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医发生学探微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3215770
  • 作      者:
    谭春雨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医发生学探微》综合运用逻辑、文献、考古、训诂等研究方法,以神学、甲骨学、天文地理学、气象历法学、易学、道学、理学、神话学等知识背景为基础,详细探讨解读了数千年前中医学术思想发生形成的过程,揭示演绎了中医学一系列临床理论实践体系的内涵本质及精髓所在。
  《中医发生学探微》认为临床实践经验是中医学赖以发生的基石,巫祝医学是孕育中医学的文化摇篮,根植于先秦天文地理学及气象历法学的元气阴阳五行六气学说是中医学的思想灵魂,脏腑理论、命门三焦理论、伤寒六经理论、经络理论、气血津液理论等皆是基于天人合一思想下的元气阴阳五行六气学说产物。为方便读者更深刻认识中医学当前所遇到的文化认知困境,《中医发生学探微》最后特精选几则近代以来批判中医学理论思想文化的代表性文章,以便作为靶子,供我们共同研读思考。
  本书不仅在中医学上有许多重大新识和发明,还在中国传统哲学、宇宙演化学、天文历法学、神学、易学、道学、神话学等领域有许多独到精辟的见解。所以,本书不仅适合中医从业者阅读借鉴,也适合关心好奇中医学及中国传统文化的非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借鉴。
展开
精彩书摘
  先秦诸子书《尸子》说:“神农氏治天下,欲雨则雨。五日为行雨,旬为谷雨,旬五日为时雨,正四时之治,万物咸利。”神农氏时期,有基于气候物候实践经验观的四时历法学,说明当时中华先民在宇宙演化哲学观上已经确立了唯物论基础。《周易·系辞》说:“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八卦的诞生,一方面离不开伏羲氏对天文地理及自然万象新的认知体验感悟,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对前人相关理论思想知识的继承。
  从继承角度看,八卦是受四时阴阳五行理论思想的启迪建立的,如《周易·系辞》说“四象生八卦”,“四象”就是四时阴阳五行之象。伏羲氏之前的四时阴阳五行学说是用河图洛书来表述的,如《周易·系辞》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易有四象,所以示也。”而四时阴阳五行理论本质上是唯物论思想的产物。由此推断,早在伏羲氏之前的河洛四象理论时期,神灵创世观思想已经受到唯物论的冲击而开始动摇。《尸子》说:“燧人上观星辰,下察五木以为火。”南朝·皇侃《论语义疏》说:“改火之木,随五行之色而变也。榆柳色青,春是木,木色青,故春用榆柳也。枣杏色赤,夏是火,火色赤,故夏用枣杏也。桑柘色黄,季夏是土,土色黄,故季夏用桑柘也。柞槽色白,秋是金,金色白,故秋作柞槽也。槐檀色黑,冬是水,水色黑,故冬用槐檀也。”
  燧人氏是传说中比伏羲氏更早的原始氏族时代首领。燧人氏时期,人们注重观察总结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以太阳为图腾,并形成四时五行学说,说明当时人们已经试图走出神学一统天下的世界观时代,也形成了许多非常重要的原始唯物论认识。
  而《尸子》“燧人上观星辰,下察五木以为火”这一观点也正好佐证了《周易·系辞》“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易有四象,所以示也”这种认为早在伏羲氏之前就已经有四时阴阳五行学说的观点。
  三皇五帝时期的神灵创世观已经走向没落衰亡的下坡路,但并不等于说从此以后神灵创世观就彻底销声匿迹。实际上,任何一种文化知识的衰亡,就如同其形成过程一样曲折而缓慢,神灵创世观的没落衰亡过程更呈一波三折之势。
  ……
展开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医学文化是一朵绽放于宇宙造化之巅的奇葩
第二节 文化的普世建构逻辑与中医学的体系结构特征
第三节 信史以来中医学四次变革的历史文化背景
第四节 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信史中医变革启示录
第五节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医学的文化认知基础
第六节 中医学发生时期考辨

上编 中医学的文化基础
第一章 神灵创世观与巫祝医学
第一节 巫祝医学的历史文化背景
第二节 神灵情感意志的认知方法
第三节 改变神灵情感意志的方法
第四节 神灵创世观的鼎盛时代
第五节 殷商时期的巫祝医学举隅
第六节 巫祝医学的反思与启迪
第二章 先秦天文地理学及气象历法学
第一节 物候历的发生形成过程
第二节 影象历的发生形成过程
第三节 月象历的发生形成过程
第四节 星象历的发生形成过程
第五节 中国古代几种常见的历法纪时体系
第六节 中国古典历法纪时学的发生形成时期

中编 中医学的思想灵魂
第一章 基于天地四时自然之象的阴阳学说
第一节 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阴阳学说的起源
第二节 四时者,阴阳之大经也——阴阳属性的建构
第三节 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阴阳的造化机制
第四节 质焉?性焉?——阴阳学说思想内涵的争议与正名
第五节 阴阳学说的形成时期
第二章 基于天地四时阴阳之象的五行学说
第一节 五行的本质是天地四时阴阳合和之气
第二节 木代表春季少阳之气
第三节 火代表夏季太阳之气
第四节 金代表秋季少阴之气
第五节 水代表冬季太阴之气
第六节 土代表天地本根之气
第七节 五行相生相胜的真实内涵
第八节 五行学说的形成时期
第三章 基于年周期三、六阴阳分象的两种六气模式
第一节 六节六气模式的建构形成过程
第二节 三节六气模式的建构形成过程
……

下编 中医学的内涵精髓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