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出井伸之通晓中文,对中国十分友好,曾任职于中国联想集团非执行董事、百度公司独立董事、清华大学顾问委员会委员!他的新浪微博拥有粉丝超过126万人。
☆作者出井伸之多次受到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的接见,朱镕基总理亲自点名请他担任清华大学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委员!
☆作者出井伸之长达50年的职业生涯经历,对任何年龄段的职场人士都具有启发、指导意义!
1.作者长期任职于索尼公司,有着海外打拼和担任CEO的丰富经历。他的起点高、眼界远、认知深,他人无从比肩。
2.本书适合于任何年龄段的职场人士,且对任何人都具有启发、指导意义。
3.本书站在人生的高度,指导人们如何看待成败,如何将失败转化成下一次成功的起点。
4.作者通过自己长达50年的职业生涯经历,总结出了职场人士的职业拐点出现的年龄段,并在这些拐点上如何进行抉择、重新定位——比如说,对如何规划和利用时间、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处理家庭关系、如何提升眼界等给出了独到的见解。
本书是索尼公司前CEO出井伸之讲述自己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在不同的时期包括遭遇挫折失败等多变的情形时,如何重新定位自己,成功迈向人生新征程的心得之作。
全书以“人生是‘分岔路’的连续”为切入点,以自己23岁进入索尼公司并在不同岗位历练,一步步走上公司CEO,在离开索尼公司后,又以68岁高龄重新创业成功的长达50年的职业生涯经历为脉络,给出了在多变的职场中,如何做抉择、进行重新定位的忠告。
他给出的思考方式是:要改变自己身处的环境以及自己的价值观;他给出的行动精髓是:只有不断改变自己所处的位置,使自身的新才能不断开花,才能在这个多变的时代生存下来。他指出,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会存在风险和失败。但是,究竟是以失败而告终,还是将失败演绎成“成功的序章”,终究要看个人。
本书内容突破年龄、身份限制,是助人成长,让人拥有充实人生而汇聚的极具启发指导意义的励志读本。
前 言
一生工作,游戏一生
——人生的重新定位战略/001
序 章
人生是“分岔路”的连续/001
每个人在人生当中,都面临着许多选择/003
公司职员人生的规划ABC/007
人生的黄金期45岁,是职业生涯的大分岔点/012
企业的寿命是30年,职业人生是50年以上/015
第1章 “想当然”是无法持久的
——鼓起一点点勇气踏出第一步/021
在变化激烈的今天,“想当然”是无法持续的/023
最初的“大转换”是摆脱做老实的孩子/025
在小学中掌握的“提出假设的能力”/027
花上时间,恢复自我就好/029
必须拼命地寻求自我/032
求职的中心思想是离开父母自立/035
反向的选择,成为唯一/038
选择能最大发挥自身可能性的道路/041
如果没有变革的勇气时,那就跳进大的“旋涡”中好了/044
“入职公司的第2年去留学”的重新定位战略/046
重新定位必需的4个要素/049
笔记本或者便条,不一定需要统一的规格/052
第2章 失败是必然会犯的
——拥有忍耐力和复原力/055
失败原本就是不可逃避的/057
进公司第2年的失败,让我学习了“公司职员为何物”/061
工作岗位的调动不是失败,而是小的“重新定位”/064
做助手的经验,活用于下次的机会/067
5年一次,试着对公司说“不能”/073
虽然是谁都不曾做的事,也要立即决定与公司交涉一下/077
“错误”和“失败”,是似是而非的/080
失败带来的4种效力/084
记下自己想法和决定的记录/087
第3章 选择谁都不想做的事
——承担大家都讨厌的差事/089
经济不景气时,希望成为公司最不景气部门的事业部长/091
从“劳动阶层”到“创造阶层”的转换/094
感觉到舒适的时候,就是转向到下个舞台的时机/097
在成长期,事业的死而复生,是最容易的工作/099
在新的领域里,谁都是外行/102
“最恶劣的环境”带来意想不到的飞跃/105
在不想做的工作里,正潜藏着机会/108
有时,我也质疑自己的成功经验/112
不断地提出假设,把它形成习惯/115
关注“谁都没看见的地方”/118
使用图形,多方面地考虑事物/120
第4章 保持与人的距离感
——恰到好处的人际关系比什么都重要/129
要重新定位良好,好的人际关系是不可缺少的/131
说“怎么了”,不能忽视与公司内的联系/133
评价你的,不是上司,而是工作场所的所有人员/136
不评价以前所属部门的工作/138
无论对谁,不要“不懂装懂”/140
特别重要的话,对“现场的关键人物”说/143
到被需求前,不要和最高层谈论工作上的事/147
越是高高在上的人,就越想和年轻人接触/150
公司不是只需要唯唯诺诺的人/153
只要积极地表达,人际关系就能变得富有/156
人生的分岔路。
回顾来看,我的人生的分岔路有五个。
1.就职于索尼公司(20多岁)
确定索尼这家独特的公司作为我的选择目标,以之后要去“留学深造”为远期目标,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与井深大先生和盛田昭夫先生这两位创业者的相遇,带给我很大的影响。
2.以成为“部门管理者”为目标(40多岁)
从营业职员到生产事业部的负责人的重新定位。
3.创设公司内的智囊团(50多岁)
和本公司的年轻人一起,从更高的视野角度创设智囊团去“看未来”的时期。智囊团的任务是分析未来的技术和10年后的索尼公司发展,认真地思考下一个时代的事。
4.作为资讯宣传设计部门的担当董事和广告、媒体对接(50多岁)
5.卸任了索尼公司的职务,创立Quantum Leaps Corp公司(60多岁)
选择了在“经验”上,加上个人价值,用自身价值去工作的生活方式。
无论哪个方式都有共同之处,就是敢冒风险,决定有意识地改变自己所处的环境。特别是第二点,想成为“部门管理者”的决定影响很大。那是职业生涯好不容易安定下来之后,在40多岁时的重新定位。
在那之前还是公司的职员,之后成为部门的管理者——
音响事业部部长,岗位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我所见到的视野也完全改变。从间接服务部门调到事业部门,我的面前展现了完全不同的世界。我在制造现场可以看到,工人们是如何创造价值的。
带领音响事业部门,也可说成了一国一城之主,让我的想法完全改变。我为了带好这个部门,从会计到M&A,学习了很多,业务素质有了惊人的成长。书籍《新创造资本论》(理查德·佛罗里达/钻石社)中所说的,从“劳动阶层”可以转换到“创造阶层”,在我身上得到了体现。
在这时期,我就任事业部长的事比起后来就任社长一事,在公司引起了的骚动更大。结果是,从这之后,我的职业生涯朝着我从未想象过的方向,由我自己掌舵前行。从小型桌面唱机的发售、电脑事业、激光唱片,转换到录像机事业……一直到成为董事,我真的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在那之后,我一共战胜了14人,成为了社长。我做梦也没有想到,我会成为社长之类人物。
回顾我的过去,我认为:
对于公司职员来说,必要的不仅仅是“一个规划”,而是多个规划。在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候,能顺利地进入下一个新的成长轨道的“ABC战略”。
下面,具体地来作说明。
规划A,也就是从就业准备到作为新人开始的普通职员时期。大部分的人,都只有这个规划,进公司后一切听从公司的委任安排了。
规划B,是成为公司中层之后的时期。在40多岁左右迎来人生的转折点。
规划C,是成为公司管理高层,人生的大成功的时期。
我从在欧洲时起,开始了做营业职员的时期,这是我的规划A。42岁的时候,文科出身的我,成为音响事业部部长,能与技术人员侃侃而谈地讨论,管理经营着音响事业部,这是我的规划B。担任公司社长、会长之职达10年之久,这是我的规划C。
如果我认为“自己只有一个规划”的话,就不会有“规划B”和“规划C”了。老实地说,作为当事人的我,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点。但是事实上,我实践了“规划B”和“规划C”。正因为如此,我还迈向了“规划D”。这就是我从索尼卸任后的10年。
“ABC战略”的相反面是“XYZ战略”。
所有的公司因新事物而创业,不久以后那些新事物便成为传统,之后又进军新的事业。这时,传统就变为变化的抵抗势力了。如果这个力量比较强的话,公司就无法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会逐步走向衰落。
在现有事业的“延长线”上考虑的“XYZ战略”,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变化,而是延长寿命的措施和延缓问题发生的战略。要真正地顺着成长轨道上升,就要准备从传统到变革的大转换。无论是个人的战略,还是企业的战略,都是相同的。
现有的职业经历,也就是在一个规划的延长线上去考虑以后的“XYZ战略”,已经很难生存下去。回顾自身的
经历,再次定义价值,自己去创造新的成长机会,是很必要的。
这就是重新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