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一日重生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2756889
  • 作      者:
    (美)米奇·阿尔博姆(Mitch Albom)著
  • 出 版 社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作为孩子,作为父母,我们总有太多不曾说出口的秘密,最终导致家庭中的误解与疏离。书中的“鸡仔”是幸运的,他得到了一次与母亲和自己和解的机会。作为读者的我们,也能从这个略带魔幻色彩的故事里看到自己的影子,重温成长路上的遗憾与感动。


展开
作者简介

米奇•阿尔博姆(1958 - ),享誉全球的作家、记者、剧作家、广播和电视节目制作人、音乐人,撰写了众多虚构与非虚构作品。他连续写出了多部包括《相约星期二》《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在内的超级畅销书,曾七度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首位置。他也撰写过获奖的电视影片、舞台戏剧、电影剧本、全国性报纸专栏和音乐片。阿尔博姆的作品以四十七种语言在全球四十九个国家和地区出版,总销量超过四千万册。他建立并监管的S.A.Y. 底特律,是他的故乡底特律九家不同慈善企业的联合团体,他同时创立了非营利性质的甜品店和食品生产线,为底特律最贫困的市民提供资金捐助。他还在海地的太子港建立了一家孤儿院。他和妻子简宁生活在密歇根州。

展开
内容介绍


“几乎每一个人,不管外表看起来有多么快乐,在他们内心深处都有一块小小的地方,装着自己深爱的已经故去的亲人,期盼着有朝一日能够重逢。”——米奇•阿尔博姆


让某个辞世已久的亲人,陪你再过一天。只有一天。如果可以如愿,你需不需要这样的机会?

机会,在一个尴尬的时刻,落到了查尔斯•贝奈特头上。这位退役棒球运动员在挫折与酒精的消磨中,已经找不到任何活下去的理由——事业碰壁,婚姻破裂,酗酒成瘾,众叛亲离,就连女儿的婚礼都不愿意让他露面……查尔斯起了轻生之念,他以为只要一辆高速运行的汽车,一次忘我的狂奔,就可以挥手作别,不带走一片云彩。然而,电光石火中,他的肉身徘徊在此境与彼岸之间;恍然苏醒,他竟然看到了多年前就意外去世的母亲。

母亲引他走进昨天。昨天是一个又一个熟悉的陌生人,一场又一场角度诡异的悲喜剧,一串又一串彼此纠缠的心结。沿着母亲指的路,查尔斯的归宿究竟通往何方?一日顿悟,是否足以改变一生?

米奇•阿尔博姆对于人生的感悟,如同一粒生生不息的种子,自《相约星期二》萌生,于《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中划出了一道悠长的弧线,落到《一日重生》,便稳稳地扎下根来。土壤是世态人心,根是爱。


展开
精彩书评



“《一日重生》是一个关于原谅、救赎和母子之间永无止境的爱的故事。当我阅读这本书时,我被深深地打动了,我决定要为它制作一期特辑。”——奥普拉•温弗瑞


“这是一部简单易读的小书,却闪烁着动人的光辉。《一日重生》是一本笑中带泪的杰作,让你忍不住回忆往昔。但更重要的是,它让你看到母爱永恒的力量。”——詹姆士‧麦克布莱德 (《水的颜色》作者)


“米奇•阿尔博姆总能在凡俗人生中窥见魔力。”——西塞莉亚•艾赫恩(畅销小说《PS,我爱你》作者)


“这是一段伤感却不滥俗的动人回忆,一部罕见的充满了爱意与温暖的小书,抚平所有的遗憾与伤痛。”——《法国大都会报》


“这本书蕴含了无比真挚的力量,将会打动和慰藉每一个阅读它的人。”——《纽约时报》


“一本了不起的书,一个作家真正用心灵去讲述的故事。”——《洛杉矶时报》


“这是一个关于人生的故事,就像一个拥抱。只有阿尔博姆才能带给读者这样的感受……他拥抱读者,关爱读者,用自己的故事为他们带去慰藉。”——《星期日图片报》


“阿尔博姆始终坚信我们的人生富有意义,这份信仰给读者带来许多慰藉。”——《人物》


展开
精彩书摘



妈妈为我挺身而出的事情


    

那年我五岁。妈妈带我去范尼利市场。有个邻居,穿着浴袍,头上顶着粉红色的卷发筒,推开纱门,招呼妈妈。乘着她们讲话,我松开妈妈的手,走到隔壁人家的后院玩耍。

    突然,有只德国牧羊犬,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冲着我大声吼叫,还好它被拴在了一根晾衣杆上。“汪,汪,汪!”它竖直了后腿,绳子都要被它拉断了。“汪,汪,汪!”

    我调转屁股,一路狂奔。我失声尖叫。妈妈冲了过来。

    “怎么了?”她拽住我的手肘大声问,“那是什么?”

    “一条狗!”

    她舒了口气。“一条狗?哪里?在那里吗?”

    我点点头,哭了出来。

    她陪我绕过屋子,回到后院。狗就在那里。它又冲着我们叫了起来——汪,汪,汪!——我吓得往后缩。但妈妈拽着我,向前走了两步。然后,她学狗叫。她学狗叫。她发出的狗叫声,是我所听过的人类发出的最好听的狗叫声。

    狗呜咽了一声,蜷起身子。妈妈转过身。

    “查理,你得让他们知道谁是主人。”她说。

(来自在鸡仔贝奈特的物品中发现的记事本)


我没有为妈妈挺身而出的事情


    那年我六岁。那是一个万圣节,学校组织一年一度的万圣节游行。所有的孩子都参加,沿着附近的街道行进一圈。

    “给他买套衣服吧,”爸爸说,“店里有的是,五美元零一毛。”

    但我妈妈说:“不”。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万圣节活动,所以她决定要亲手为我做一套特别的衣服:木乃伊外套。因为木乃伊是那时候的我最喜欢的恐怖形象。

    她弄了些白色的旧纱布,旧毛巾,把它们扯成布条,把我包裹起来,然后再用安全别针把布条固定住。她又用了许多卫生纸和透明胶带缠绕在我身上。我们花了很长时间才弄完。出发前,我透过布条的缝隙,看了一眼镜子里的我。我成了个不折不扣的木乃伊。我耸起肩膀,前后摇摆。

    “欧,你看起来可真吓人啊。”妈妈说。

    她开车带我到学校。我们开始游行。越走,裹在身上的布条就越松。走过两条街道后,天开始下雨。卫生纸融化了,布条往下滴水。很快,布条就滑到了我的脚踝、手腕和肩脖上,露出了我的内衣和内裤。那时候的我,总穿着宽松式的花短裤,那是妈妈的意思,因为她觉得那样的短裤更舒服。

“看查理啊!”我边上的孩子们叫嚷着。他们都在嘲笑我。我的脸涨得通红。我希望自己能够立即消失,但是,走在游行队伍中的我,怎么可能消失呢?

走回学校操场的时候,家长们都已经拿着相机在那里等着了。我湿漉漉的,披着一堆烂布条和碎纸片出现了。我先看到了妈妈。然后她看到了我。她抬起手,遮住嘴。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你把我的一生都给毁了!”我冲她嚷道。



妈妈为我挺身而出的事情

    那年我八岁。老师给我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要我准备在全班面前解释:“回声是怎么发生的?”

    放学后在爸爸的烟酒店,我问爸爸:回声是怎么回事?他正在货架间,拿着一本货品登记本和一支铅笔,弯腰清点货品。

    “我不知道,鸡仔。大概和打弹子差不多吧。”

    “回声不是发生在山里面的吗?”

    “唔?”他一边点着瓶子,一边心不在焉地说。

    “你打仗的时候不是在山里吗?”

    他看了我一眼。“问那个干什么?”

    他又回头查看他的本子。

    那个晚上,我转而向妈妈求助。她找出一本字典,我们一起坐在客厅里。

    “让他自己去解决。”爸爸在一旁说。

    “雷,”妈妈说,“我有权利帮助他吧?”

    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她帮我理解并背出了那段解释。然后我站在她面前排练。

    “回声是怎么发生的?”她问。

    “声源在停止发出声波后,声波继续传播。”我回答。

    “发生回声必须有什么样的条件?”

    “声音必须碰到障碍物反弹回来。”

    “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听到回声?”

    “安静,其他声音被吸收掉的情况下。”

    她笑了,“很好。”然后她喊了一声“回声”,接着,用手遮住嘴,学着样子发出一声声“回声,回声,回声”。

    一直站在边上看我们排练的妹妹,指着妈妈嚷道:“那是妈咪!我看到妈咪的嘴巴在动!”

    爸爸打开了电视机。

“真是浪费时间。”他嘟囔道。



我没有为妈妈挺身而出的事情


    老爸离我们而去的时候,我已经过了相信圣诞老人的年纪了,但吕贝塔只有六岁,她还相信那不是个游戏:她留下一些饼干,写一张纸条,圣诞夜乖乖上床,然后偷偷摸到窗边,指着星星问:“那是圣诞老公公的驯鹿吗?”

    我们三个人一起过的那第一个十二月,妈妈想为我们准备一个特别的节目。所以她准备了全套的圣诞老人服装,红外套,靴子和白胡子。圣诞节的晚上,她嘱咐吕贝塔九点半上床睡觉,还有不管发生了什么,十点钟的时候千万不要去客厅——这自然意味着,吕贝塔会在十点不到的时候悄悄从床上爬起来,像个小夜鹰一样偷看客厅里到底会发生什么。

    我跟在她后面,拿着一个手电筒。我们在楼梯上坐下。突然间,屋里所有的灯都熄灭了。我们听到了窸窸窣窣的声音。妹妹紧张地大声喘气。我拧亮了手电筒。吕贝塔小声尖叫起来:“不要,鸡仔!”我关上手电筒,但正处于青春反叛期的我,不知怎么又拧亮了手电筒。在光影中,我看到妈妈穿着圣诞老人的衣服,背着一个枕头套做的礼物袋。她转过身,压着嗓子低声说,“驾!驾!驾!是谁在那里?”妹妹的身子往后躲,而我,不知为什么,用手电筒的光追着妈妈的身影,并把光直接打在她的脸上,她只能抬起一只手去挡光。

    “驾!驾!”她继续着那个游戏。

    吕贝塔像个小虫子一样蜷缩起身子,用拳头捂住眼睛,但又忍不住透过指缝向外张望。她小声哀求道,“鸡仔,关掉手电筒!你会把他吓走的!”但当时的我,觉得这一切都很荒谬,难道从此以后一切事情我们都要假装吗,假装我们的餐桌坐满了人,假装扮演圣诞老人,而且还是女扮男装,假装我们还是一个完整的家庭,虽然四分之一个角已经没有了。

    “那不过是妈妈而已。”我残忍地说。

    “驾!驾!驾!”妈妈还在做最后的努力。

    “不是的!”吕贝塔说。

    “是的,就是的。你这个傻瓜。是妈妈。圣诞老人不可能是女的,笨蛋。”

    手电筒的光束一直没有离开妈妈,我看到她的姿势变了,垂头丧气的样子,好像是被警察抓住的潜逃犯。吕贝塔哭了。我可以感觉到妈妈那一刻一定想大骂我一通,但是她不能够,因为她还穿着圣诞老人的衣服,所以,她只能用露在圣诞帽和棉花做的假胡子中间的眼睛狠狠瞪了我几眼。那一刻,这个家好像到处都在发出“你们没有爸爸了”的声音。终于,妈妈不得不妥协,她扔下背上的那个装满了礼物的枕头套,从大门口走了出去,没有再发出“驾,驾”的声音。妹妹跑回自己的房间,倒在床上放声大哭,留下我独自一人坐在楼梯口,手里的电筒照着空无一人的房间,和房间里的圣诞树。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