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乔伊斯文论政论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2761630
  • 作      者:
    (爱尔兰)詹姆斯·乔伊斯著
  • 出 版 社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迄今为止华语世界收罗最全、规模最大的乔伊斯作品总集。装帧精美,采用特制变色皮工艺,极具收藏价值

展开
作者简介

  詹姆斯·乔伊斯(James Augustine Aloysius Joyce,1882—1941),爱尔兰小说家、诗人,被认为是对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影响最为深远的巨匠和宗师,甚至被誉为继莎士比亚后英语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

展开
内容介绍

  詹姆斯·乔伊斯(James Augustine Aloysius Joyce,1882—1941),爱尔兰小说家、诗人,被认为是对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影响最为深远的巨匠和宗师,甚至被誉为继莎士比亚后英语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
    中文版“乔伊斯文集”除《尤利西斯》、《芬尼根守灵夜》、《青年艺术家画像》、《都柏林人》等长、短篇小说外,还收入《诗歌·剧作·随笔集》、《文论政论集》、《书信集》以及《乔伊斯评论集——名家论乔伊斯》,共八卷九册,凡三百余万字,是迄今为止整个华语世界收罗最全、规模最大的乔伊斯作品总集。
    《乔伊斯文论政论集》由美国著名的乔伊斯研究学家埃尔斯沃思·梅森、理查德·艾尔曼合编,收入乔伊斯从14岁至55岁写就的随笔、讲演、书评、提纲说明、信函、诗歌凡57篇。是国内首度出版的乔伊斯的评论性文字的总集。

展开
精彩书摘
     从亨利克·易卜生写完《玩偶之家》算起,迄今二十年过去了。通过这个剧,他几乎是开创了戏剧史上的一个新纪元。在此期间,他的名字已经冲出国界,远播于两个大陆,也引起了比任何其他在世的作家都要多的评论。他被誉为宗教改革家、社会改革家、热爱正义的闪米特人、伟大的剧作家。他也被斥为爱管闲事的不速之客、蹩脚的艺术家、无法理解的神秘主义者。某个英国评论家很有口才,称他为“一只在垃圾堆里乱翻的狗”。从这些迥然不同的复杂的评论中,一个天才的剧作家走了出来,就像是经历了人世间种种考验之后出现一个英雄一样。刺耳的辱骂声越来越低,并渐渐远去;随意的称赞越来越多,也更趋一致。即使在不感兴趣的旁观者眼里,肯定也认为他真了不起。人们对这个挪威人的兴趣竟历四分之一世纪多的时间而不衰。试问,当代有哪个人这么牢固地占领过人类思想的王国?卢梭没有,爱默生没有,卡莱尔也没有,在那些大都已经不为人类所了解的巨人中同样也没有。易卜生之所以能有攫住两代人的力量,其缄默起了增强的作用。他很少(如果不是绝对没有过的话)愿意屈尊去与他的敌人开战。他沉静得很,激烈争论的风暴似乎极少能够打破这一沉静。褒贬不一的各种声音根本没有影响他的作品。他按部就班、极有规律地创作着自己的戏剧作品。这种规律性之严格很少能在天才身上找到。他只反击过他的敌手一次。那是在他们对《群鬼》发起猛烈攻击之后。但从《野鸭》到《约翰·加布里埃尔·博克曼》,每隔两年,他就推出一部剧作。这几乎是雷打不动的。人们常常忽略这种写作计划需要多大的毅力,但即使在他的这一耐力面前深感惊讶,也比不上对这位出众人物逐渐作出的顽强的成功努力所表示的羡慕。十一个剧本出版了,处理的全都是现代生活题材。它们是:《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野鸭》、《罗斯墨庄》、《海上夫人》、《海达·加布勒》、《健筑师》、《小艾友夫》、《约翰·加布里埃尔·博克曼》和《当我们死而复醒时》。这最后一部是他的新戏剧,于1899年12月19日在哥本哈根出版。这个剧已经在译成外语,语种几乎达一打的样子。这有力地说明了其作者所具有的巨大力量。这个剧以散文写成,计三幕。
     要开始谈易卜生的剧本,绝非易事。他的题材一方面是如此有限制,而另一方面又是那样广。可以预料,本书十分之九的介绍大致会这样开头:“戏开场时,阿诺德·鲁贝克与妻子玛嘉结婚四年了。但是,他们的婚姻并不幸福,彼此都不满意。”到这里,说得是无懈可击,可也没有说到点子上,甚至都没有说出鲁贝克教授和他妻子的关系,连个模糊的概念都没有。这个剧有无数的、难以言表的复杂之处,而以上那种介绍只是光溜溜的、像是职员们弄出来的。好像是一部悲剧生活史要粗略地写成两栏:一栏写赞成的理由,一栏写反对的理由。说剧本三幕中基本上就讲了这些内容,确实没错。这部剧自始至终差不多没有一个冗词废语。所以,它以戏剧形式能够做到的最简明扼要的方式表达出它的内容。如此看来,一种介绍说不全它的意思,是显然的。这与许多平常的剧作不一样。那些剧作用非常有限的几句话就能最公正地将其剧情概括下来。它们大都是“重新热一下的菜肴”,没有新意。以经典文学的标准来考察,它们就笨拙得可笑,矫揉造作,公开想博取赞美。一言以蔽之,它们缺乏真实性,装腔作势。草率是它们能得到的评语。但讨论像易卜生这样一个人的作品,摆在评论家面前的任务真是太重了,足以使他们的勇气丧失殆尽。他们所能做的充其量是将几个重点敷衍成文,来暗示而非说明曲折复杂的情节。在写作该剧之前,易卜生的戏剧艺术已经到达炉火纯青的境界。借助于看似平易的对话,他就能呈现笔下男女灵魂深处发生的各各不同的危机,这样,他的分析方法就被运用到极致,其所有人物的生活压缩在短短的两天里。比如,尽管我们只在一个晚上到第二天傍晚看到索尔内斯,但事实上,希尔达·万吉尔走进他的房子时,我们已经屏住呼吸,观察到了到那时为止的整个生命历程。所以,在我现在讨论的这个剧中,我们第一次看到鲁贝克教授时,他坐在花园的椅子上,读着晨报,但渐渐地,他的整个生活画卷都在我们面前展示。我们的愉悦不是源自听人把他的生活高声地讲出来,而是自己来“读”,把不同的部分连缀起来,走得近些,看看羊皮纸上哪些地方写得不够清楚,哪些地方辨认起来不那么容易。
     我已经说过,剧开场时,鲁贝克教授坐在一家旅馆的花园里吃早饭;确切地说,他吃完了。他身边一张椅子上,坐着教授的妻子——玛嘉·鲁贝克。地点在挪威,靠近海边的疗养地。透过树林,可以看到小镇的港口和峡湾,峡湾绕过海岬和河岛,一直向海里延伸,轮船在峡湾上穿梭而行。鲁贝克是一位著名的雕塑家,正当中年,玛嘉仍然是个少妇,明亮的眸子里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他俩在宁静的早晨静静地读着各自的报纸。在一个粗心的人看来,一切都像田园诗一般质朴宜人。少妇打破寂静,她懒洋洋地、任性地抱怨说,他们周围笼罩在过分的宁静之中。阿诺德放下报纸,温和地规劝她。接着,他俩开始谈这说那。先是谈到这份宁静,后来说到这个地方及其人们,再就是他们昨晚经过的火车站,站上的挑夫昏昏欲睡,灯光漫无目标地摇曳。接下去,他们又聊起这里的人们身上所发生的变化,聊起他们婚后所有长大成人的孩子。这又朝主要的麻烦靠近了一步。谈到他们的婚姻生活,很快就能察觉出来,他们的关系事实上远不如人们根据外表认为的那样理想。两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慢慢地在被挑起。未来戏剧的发酵剂被发现在世纪末的场景中渐渐发酵。看来,这是个不易摆布的娇太太。她抱怨丈夫给她许下不少没有兑现的诺言,把她的心拨弄得痒痒的。
    ……
展开
目录

导言
切莫相信外表
暴力
语言学习
皇家都柏林学会:“瞧!这个人!”
戏剧与人生
易卜生的新戏剧
喧嚣的时代
詹姆斯·克拉伦斯·曼根
一个爱尔兰诗人
乔治·梅瑞狄斯
爱尔兰之现在与未来
一种温和的哲学
追求思想精确性的一次努力
殖民地诗歌
卡提利那
爱尔兰的灵魂
汽车大赛
亚里士多德论教育
一个无用之人
帝国的建立
新小说
草原的精神
历史一瞥
一部法国宗教小说
水平参差的诗作
阿诺德-格雷夫斯先生的新作
一个被忽视的诗人
梅森先生的小说
布鲁诺哲学
人文主义
莎士比亚诠释
博莱斯父子
美学
天主教的宗教法庭
爱尔兰,圣者和贤人的岛屿
詹姆斯·克拉伦斯·曼根(之二)
芬尼亚共和主义
自治“成年了”
爱尔兰公开受审
奥斯卡·王尔德:写《莎乐美》的诗人
萧伯纳斗审查员布兰科·波斯奈特的暴露
自治彗星
威廉·布莱克
巴涅尔的幽灵
部落城市
阿伦岛渔民的幻想
政治与牛瘟
炉火中的煤气
杜利的精明
为英国演艺剧团所作的剧情简介
关于庞德的通信
关于哈代的通信
关于斯威弗的通信
从遭禁作家到遭禁歌唱家
广告作家
易卜生《群鬼》跋
詹姆斯·乔伊斯关于作家道德权益的讲话
译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