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后来的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0485665
  • 作      者:
    (日)夏目漱石著
  • 出 版 社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8
收藏
编辑推荐
1. 日本国民大作家夏目漱石文学炽烈爱情经典 ,日本国民心中永远的经典

日本国民大作家夏目漱石逝世逾一世纪,日本重新掀起漱石热,出版界先后发行各种有关漱石文学的论文与书籍,各地纷纷举办多项纪念活动,曾经刊载漱石小说的“朝日新闻“,也再次连载他的作品。

尽管夏目漱石的写作生涯仅有短暂的十年,但几乎每部作品发表后,都立即获得热烈回响。从作品的发行量来看,这些脍炙人口的小说在作家去世后,反而比他生前更广泛受欢迎。 夏目漱石的“人生三部曲”:《三四郎》《后来的事》与《门》,今天仍是日本一般高中推荐的学生读物。

2. 本书为全新译本×中文世界完整注解版本

夏目漱石所写故事的时代背景距今十分遥远,作家的文风过于含蓄内敛,译者深怕翻译时疏漏了作家的真意,但庆幸的是,日本研究漱石文学的人口众多,相关著作汗牛充栋,翻译过程里遇到的“疑点”,早已有人提出解答。也因此,翻译这部作品的每一天,译者几乎时时刻刻都有惊喜的发现。本书是夏目漱石作品的全新译本,在中文世界也是ZUI为完整的注解版本。

3.冷静言语下的热烈爱情,夏目漱石诠释爱情的经典之作
一部本该是炽热禁忌的爱情文学,在大文豪缜密的计算之下,通篇语句质朴平白,情感内敛而古典,以对象与花朵隐喻人物内心与互动,虽不见情欲却暧昧万分。
代助在雨丝里、百合花束里,还有重新再现的往日当中看到一种纯净无垢的和平人生。这种人生的表面或本质上都看不到贪欲、利害得失,以及压抑自我的道德。在这自由如云、自然如水的人生里,处处充满极乐,万事也都完美无缺。

4. 经过一个世纪之后,夏目漱石的小说仍然广受热爱
夏目漱石笔下所描绘的,是任何时代都不褪色的人性问题。而且,不论时代如何变迁,任何人都可能面临类似的感情抉择,或经历相同的自我矛盾,时而犹豫是否该为友情而放弃爱情,时而忧虑或因背德而被社会放逐。读者在阅读漱石小说的过程中,总是能够不断获得深思的机会。从下笔的那一瞬起,夏目漱石已把属于未来世界的你我列入了阅读对象,他是倾注整个生命在为后代子孙进行书写。
展开
作者简介

本名夏目金之助,1867年出生于东京。自少年时期接受汉学教育,33岁时赴英国留学,接受西方文化熏陶,对于东西方文学皆有极深造诣。

1905年,夏目漱石于《杜鹃》杂志连载《我是猫》,于文坛崭露头角,翌年则开始发表《少爷》《草枕》等名著。他擅于个人心理的精细描写,为后代私小说风气之先驱,并且树立了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里程碑,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


■译者简介
章蓓蕾
又名立场宽子,政大新闻系毕业,1981年起定居日本,曾任“江户东京博物馆”义务解说员,现专事翻译。译作有《三四郎》《后来的事》和《门》。

展开
内容介绍

没有工作的长井代助,过着远离社会的自由日子。对他而言,只要不是以本能为目的的行为,全都是堕落的不道德行为。年轻时他基于朋友道义,将心爱的三千代让给好友平冈。孰料平冈事业失败,让三人再度相会。代助发现自己仍深爱着三千代,决心挽回昔日过错。
代助不愿像平冈只为谋生而劳动,更鄙视受儒家道德洗礼、却沦落成为权势商人的父亲。但是为了与三千代长相厮守,他抛开十几年来安逸和谐的生活,不顾周遭人的批判与唾弃,走到大太阳底下,到处奔波劳动……
《后来的事》探讨生存与生活的对峙问题,也体现夏目漱石对“顺应自然”的追求。只有在面临生命的挣扎之后,才能真正走在不受压抑的自然道路上,热切而真实地为自由而活。

展开
精彩书评

一、夏目漱石具有江户人乐观洒脱的气质,再加上汉学及英国文学的熏陶,使他的作品流露着从容优雅的气息和幽默感,有别于典型大和民族的沉郁。他对当时日本受到西方自然主义影响下的抑郁悲观文风颇感不满,而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在文学中体现美感。这种从容悠然的写作风格使他被称为“余裕派”作家。晚年文风转变,以解析人心为主,流露着作者的严格自省。无论如何,他的小说因结构井然和丰富的想象力,而能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受欢迎的程度至今不坠,享有日本国民大作家的美誉。

二、《后来的事》为日本知名导演森田芳光作品《其后》的电影原著:爱情友情亲情之中,以这段追悔莫及的爱情,写得深情婉约,哀怨缠绵。

三、一部本该是炽热禁忌的爱情文学,在大文豪缜密的计算之下,通篇语句质朴平白,情感内敛而古典,以对象与花朵隐喻人物内心与互动,虽不见情欲却暧昧万分。在明治政府高唱“富国强兵”的时代下,非但未受到道德人士的谴责,反而深受读者喜爱。然而,这位明治时期蕞受欢迎的国民大作家,野心不止于此。更借“自然之爱”,细腻刻画明治维新后的日本,道出面对西化社会席卷的时代变动,现代人将经历的茫然与孤独。百余年后的今日回头审视,依然共鸣十足。
——《朝日新闻》

展开
精彩书摘

平冈上任之后,不断向代助发来各种信息。首先寄来一张报平安的明信片,接着写信报告户籍已经办妥,又向代助描述支店的工作情况、对将来的抱负等等。只要一收到平冈的来信,代助必定认真细心地回信。但奇怪的是,每次写信时,他心中总有一种不安的感觉袭来,有时甚至令他厌烦,进而丢开写了一半的信,不想再下笔。只有平冈对代助过去的所作所为表达感谢时,代助才能轻松地写成一封内容较为稳妥的回信。
日子一天天过去,两人之间的信件渐渐地少了。最初是每月两封,慢慢地变成每月一封,然后又变成两三个月一封。然而,信件少到这种程度,代助又开始觉得不写信反而令他不安。所以尽管他心里觉得毫无意义,有时却会为了驱除心里的不安,写封信寄给平冈。这种情形持续了大约半年,代助感觉自己的脑袋和胸襟都在发生变化,而随着这种变化,他就是不写信给平冈,心里也不再有什么负担。事实上,代助从家里搬出来自立门户到现在,一年多都过去了,他也只在今年春天交换贺年卡的时候,才顺便通知了平冈自己的地址。
只是,因为当年的那件事,害得代助总是无法把平冈从脑中挥去。他经常想起平冈,并兀自编织各种幻想,想象着那家伙究竟过着怎样的生活。不过代助至多也只是想象一下罢了,并不觉得有必要鼓起勇气向别人打听或询问平冈的消息。日子就这样一天天打发过去,直到两星期前,他突然收到平冈的来信。信里写道:“我打算最近离开此地,搬到你那儿去。请不要以为我是因总社发布了升官的命令而被动地搬家。我只是突然想换个工作。待我到达东京后,还请多多关照。”看完了信,代助心底不免一亮,虽然看不出这句“还请多多关照”,究竟是真心拜托,还是口头上的客套话,但可以看出平冈身边必定发生了突来的变化。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