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麦肯锡效率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21277559
  • 作      者:
    孙科柳,张余编著
  • 出 版 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编辑推荐

  经管类图书经典之作
  揭开麦肯锡公司的工作理念和方式,教你如何提高执行力和工作效率

展开
作者简介

孙科柳

    管理咨询顾问,企业内训讲师,教育部职教改革十二五课题组成员,华为狼性管理课题组研究成员、推广讲师,拥有近20年外资企业高级管理、精益制造课题研究及企业咨询辅导经历,曾出版相关著作数十部,部分管理学著作曾被中国台湾、香港等地引进。通过对华为、海尔等中国本土企业的调研、研究,同时结合麦肯锡、IBM等西方管理科学,成功总结出一套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组织优化、绩效改善,以及现场管理标准化的落地方案。其创作的《华为绩效管理法》《华为带队伍》等书成为多家上市公司中高层学习教材。华为绩效管理、华为团队管理的咨询和内训课题在多家企业内实施后,改善效果显著。曾先后咨询辅导过厉华纺织、晟通集团、宝塔石化、南方泵业、金箔集团、上元堂医药、怀化烟草局、新思想财商教育、一网天下微商、中国儿童罕见病救助基金会、以纯服饰、联合尚品、沅陵县文化旅游局等各类型企事业单位。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从提升效率的角度出发,用12章的篇幅多元化地阐述了麦肯锡合伙人的工作方式。在各个方面的阐述中,本书侧重以麦肯锡的真实案例为基础,以心理学原理为指导,以众多管理名家的先进理念为依托,集百家之言,希望能够为众多因工作效率不高而苦恼的读者提供一个科学理想的工作模式,提高工作效率,更好更快乐地工作。

展开
精彩书摘

  1. 业绩好坏和职位高低没有关系


  职业的长短是以时间来计算的,员工的价值却是以贡献来计算的。我们的贡献多少与我们所处的职位没有任何关系。
  ——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 司徒赫泰
  有位哲人曾经说过,倘若你只是单纯地把工作视为一种谋生的手段,那么,即便你所从事的工作是你喜欢的,你也仍然无法对其保持持久的动力与激情。如果连最基本的激情和动力都没有,又怎么能够成功呢?
  事实上,很多企业都要求员工能够担当重任、有所作为,而员工自身也希望自己有所进步,但是,这种期望在实际执行中却因为一种固有的岗位观念而严重受阻。比如,“我只是个小职员,规划部门愿景不是我能参与的”,或者“我是部门经理,接待客户这种工作不是我该做的”,这种固有观念,在中国企业内表现得尤为突出。然而,职位的高低只是
  规范了基本工作内容的不同,并没有限制贡献的大小。
  麦肯锡内部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这世界上会有不成功的工作,但不会有失败的人,不管职位高低,我们总该做出超乎寻常的业绩。
  许多在麦肯锡工作多年的人都有记笔记的好习惯,他们会把工作笔记整理好,为自己日后的工作提供参考素材。而这部分人当中,又有一部分人将这些笔记进行系统化整理,并出版发行,也就形成了市面上五花八门的关于麦肯锡工作方法的书籍。
  一次,德国《图片报》的一位记者在采访《麦肯锡箴言》一书作者赫伯特?享茨勒时毫不避讳地问道:“先生,您之所以能够写出如此优秀的作品,应该是部下帮忙的原因吧?您在麦肯锡担任要职,所以媒体才愿意接近您并为您做宣传吧?”
  赫伯特?享茨勒微笑着说:“类似的问题,好像在日本也有人问过我。我承认,在任何一个项目的进行中,我都无比地依赖我的属下们,但我书中的内容,确实都是我通过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收集而来的。而且,我很自信地认为,我之所以能够吸引媒体,并非麦肯锡公司的功劳,而是依靠我的个人能力。 ”
  赫伯特进一步解释道:“在麦肯锡公司,业绩好坏和职位高低是没有关系的,我做普通咨询顾问也好,项目负责人也好,还是麦肯锡欧洲区主席也好,职位和我的工作业绩并无关系。我刚刚加入麦肯锡时,也曾以新人的身份在一个普通的小项目中做出超越项目主管的业绩,只要你愿意去做,职位并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
  正如赫伯特?享茨勒所言,做出贡献需要人们立足于本职岗位,以体现自身价值。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在工作中必须循规蹈矩、一板一眼地做事。
  那些只满足于自身职位的员工,在企业中是很难得到上司和老板的赏识的。因为,他们往往很难做出有意义的贡献,只满足于任务和指令的做法常常会极大地损害贡献产生的外界——公司的客户。
  一位商人外出旅游,最后一站是一个由官方控制酒类专卖的国家。在回国之前,他想买些特产酒水带回家。于是,便向当地政府经营的酒店询问:“按照贵国规定,我可以带多少酒出境?”
  酒店售货员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不咸不淡地说:“这你必须去问海关人员!”
  商人皱了皱眉,对这个答案并不满意,于是再次问道:“我现在很迫切地想知道,我买多少酒才不会因为太多而被海关没收!”酒店售货员不耐烦地说:“先生,那是海关的规定,和我没有关系。”
  商人非常不满:“但你一定经常面临这种咨询,肯定知道海关的规则吧?”
  酒店售货员点头说:“没错,我知道。但是我们领导没有吩咐过需要回答这个问题,所以这不是我的工作,我没有义务告诉你。”
  一名卓越的员工不应是那种只知循规蹈矩、死板工作的员工。相反,他应该有敏锐的目光和责任心, 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又好又快地把工作做好。这才是所有公司都需要的员工,而且只有这样的员工,才能为公司贡献更多,并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作为员工,如果我们只将自己的努力程度限定在与职位相等的位置的话,不仅做不出让领导满意的业绩,还有一个更大的危害——禁锢自己的头脑,僵化自己的思维。
  一次,新泽西一家制造工厂邀请麦肯锡团队为其做咨询服务,当时的团队负责人正是后来的麦肯锡波士顿分公司董事长苏西?马尔德。当苏西带领她的团队实地考察该工厂时发生了一件小事,一个叫卡尔的工人正无事可做。苏西询问后得知,卡尔正在等一位技术员来校准设备。
  这时,卡尔忍不住抱怨道:“我已经等了很长时间,电话打了好几次,还不见技术员来。 ”苏西问道:“卡尔,能告诉我这台设备你用了多长时间吗?”卡尔想了想说:“大概快有 10 年了吧。”苏西继续问:“卡尔,我在公司的光荣榜上见过你,你是个优秀的机械师,可你难道还不能校准一个亲手用了 10 年的设备吗?”“呃!”卡尔尴尬地说,“我是可以的,可是校准设备不是我的工作啊。公司规定,校准方面的问题由技术员负责,我不想给任何人增加麻烦。 ”
  考察结束后,工厂老板急切地询问苏西?马尔德,工厂中哪些问题最严重。苏西回答说: “员工不能用头脑工作,这便是最大的问题。”
  如果我们每天只知道按照固定的职位要求工作,完全不会多动动脑筋把事情做得更好。久而久之,我们的头脑就会被禁锢,思维也将慢慢僵化,即便以后被提升到更高的岗位也无力应对,而这一切都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与之相反,如果大家能够积极主动地工作,谋求自己工作成果和企业利润之间的最佳结合点,那么,在为企业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将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
  没有人规定孩子只能吃一碗米饭,而大人必须吃两碗,员工并不是被管理的代名词。实际上, 员工才是贡献的创造者和主人。突破岗位局限,才能创造出更好的工作成果,更高的业绩和价值。


  2. 越是投入,对工作才会越喜欢


  经验和学识可以在前辈的指导下慢慢培养,唯有投入的精力必须自我提升,麦肯锡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我们能够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我们所喜爱的工作当中。
  ——麦肯锡真正创始人 马文?鲍尔
  “延安五老”之一的谢觉哉曾说:“做事,不只是人家要我去做我才做,而是人家没要我做也争着去做,这样,才做得有趣味,也就会有收获。”很多时候,无论是生活也好,工作也罢,态度决定结果,如果我们能够始终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去工作,那么工作成果往往会超出我们的预期。
  信奉效率至上的麦肯锡公司十分重视员工的工作投入程度,马文?鲍尔坚持认为,不能对工作保持以足够投入的人,是无法真正喜欢上其所从事的工作的。相反,越是认真投入,工作的乐趣才能凸显出来。
  为了让新人能够在入职之初便养成良好的工作投入习惯,麦肯锡在新人培训伊始就教育他们,无论出现什么情况都不能退缩,面对任何困难都不要忘记思考。麦肯锡战略顾问大岛祥誉说:“绝不逃避,这是新人培训内容中的第一要素。”
  在培训最后的案例分析阶段,麦肯锡公司要求新人必须制作出一份演示文件的成品,并且必须达到可以呈递给客户的水平。95% 以上的新人都没有制作这类文件的经验,所以,在截止日期到来的前一个星期,大家都会守在各自的办公室里,彻夜不眠地工作。而这些通过全力投入所创作出来的方案一旦得以通过,那种成功的喜悦感则会让这些新人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信心,无惧挑战。
  在麦肯锡经常可以听到“PMA 是最重要的”, 所谓的“PMA”意为“积极心态”,是英文“Positive Mental Attitude”的缩写。通过各种培训和积极暗示,麦肯锡培养出了一批批时刻充满斗志的强者。这些人无论是服务于麦肯锡还是其他企业,几乎都能取得更加卓越的工作成果。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们的心理和行为是可以被一些含蓄、抽象诱导的方法所影响的,在这种暗示下,人们会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做出与暗示期望相符合的行为和改变,这种现象称为“暗示效应” 。
  工作中,为了更好地融入到职位当中,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自我暗示的方法,通过积极的心态,如热情、激励、赞许或是他人的有力支持等,使自己得到战胜困难的力量,获得突破和成功。
  麦肯锡公司最知名的华裔女强人之一,全球董事余进回忆说:“20 多岁时,我除了出身名校,简历比别人好看一些,并没有什么特长,也不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可以说,是麦肯锡改变了我的事业轨迹。 ”
  当时,刚刚入职麦肯锡咨询公司的余进对咨询行业并没有很清晰的概念,除了确信麦肯锡是一个很好的培训营外,她对这份工作根本谈不上喜欢。
  正如她所预料的那样,入职之初,她在麦肯锡并不出众,甚至一度因为业绩差,遭到领导警告而险些离职。这让她很受打击,但不服输的她没有逃避,而是深刻反省并听取了更多人的建议,更加努力地投入到工作中。
  一次, 接手一家玩具公司的生产改良项目时, 余进再次遭遇项目瓶颈,而正当她一筹莫展时,忽然发现,自己儿时的一件玩具,正是这家公司所生产的,而自己竟然有幸为其提供咨询服务。这种欣喜让她越发认真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很快便从中找到灵感,突破了咨询困境。
  随着几个项目的连续攻坚成功,余进开始真正意识到自己对咨询行业的热爱,而她的潜能也被进一步激发出来。成功后的余进时常面对记者的各种采访,而她常对记者说的便是: “只要全身心投入,喜欢一个工作并非那么难,越投入,你会越喜欢,也会做出更多的成绩。 ”
  诚如余进所言,全力投入并获得成功,会让你对所从事的工作越发热爱。然而,想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并不容易,除了积极的心理暗示和坚持不懈之外,还需要认真态度。
  众所周知, 韩国地域狭小, 资源匮乏, 而韩国的经济却发展的十分迅猛,三星、LG、现代等一批在全世界都有影响力的韩国大企业闻名遐迩。可以说,韩国企业的巨大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韩国员工认真的工作态度。
  韩国人在工作中非常认真,不管工作大小都要全力以赴,绝不懈怠。多数韩国企业规定员工 9 点上班,但很多人在 7 点钟便已经到了。对此,韩国员工的解释是:早点到岗,这样 9 点钟就可以全身心地进入工作状态了。
  一次《环球时报》的一位记者家里换窗帘,上门服务的是一位四五十岁的韩国大叔。大叔测量、安装了半天,记者都已经相当满意准备付钱道谢了。他却不断蹙眉, 总觉得不满意, 最后, 竟然全部拆了下来,重新安装了一遍,直到他感到非常满意,才笑着接过了记者的付款。当记者提出支付额外小费的时候,大叔却果断地拒绝说: “我之所以重新安装, 是因为我热爱我的职业, 追求它的完美, 并不是为了获得额外的奖励。”其惊人的敬业精神让《环球时报》的记者很是敬佩。
  正是韩国员工这种苛求质量的认真态度和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成就了韩国企业过去数十年的辉煌,也使韩国从战争废墟中迅速崛起,成为比肩西方的发达经济体之一。


  3. 工作之外,应该拥有自己的私生活


  每个人生下来都要从事某项事业,每一个活在地球上的人都有自己生活中的义务。
  ——美国著名作家 海明威
  很多人疲于应对工作和生活,或是一味地牺牲生活完成工作,或是一味地抛弃工作满足生活。其实二者并不冲突,一旦我们找到它们之间的平衡点,那么劳逸结合之下,不仅可以使我们的工作事半功倍,还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劳苦,保存工作劲头,创造出更高的业绩。
  艾森?拉塞尔在麦肯锡公司有过一段甜蜜又苦涩的回忆。那时,由他负责一个华尔街投资银行的项目,而他的客户正是当时的女友。这个项目最终持续了 5 个月之久,而这段日子,他和女友往往在凌晨两点才能回家, 完全分不清什么时候在谈工作, 什么时候在过属于两人的私生活。这让他觉得,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被弄得一团糟。
  后来,为了摆脱私生活和正常工作之间相互纠缠的困扰,拉塞尔找到麦肯锡校友德拉蒙德?格林,想知道其他人是如何离开办公室开始私生活的。格林告诉他:“如果在你疯狂工作时,想要一些属于自己的生活,那就要制定一些规则。”此外,他还告诉拉塞尔,大多数麦肯锡咨询顾问能够在公司生活得很好,主要得益于他们大多遵守以下三条规则:
  第一,至少保证有一天是不工作的。
  至少选择周六或周日中的一天,告诉你的上司和自己,除非有绝对紧急的事情,否则在这一天你是不做任何工作的。大多数情况下,上司都会尊重这个决定,更重要的是,你自己也要尊重这个决定,而不是轻易地改变它。用这一天来陪陪家人、朋友,或者休息一下,让精神离开工作,稍稍放松。
  第二,不要把工作带回家。
  想把工作和家庭明确地区分开来,就不能让二者相互混淆。如果你的工作需要再忙半小时,那就在办公室完成它,不要把它带回家。
  第三,要有明确的计划。
  用明确的工作和生活计划来区分事业与家庭,这是避免二者冲突的最有效方式, 也是麦肯锡员工最常用的有效手段之一。当你一个人的时候,不妨抽出一点时间,规划一下哪些时间用来工作,哪些时间用来关照自己的私生活。
  立下规则有个最大的好处,它可以让每个人都知道应该尊重什么。这些人包括你的上司、爱人、孩子,还有你自己。只有这样,在你周末放松的时候,公司的事务才不会影响到生活,而当你认真投入工作时,家人也不会因琐事分散你的注意力。
  当你将时间表放在自己的前面时,就不得不牺牲一些生活了。但无论如何我们必须意识到,当你在工作中失意时,家里总会有一个或几个人在等你。因此,至少我们要保证在工作之外,拥有一份健康而充实的私生活。
  2011 年 6 月,中国国家心理咨询师吴剑指出:“正确处理好工作和生活的关系,是职业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更是许多职业人士必须战胜的心理误区。”他的这一观点,得到了国内许多成功职业者的支持。
  万科集团创始人王石十分赞同吴剑的这一观点,他说:“我不认为工作狂是值得夸奖的,所谓的工作狂,说的就是那些放弃生活而拼命工作的人。严格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值得炫耀或是称赞的事。这也是中国人与西方人的差距所在,中国人只会工作,而西方人则很会生活。 ”
  王石还在一次记者采访中这样说道 : “就我自身而言,上班时,我会一心一意地工作 ; 下班后,我则会充分享受高品质的生活,休息时候绝对不去想工作。只有休息好了,工作起来才会干劲十足。”言行一致是王石的一贯风格,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王石有许多业余爱好,并且会在闲暇时投入大量时间去做这些喜欢的事。其中,飞行和登山可谓他的最爱。2000 年,王石在西藏青朴创下了中国滑翔伞攀高 6100 米的纪录。2003 年,52 岁的他成功登上了珠峰,成为中国登顶珠峰年龄最大的登山者。
  就是这样一个曾被医生诊断为下半辈子可能在轮椅上度过的男人,在四年的时间里,先后成功登上了 11 座高峰。并且让他的企业始终保持着中国地产业的巨头资历。王石用他的语言和行动向我们证明,我们不仅需要工作,也需要生活。


  4. 做先行者才能抢占先机


  在挑战者与被挑战者之间做出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成为前者,任何时候,主动者永远具备心理和行动上的优势。
  ——麦肯锡校友、塞兰尼斯公司前董事长 约翰?麦库默
  职场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在持续较量的每一个回合中,有些人擅长先发制人,有些人则习惯以逸待劳 ; 有些人喜欢处处强势,有些人则更愿意以弱势人,并在巧妙的时机攻其不备。那么,到底哪一种方式才是最理想的竞争选择呢?
  在竞争无比激烈的咨询领域,麦肯锡员工更喜欢做先发制人的挑战者。因为,先行者往往具备对手并不具备的时间优势,这一优势会帮助他们由行动上的“第一”过渡到全面的“第一”,从而巧妙地利用“马太效应”,为自己建立绝对先机。
  麦肯锡员工认为,先行者具备以下三方面的优势:
  第一,资源优势。
  先行者可以抓住短暂的无竞争时期,抢占甚至垄断资金和资源。
  比如,在其他咨询公司和咨询顾问还没有踏足政府咨询业务的时候,麦肯锡华盛顿分公司的咨询顾问谢菲尔德发现,大企业能够影响政府的政策和监管决策。反过来,政府的政策和管理也将对企业产生巨大影响。于是,他第一个尝试进入该领域,并帮助美国政府做一些财务整顿工作,当时,所有相关资源几乎都可以被他尽情利用,根本没有人与其争抢。
  第二,主动权方面的优势。
  一旦拥有某件事上的主导权利,我们在事情上便会占据有利的地位。麦肯锡咨询顾问在进行咨询谈判时发现,率先发问的人,往往更具备谈话的主动权,也更容易主导一场谈话的内容和方向。而在谈判和签约过程中,这种主导权将给先行者带来无与伦比的宝贵优势,这种优势不仅会为日后咨询工作的顺利展开提供便捷,更会为公司创造出更多的附加价值。
  第三,在行业标准上抢占优势。
  众所周知, 在行业标准的制定上, 先行者往往能够拥有更大的主动权。在马文?鲍尔的号召下,麦肯锡员工力争做行业的开创者,争取以先行者的身份,以麦肯锡的企业标准充当行业的技术质量标准,并引领咨询行业的发展。对此,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倪以理曾以美国无线电公司举例论证道:“美国的无线电公司正是凭借率先确定彩色电视机的标准而长期保持了其在行业内部的绝对优势地位。麦肯锡想要基业长青,便也要如此。 ”
  杨澜曾经说过,万无一失意味着止步不前,那才是最大的危险。为了避险,才去冒险,这样的行为是值得的。因此,我们必须像麦肯锡员工一样,意识到作为一个先行者和挑战者的好处,并勇敢地做出突破和尝试,让自己成为一个能够抢占先机的先行者。
  实际上,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变化,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也在客观上督促着我们,必须适应这种环境,并在竞争中快速地抓住机会。
  1963 年,美国总统肯尼迪在迪拉斯被恐怖分子袭击。巧合的是,当时与肯尼迪总统一起坐在车内的人中有两位记者,一位是合众社的梅里曼?史密斯,另一位就是美联社的托马斯?贝尔。
  就在子弹射中肯尼迪的瞬间,史密斯立刻从车座上蹦了起来,一把抓起车中的唯一一部车载电话,熟练地拨通了合众社的电话,并在第一时间将消息以口头方式向合众社传达。虽然贝尔只比史密斯慢了几秒钟,并努力从史密斯手中抢夺电话,但史密斯就是拿着电话不肯放手。
  最终,史密斯成为第一个发布总统遇刺消息的记者,合众社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力也在这次事件中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而仅仅因为慢了几秒钟,美联社便失去了一次绝好的机会,被对手抢了先机,托马斯?贝尔也因此失去了一笔足以照亮其整个职业生涯的财富。
  新闻报道讲究时效性。很多时候,就是因为几秒钟的差距,产生的影响便是天壤之别,这是美联社在总统遇刺事件中得到的教训。在这个速度决定一切的时代,企业落后一步,便可能全盘皆输 ; 员工落后一步,便可能永远给人打下手。
  《孙子兵法》早有论断:“先处战地而待敌者逸, 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当我们勇敢地选择做一个先行者在最前面迎接挑战时,总会有一些自作聪明的人在后方默默观望,期望吸取教训后一飞冲天。然而,他们却不知道,自己确实避免了牺牲并获得了一些经验,而失去的,却是唯一能够获取成功的先机!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成果导向――在成果导向下实现业绩飞跃    /  1
1.每天的工作要对得起报酬 / 2
2.在许诺的时间内取得成果 / 4
3.先摘容易摘的果实 / 8
4.用努力换取发展机会 / 11
5.成功者总能不厌其烦地去做 / 14
6.业绩好坏和职位高低没有关系 / 17
7.明确个人目标并相应调整工作计划 / 20
第二章  即刻行动――立即行动才能将目标变为成果    /  24
1.今天的工作不要拖到明天 / 25
2.尽可能早地做出决定 / 28
3.行动比语言更有说服力 / 31
4.杜绝意外,养成规则意识 / 34
5.采用“位置矩阵”,做出科学选择 / 38
6.在计划的指导下起航 / 41
7.做好每一个细节和小事 / 45
第三章  全力投入――全神贯注是赢取事业成功的保证    /  48
1.为什么不能百分之百地投入工作 / 49
2.越是投入,对工作才会越喜欢 / 52
3.专业人士应该“尽善尽美地工作” / 55
4.专注于自己的工作 / 58
5.谨慎才能防止执行出错 / 60
6.多把精力用在优势上 / 63
7.必要时吸引全体人员的注意力 / 66
第四章  沟通反馈――沟通让工作在流畅中高效进行    /  70
1.告别两个互不理解的世界 / 71
2.让信息充分地流动起来 / 74
3.要懂得提供反馈 / 78
4.反馈就要抓住精要,直捣黄龙 / 81
5.要有说服老板的勇气 / 84
6.沟通和反馈要跨越部门的局限 / 87
7.克服沟通中那些常见的误解 / 91
第五章  专业主义――专业是你唯一的生存之道    /  95
1.错误的岗位匹配造成效率受损 / 96
2.在专业的基础上选择能胜任的位置 / 99
3.责权明确,各司其职 / 102
4.不要一个人完成所有的工作 / 106
5.为自己划定一片区域 / 109
6.成为独一无二的行家 / 113
7.做好分内之事,努力争取权力 / 116
第六章  相互协助――合作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基础    /  120
1.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 / 121
2.合作的力量不可小觑 / 124
3.不喜欢他,也可与他联手 / 127
4.好助手是你的生命线 / 131
5.尽量利用你的关系网 / 134
6.把补位视作分内工作 / 137
7.合作并不意味着一味地求助 / 140
第七章  达者为师――好学近乎知才能力行近乎仁    /  144
1.不要让无用的安慰浪费时间 / 145
2.想进步,就要寻找自己的导师 / 148
3.利用前辈经验,不做重复劳动 / 152
4.老员工也要向新员工学习 / 155
5.向别人请教,也要乐于指导别人 / 158
6.即便是领导者也需要向他人学习 / 162
7.在相互学习中自我完善 / 165
第八章  劳逸结合――有劳有逸,让工作激情永驻    /  169
1.工作是为了生活,而生活在于别处 / 170
2.工作之外,应该拥有自己的私生活 / 173
3.成功者总能平衡事业和生活 / 176
4.珍惜时间,让生活有处安置 / 179
5.生活简单,才能更好地思考 / 182
6.要把出差当作一场旅行 / 185
7.审视外表与内在,走出舒服区 / 188
第九章  心理控制――自我控制是人的最强本能    /  192
1.向大家看齐意识害死人 / 193
2.为他人做一个良好的表率 / 196
3.责任面前,要勇于承担 / 199
4.有不足,才会有进步 / 202
5.压力是可以管控和调节的 / 205
6.想成功就要敢于否定自己 / 208
7.思考让事情变得与众不同 / 212
第十章  勿忘全局――着眼大局才能让工作尽善尽美    /  215
1.不要被一棵树遮住整片森林 / 216
2.请牢记,你代表着整个公司 / 219
3.大局所需的,就是最需要去做的 / 223
4.个人利益要与企业利益并重 / 226
5.员工要懂得认同公司的个性 / 229
6.善胜者不争,善阵者不战 / 232
第十一章  坚持改变――坚持改变是超越未来的捷径    /  235
1.故步自封者,注定要被淘汰 / 236
2.拒绝弱势,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 239
3.做先行者才能抢占先机 / 242
4.追求卓越,将成功视为“过去时” / 245
5.保持思想的开放性 / 248
6.拥有好奇心与激情 / 251
第十二章  职业矩阵――提升职业矩阵帮你拓展职业生涯    /  255
1.开拓自己的职业生涯 / 256
2.提升思维能力至关重要 / 259
3.信心是一种强大的技能 / 262
4.在执行的过程中不断成长 / 265
5.工作之外,每年学习一个新课题 / 268
6.巧用技能矩阵,让能力充分曝光 / 271
参考书目    /  275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