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筚路蓝缕:计划经济在中国》:
二、国民政府对计划经济的探索
知识界在民间掀起的推崇计划经济的这股热潮,很快便在国民政府内得到回应。在社会知识精英和党内高层一致支持下,国民政府通过模仿苏联的计划经济,制定了国民经济发展的计划,迈开了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最初步伐。
1928年初,南京国民政府一成立,就提出了十年内建设十万英里铁路的交通建设计划。1930年1月,实业部长孔祥熙提出了投资二亿元建设发电、钢铁、化工和其他工厂的五年计划。孔祥熙的后任陈公博,于1932年又提出了更为雄心勃勃的计划,要求在四年内投资16亿元进行煤、铁、石油和其他矿产开采,建立钢铁、机械、电器及汽车制造等多种工矿企业。②
1933年9月,由蒋介石、宋子文分任正副委员长的全国经济委员会成立,其职责为“有关国家经济建设或发展计划之设计审定、经费核定、监督指导及直接实施”。③随后,全国经济委员会、建设委员会、交通部、铁道部、农林部和其他政府部门,都纷纷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经济发展计划。由于缺乏资金和组织协调能力,这些计划未能付诸实施。
1935年4月,国防设计委员会与兵工署资源司合并改组为资源委员会,直接隶属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专门从事资源的调查研究和重工业建设工作。1936年3月,资源委员会编制了_一份《重工业五年建设计划》,准备在五年内投资2.71亿元建设冶金、化工、煤炭、机械、非铁金属等31家工矿企业,计划完成后能基本满足当时中国对这些基础性工业原材料的要求。在国难当头的紧迫局势下,与此前国民政府拟订的其他经济计划的命运不同,这一雄心勃勃的五年计划并未停留在纸面上,而是在蒋介石支持下很快付诸实施。经过一年多时间,成立了21家厂矿单位,其中包括煤矿、石油矿、铁矿、铜矿、铅锌矿、锡矿、金矿、炼钢厂、炼铜厂、钨铁厂、机器制造厂、电工器材厂、无线电机制造厂、电瓷制造厂、水力发电厂等。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战局迅速恶化,原来远离战区的后方转眼就变成了前线,正在加紧建设的各项工程要么半途而废,要么仓促搬迁。这样,国民政府战前进行的重工业五年建设计划被迫搁浅了。
当然,抗战前重工业建设计划实施的中断,并不意味着国民政府发展国营企业、实施计划经济努力的寿终正寝。相反,在1938年政府机构大调整中,资源委员会从一个“筹划经济动员而兼事重工业建设之机关”变成了“纯粹之重工业建设机关”,实际上成为国民政府的战时最高经济领导部门。在整个抗战时期,由其创办经营的企业成了后方工业的支柱,有力支撑了中国的抗战。1937年全国抗战开始时,资源委员会仅有正在筹建的厂矿24家,员工2000余人;1945年抗战结束时,资源委员会已有工矿企业98家,所属企业员工已超过六万人。①抗战后期,与国民政府威望日渐低落的状态不同,资源委员会因其出色的企业经营活动而受到朝野的普遍赞扬。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