处境很艰难,但马云不服输,顽强地抗争。同时,国企也没有办法把中国黄页消灭掉。于是,双方坐下来开始谈判。1996年,中国黄页被迫与杭州电信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马云失去了控制权。
  后来,外经贸部邀请马云和他的团队来京工作。在外经贸部,马云带领他的团队做出了巨大成绩,先后开发了“网上广交会“中国外经贸”等一系列网站。
  在外经贸部,马云一干就是一年零一个月。最后,他决定离开,重新创业。离开北京之前,马云对随他从杭州一起去北京的6个年轻人说:“我要回杭州创业了。我可以推荐你们去雅虎工作,一个月能拿到一两万块钱,也可以去其他公司。愿意跟我回家创业的,我一个月付你们500块钱,我们一起干10个月,能不能够成功,我不知道。如果失败了,大家再去找工作。”结果,这6个年轻人考虑了3分钟,就决定跟随马云回家创业。
  1999年2月21日,马云和其他17个创业者凑了50万块钱,创建了阿里巴巴公司。到了第六个月的时候,这50万块钱就花没了。马云去找一些企业界的朋友,希望能筹措到钱渡过难关,但都被拒绝了。
  幸运的是,这个时候风险投资找到了他们。马云终于缓了口气。阿里巴巴从当初的18个人发展到一万多人,从最初的50万元创业资金到后来的几千亿资金,这是一个巨大的跨越,是马云带领他的团队一步步尝试着走出来的结果。
  没有什么事情是完全定好的,成功也是,失败也是。要敢于向前,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只是走的人多了,希望便有了。
  第3堂课
  你想成为什么,你便会成为什么
  马云微语录
  梦想的力量是强大的,能达到什么样的境界,取决于你想达到什么样的境界。
  平凡的人可以做不平凡的事
  谢坤山是台湾十大杰出青年之一,也是台湾青年奖获得者。小的时候,他家里很穷,很小的他需要经常帮父母干活来养家。勉强上完小学后,谢坤山没有继续上学,而是去了工厂打工。
  16岁时,谢坤山在车间工作时,触碰到高压电线而被高电压击倒在地,四肢只剩下一只脚完好。谢坤山的世界一下子陷入了黑暗之中。
  家人的关心和爱护,让谢坤山意识到人生不能就此沉沦下去,他开始跟命运抗争。他发明了适合自己现状的喝水、吃饭的方法,又开始学着用嘴咬笔来学习画画。
  命运之神还嫌加在谢坤山身上的噩运不够,也或许是为了给他更多的考验,在学画期间,谢坤山因意外又碰瞎了一只眼睛。
  谢坤山依旧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抗争,画画给他开启了一座艺术殿堂,让他原本灰暗的人生变得光亮。他决定再次回到学校完成初中和高中的教育,并在绘画这条艺术道路上坚持不懈地走下去。谢坤山凭借着一个普通人的坚强意志,孤独但执拗地行走在前行的路上。
  最终,谢坤山迎来了自己的成功。他不但完成了自己想要完成的学业,也收获了自己的爱情,并有了两个可爱的女儿,而且还成了一位知名的职业画家。
  马云认为,苦难能使人学到许多有用的东西,并得到真正的锻炼。他总结道“人往往在越困难的时候意志越坚强,奋斗的目标也越清晰。而人生的机遇,就是在自己的苦苦奋斗中争取来的。”
  马云又将苦难和创业联系到一起“一个创业者大凡在起步阶段,都需要从最简单的工作做起,甚至当搬运工。打个比喻,人就好像那成堆的湿煤,磨难就像那簸箕,颠颠摇摇才能成煤球,才能燃烧。”
  马云一直坚持认为,平凡的人完全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来。他一直以来就没有认为自己比别人有何高明之处,没有认为自己高人一等,更与伟大不沾边。
  “我并不伟大,我也是很普通的人,如果马云是一个伟大的人,那这家公司就废了。”马云如是说。
  在马云看来,阿里巴巴里面从普通员工到CEO,都是普通人。但这些平凡的人经过努力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事,阿里巴巴就是这些人缔造出来的不平凡的产物。
  阿里巴巴创建之初,大街上只要不是太瘸的人都可以被招进来工作,之后的几年之内,那些能干的人被猎头公司挖走了,聪明的人出去创业了,剩下的是一些智力十分普通的人,但正是这些智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人经过辛勤努力,创造出惊人的佳绩来。
  这些确凿的事实有力地证明了马云的观点,即平凡的人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所以不要再怀疑自己是不是成才的料,人人都是璞玉,只要打磨,都可以成为一块宝玉。
  ……
展开
目录
第一篇  谈人生追求:梦想还是要有的
马云说:
人不能没有梦想。没有梦想比贫穷更可怕,因为这代表着对未来没有希望。一个人最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有梦想就不在乎别人骂,知道自己要什么,才会坚持到最后。
第1堂课 莫作他想,有理想的人才有未来
首先要给自己一个梦想
改变世界的一定是你自己
为梦想而生存,为理想而奔走
第2堂课 创业就是做自己喜欢的工作
挑喜欢且切合实际的事去做
创业就是摸着石头过河
第3堂课 你想成为什么,你便会成为什么
平凡的人可以做不平凡的事
此时此刻,非我莫属
晚上想好了,早上就去做
任何时候不要怀疑信念
第二篇  谈竞争哲学:商场如战场,但商场不是战场
马云说:
竞争,我认为在商业过程中,它是场游戏,可它更是一门艺术。第一,要向竞争者学习,只有向竞争者学习的人才会有进步;第二,如果在竞争中,你自己觉得越来越累,一定是你出了问题。应该让对手越来越累,你越来越开心。结果是,让对手心服口服地说,他输了,你比他厉害。这样的竞争才是我们倡导的竞争。
第4堂课 光脚的永远不怕穿鞋的
天下真的有免费的午餐
人被狠狠竞争过,才会有出息
进攻者,永远都有机会
小虾米一定要有个鲨鱼梦
第5堂课 一定要明白自己在做什么
有竞争有合作才有发展
要学会与不喜欢的人共事
要理性决策,勿感性做事
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竞争中来
第6堂课 以乐观心态面对各种残酷
创业要考虑面对困难和失败
任何困难都必须自己面对
困难的时候用左手温暖右手
要坚信自己能渡过难关
第7堂课 善于竞争与敢于竞争同等重要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
开启一种新模式相当于成功
借名人效应制造吸引力
先做好、做强,再做大
第三篇  谈人生价值:建立自我,追求忘我
马云说:
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大家都看到,只有忘我,才能追求自我。我的今天,我觉得这八个字,我好像还可以:建立自我,反正别人说我好也好、坏也好,就是这么一个人;追求忘我,别人不管骂我、表扬我,我觉得阿里巴巴这个名字属于阿里巴巴,不属于我。
第8堂课 建立自我,再追求忘我
做自己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只有忘我,才能更好地追求自我
诚信是你巨大的财富
你的责任心决定了你的格局
第9堂课 把自己的定位看清楚
人要明白自己是谁
要学会给自己清零
我们还是昨天的我们
不要在欲望中迷失自我
第10堂课 先学做人,再学做事
做人在前,做事在后
记住别人的好,要知恩图报
第四篇  谈行为哲学:发挥主动性,别人的经验并不重要
马云说:
要想进步,就只有吸取教训,成功的经验都是歪曲的。成功了,想怎么说都可以,失败者没有发言权。可是,你可以通过他的事例反思、总结。教训,不仅要从自己身上吸取,还要从别人身上吸取。
第11堂课 怕犯错误,就不会有明天
错误不可免,不要怕犯错
迅速纠错,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多看看别人是怎么失败的
第12堂课 永远要做最适合自己的事
创业要找适合自己的项目
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优势
充分发挥出潜在的优势
抓小虾米也能成大事
第13堂课 先做正确的事,再正确地做事
方向比距离更重要
“现在!立刻!马上!”
将灾难扼杀在摇篮中
不要让资本说话,要让资本赚钱
第14堂课 建立一支成功的团队
团队要有一个唐僧式的领导者
别把飞机引擎装在拖拉机上
既要留住人,又要留住心
清出团队中的害群“野狗”
聘用一名优秀的财务主管
第15堂课 努力做一个好的领导者
企业管理者要关注细节
逆境的时候要表现出领导力
机会多的时候要抵制住诱惑
沉住气,才能成大器
领导者要有眼光、胸怀和实力
第五篇  谈成功哲学:努力成为1%的成功疯子
马云说:
人生是一种经历,成功在于你克服了多少困难,经历了多少灾难,而不是取得了什么结果。我希望等到七八十岁的时候,跟我孙子说的是我这一辈子经历了多少,而不是取得了多少。
第16堂课 不要忘记最初创业时的梦想
不能沉浸在所谓的成功里面
努力成为1%的成功疯子
第17堂课 任何时候,经历都是一种成功
不要把赚钱当作人生目标
懂得分享就会换来成功
80年变102年,做长寿企业
第18堂课 为使命感奋斗才能走得更好
一定要有一个共同目标
依靠使命感做出决策
统一的价值观必不可少
当一万个“相信”变成信仰时,就成功了
第六篇  谈坚持哲学:像坚持初恋一样坚持梦想
马云说:
在自己找到的人生方向上不断地坚持,你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成功。很多人不是不努力,不是不勤奋,不是没有能力做好,是没有找到自己能够用来坚持一生的方向。创业前找到自己的方向,然后在这个方向上不断地坚持,你就会成功。
第19堂课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会很美好
要成功就永远不要放弃
即使很累,也要咬牙坚持
即使不好,也不要轻易放弃
寒冬到来前要做好过冬准备
像坚持初恋一样坚持梦想
第20堂课 只有持久的激情才赚钱
创业最重要的要素是激情
傻坚持肯定要胜过小聪明
死扛下去总会有机会的
创业一定要专注,非专注无以成功
持久节俭才能让激情持久
第21堂课 持久做到:客户第一,员工第二
客户和员工才是你坚持下去的支柱
将“客户第一”落到实处
与员工交往要真诚用心
别把自己当英雄,成绩都是团队做出来的
第22堂课 要坚持把梦想变成现实
不断地创新使自己变强
创造出实用价值才是至关重要的
拥抱变化,抓住时机
附录
马云关于“梦想”的演讲实录
人生唯有梦想与坚持不可辜负
未来10年的梦想
梦想是可以喝着酒说的
给创业者的五点建议
不放弃,我们才有机会
把梦想变成团队成员的梦想
梦想变不成现实,就是空想、瞎想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