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影响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172569
  • 作      者:
    胡建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胡建,浙江温州人,复旦大学哲学博士。现任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教授、学术委员会委员、政治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编审,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学会理事,中国价值哲学学会理事。主要从事马克思的价值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方面的研究。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学术月刊》等刊物发表论文160余篇,其中45篇被“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转载,1篇入选《中国哲学年鉴》。出版《启蒙的价值目标与人类解放》等著作3部,主编《文化价值演进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等著作3部,主持或参加国家、省级课题5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6项。
展开
内容介绍
  《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影响》是一部系统阐释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影响的专著。
  《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影响》立足于人类生态文明演进的整体历程,揭示了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的“出场语境”,梳理了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的整体逻辑,确立了“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的总体性,阐明了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生态社会主义”(亦称“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前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超出之处,及其与当代西方绿色运动的主流思潮“生态中心主义”的质底差异。此外,作者胡建还结合中国的现实国情对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理路进行了逐一梳理,对毛泽东时期、邓小平时期、江泽民时期、胡锦涛时期的生态文明思想的特征,进行了符合历史逻辑的演证,对****时期“五位一体”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实质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
展开
精彩书摘
  《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影响》:
  一、克莱门茨的“生物演替~顶级群落”理论及其价值路向
  依据克莱门茨的解释,“生物演替一顶级群落”现象表征着“生物进化论”的规律,它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首先,区域生物的发展演替具有必然性。它体现为现有生物的存在方式会不可避免地引发区域生物结构的沿革。例如,在斯堪的纳维亚的沼泽中,安居在池塘或湖泊里的喜水植物,通过扎根泥中而使环境逐渐变得适合半喜水植物,甚至耐旱植物居住,而且这类池塘或湖泊也逐渐变为沼泽,最后成为犹如一片茂密的森林所覆盖的干燥的土地;而在北极,冰冻且贫瘠的环境本不利于生命生长,只有地衣和苔藓作为殖民者——拓荒者得以立足,但在它们达到生存目的之后,便会努力为后来的冻土定居者准备较为宜居的土壤。这其中的奥秘在于“在所有这些环境中都有积极活动的投机分子(新生的生物群落及其个体——引者注)伺机而入。这些投机分子不断向自己的边界以外冲击,竭力要扩张到其邻居的辖区之内;或者在某种情况下,在一片不毛之地中寻找一个落脚点”①。由此可见,区域生物的发展演替现象“绝不是杂乱无序或者漫无目的的。变化废除了旧秩序,但也能创造新秩序。尽管遭受过上千次灾变,自然界仍具有其规律性,具有持续很长时间的巨大连贯性,这给人以一种正常稳定的秩序的景象”②。
  其次,区域生物的发展演替具有规律性。它表现为:“一个发展阶段的体系,它发端于一种原始的固有的不平衡的植物聚集,而以一种复杂、相对持久地与周围条件相平衡的、能够使自己永远存在下去的顶级结构(”最佳的“生态结构——引者注)告终。颠倒或偏离这个过程,大自然最终还是会发现一条返回轨道的途径。决定这个不可动摇的进程方向和结果的是气候。与一个既定区域有关的顶级群落是那些符合复杂地糅合在一起的温度、降雨和风的变量的物;……在演替的早期阶段,气候对植物的决定影响较小,而影响较大的是当地的土壤条件。不过,……在达到成熟阶段和顶级之前,每一个演替中的群落都会‘变得越少受到土壤和地域的控制;而越多受到气候的影响’。事实上,这种演替系列显露的同时,它改变的正是土壤本身,从而创造了一个更为有利于未来的顶级成长的环境。因此,每一个阶段都在为其接替者的安居做着准备。”①而随着区域植物群落的改变,动物的种类也必然随之变化,因为食物链的改变也决定适者生存。这意味着,“在任何一个生物群落区中,都是由植物确定哪种动物将包括在内,反过来则不然。如同梅里亚姆的生命带一样,植物是栖息地与其动物群落间的媒介力量,它们最及时也最直接地把气候转化成食物,并作为抵御严酷环境的基本缓冲器”②。
  最后,区域生物的发展演替具有“单一顶级”的终极性。任何一类演替经过迁移、定居、群聚、竞争、反应、稳定等6个阶段,最终都会达到终极状态——“顶级群落”状态。它具体表现为:在任何生物演替的气候区内,群落的发展经过若干阶段,最后都要达到与气候完全相适应的最稳定的状态,即“气候演替顶级”;与此相适应,所有植物群落也必将达到“顶级群落”状态,即区域生物的发展演替与气候演替顶级相适应,使得生态整体与其子系统以及各子系统之间处于最佳组合,如果没有巨大的外界压力(包括天灾、人祸),该状态一般会长期保持下去。当然,也会有例外的情况,如在同一气候区内,由于地形变化,土壤差异或其他外力的干扰,也可能产生亚演替顶级(群落停滞于该演替顶级的前一演替阶段之状态)与偏途演替顶级(群落不能达到正常的顶级而出现一种非真正的顶级)。但不管怎样,亚顶级和偏途顶级都是不稳定的,当外力影响消失后,它们仍会向真正的顶极方向演替。在这个意义上,生物进化的最终目标,都不过是形成一个最多样、稳定、平衡且持续不断的“顶级群落”状态,即与栖息地相适应的“最佳群落结构”。
  ……
展开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西方前(外)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
第一节 西方“生态学”之合历史逻辑的形成过程——基于从怀特到达尔文的理路
一、怀特与林奈:“生态学”源头的两军对峙
二、梭罗思趣:“浪漫主义”的“生态学”
三、达尔文学说:科学的“生态学”的形成
第二节 关于“生物演替一顶级群落”理论的论战——从“生态学”过渡到“生态伦理学”的必然性
一、克莱门茨的“生物演替一顶级群落”理论及其价值路向
二、“反生物演替一顶级群落”的理论及其价值取向
三、“生态学”走向“生态伦理学”的必然性
第三节 “大地伦理”的意境及其逻辑走向——从“大地伦理”演变为“大地美德”的逻辑惯性
一、“大地伦理”合历史逻辑的产生过程
二、“大地伦理”的理论特色与积极意义
三、“大地伦理”的本根性缺陷
四、“大地伦理”演变为“大地美德”的逻辑惯性
第四节 “大地伦理”与“大地美德”的合题——罗尔斯顿的生态伦理学之价值取向
一、对“大地伦理”的超越式继承
二、向“大地美德”的意境延伸
三、“大地美德”观点的形成
四、“大地伦理”与“大地美德”的合题
第五节 西方生态伦理学发展的“极点”——“深层生态学”的历史地位
一、正向度“极点”之一:两条最高准则
二、正向度“极点”之二:八条行动纲领
三、负向度极点的实质:西方生态伦理学面临转折点

第二章 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
第一节 马克思的“人与自然关系”学理之自我超越——扬弃工业文明的生态文明视角
一、马克思学理的自我超越之语境
二、重新肯定“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之理论价值
三、新定“对象性”关系的意义——人与自然的双向互补价值
四、新定“对象化”关系的意义——人与自然的双向互动价值
第二节 马克思“劳动观”的双重视角——立足于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不同立场
一、工业文明的“劳动观”:“劳动”对人类的本体论意义
二、生态文明的“劳动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
三、劳动功能实现的理想途径:现实生产与资源环境的和谐统一
第三节 “生产的自然条件”与生产力发展的二重性——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之双重视角
一、“生产的自然条件”问题提出的历史逻辑背景
二、何谓“生产的自然条件”范畴
三、生产力发展的现实意义:生产力能否实现与“生产的自然条件”之良性结合
第四节 人类生活方式的“应然”路向揭示——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消费观
一、马克思的“消费合理性”意义之历史性转向
二、对资本主义异化消费模式的价值认同系统——“三大拜物教”——的批判
三、关于生态文明消费观的未来展望
第五节 “支配自然”的价值观之反思——马克思的生态意识
一、“支配自然”价值观形成的历史逻辑
二、“支配自然”价值观之双重功能
三、“支配自然”价值观的演进前景——“生态人类中心主义”

第三章 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发展的当代理论理性——生态社会主义
第一节 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以奥康纳的“重构历史唯物主义”为范本
一、马克思的理论成就与缺陷
二、奥康纳的“重构历史唯物主义”
三、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分析
第二节 “生态社会主义”的本质定位——“生态社会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的质底差异
一、生态危机的成因:人类价值观错位抑或资本主义制度
二、生态危机的本质:生态伦理问题抑或生存模式问题
三、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建构“生物圈平等主义”抑或实现“生态社会主义”
第三节 从科学技术批判到生产方式批判——生态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观”
一、生态社会主义的科学技术批判
二、生态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批判
三、对生态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之期许
第四节 “消费主义”抑或“自由劳动”——生态社会主义的“幸福”观
一、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的主流幸福观:“消费主义”
二、“消费主义”幸福观的本根性缺陷
三、生态社会主义社会的幸福观:“自由劳动”
第五节 “支配自然”的价值观之再剖析——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意识
一、“支配自然”的意识形态之批判
二、为“生态人类中心主义”辩护
三、对“支配自然”的马克思主义解读
第六节 生态社会主义的历史定位——对传统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时代性超越
一、生态社会主义兴起的社会主义运动背景
二、生态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本根性批判
三、生态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地位评估

第四章 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发展的当代实践理性——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路
第一节 从“极端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人类中心主义”——新中国毛泽东时期的生态文明理路
一、毛泽东早期的生态意识:“向自然开战”的“极端人类中心主义”
二、“极端人类中心主义”的现实表现:“大跃进”中的偏激思维
三、毛泽东后期的生态文明思想:“生态人类中心主义”
第二节 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反馈对立格局——新中国邓小平时期的生态文明理路
一、生产方式上的反馈对立及其解决思路
二、消费方式上的反馈对立及其解决思路
三、文化价值观的反馈对立及其解决思路
第三节 从“发展主义”到“可持续发展观”——新中国江泽民时期的生态文明思想
一、“发展主义”产生的根源及其质底性缺陷
二、从“发展主义”向“可持续发展观”的“范式转换”
三、“可持续发展观”建构的科学性发展三大原则
第四节 生态文明视域中的“科学发展观”——新中国胡锦涛时期的生态文明思想
一、“科学发展观”的本体论原则:“以人为本”
二、“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论原则:“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三、“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原则:“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五章 融入“四大领域”的生态文明建设之关键——析习近平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
第一节 融人经济领域的生态文明建设之关键——实行“环境资源商品化”
一、“生态经济建设”的特殊困难及其对策思路——循环经济必须在市场机制中运行
二、循环经济在市场机制中运行的前提——实现“环境资源商品化”
三、“环境资源商品化”的一般操作模式及其实践意义
第二节 融入政治领域的生态文明建设之关键——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制度体系
一、“生态政治建设”的客观要求:政府实行“生态执政”
二、“生态执政”的关键: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制度
三、中国当下亟须建构的生态法律制度
第三节 融入社会领域的生态文明建设之关键——克服“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
一、“消费主义”在当下中国的主要表现
二、克服“消费主义”的“解构性”对策
三、克服“消费主义”的“建构性”对策
第四节 融入文化领域的生态文明建设之关键——促使工业文明价值认同系统向生文明价值认同系统转型
一、中国传统的主流生态文化价值及其当代转型之必然性
二、生态文明价值认同系统的学理根据
三、当代中国确立生态文明价值认同系统的特色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