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派吏部尚书侯君集带兵讨伐吐蕃。松赞干布骄傲轻敌,结果被打得大败,收兵退回逻歇。松赞干布看到了唐朝的强大,既害怕又佩服。640年,他派大相禄东赞带着黄金五千两、珍宝数百件,经过数千里的草原,再一次到长安求婚。
唐太宗有二十一个女儿,但是年龄大的已经出嫁,年龄适宜的又不愿意去,因为吐蕃地处偏远,气候寒冷,又不是同一个民族,生活习惯不一样。
唐太宗有些犯难,他不愿意强求让女儿远嫁吐蕃。有一天,他对族弟江夏王李道宗说:“吐蕃国王来求婚,可我的女儿们却不愿意去,她们不明白,这桩婚姻能抵十万雄兵。”李道宗回到府中把唐太宗的这些话向女儿说了,不料他的女儿说:“既然这桩婚姻如此重要,女儿去如何?”李道宗没想到自己的女儿会主动要求去,他也同样舍不得她去,但以国事为重,还是禀告了唐太宗,唐太宗听后非常高兴,封李道宗的女儿为文成公主。
传说正在此时,其他部落也派使臣来长安求婚,他们都带着贵重的礼物,想要娶唐朝的公主。究竟把公主嫁给谁好呢?唐太宗决定出几个难题,考一考这些使臣,看看谁聪明能干,再做决定。
唐太宗把各位使臣请到宫里,拿出一颗九曲明珠和一束丝线,对他们说:“你们当中谁能把丝线穿过珠子中间的孔,就将公主嫁给他的国王。”原来明珠中间有一个转了九道弯贯穿整个珠子的细孔,要将一根软软的丝线穿过去是非常困难的。
唐太宗让使臣们将细线从孔的这头穿到那头,使臣们都眯着眼捏着线往孔里插,显得很费劲。只有禄东赞很特别,他在孔的一头涂上蜂蜜,又将细线拴到蚂蚁的腰上,然后把蚂蚁放在孔的另一头,蚂蚁闻到蜂蜜的气味开始向孔里爬,禄东赞又对着孔不停地吹气,促使蚂蚁往前爬,于是蚂蚁把细线带到了孔的另一头,禄东赞赢了。唐太宗见禄东赞这样聪明,很高兴。
唐太宗又出了第二道题,他让人把使臣们带到御马场。御马场左右两个大圈,一边是一百匹母马,一边是一百匹马驹。唐太宗要求使臣们区分哪匹马驹是哪匹母马生的。使臣们想了很多办法,有的按颜色分,有的按长相分,’都不对。禄东赞将母马和马驹关起来,隔了一夜,才把母马一匹一匹放出来,马驹一看自己的妈妈出来了,忙跑上去吃奶,不一会儿,全分出来了。
当天夜里,宫里钟鼓齐鸣,皇帝传话各国使臣入宫。其他几位使臣急忙穿戴整齐赶到宫里。只有禄东赞想得周到,他因初到长安,路途不熟,怕回来的时候找不到路,就让随从带着红染料,在去皇宫途中的十字路口做了记号。
原来唐太宗是让各国使者到宫里看戏,看完戏,唐太宗说:“你们各自归路吧,谁最先回到住处,就把公主许给谁的国王。”禄东赞有记号指引,很快就回到了住处。其他使臣由于不熟悉路途,直到天亮以后才找到住处。
禄东赞又一次取得了胜利,但唐太宗还要进行比赛。他指着远处的一堆木头说:“明天,你们谁能分出这些木头的根部和梢头,谁就算胜利。”次日,禄东赞赶进宫来,看见使臣们正围着木头议论纷纷。
原来,这些木头的头尾看上去都一样粗。禄东赞一声不吭,指挥随从将木头全扔进湖里。很快,就见木头的一头沉入水中,而另一头却浮出水面。禄东赞手指湖面的木头说:“下沉的一头是树根,上浮的一头是树梢。”唐太宗一看禄东赞都答对了,又加出一道题,就是使臣必须在五百名用面纱蒙头的宫女中挑出文成公主。使臣们谁都没见过文成公主,这题太难了。但是禄东赞已经了解到文成公主喜欢用一种独特的香,而蜜蜂很喜欢这种香味。
辨认公主那天,禄东赞偷偷地带了一些蜜蜂,他将蜜蜂一放,蜜蜂便飞向有独特香味的文成公主。禄东赞又一次赢了。唐太宗心想,吐蕃大臣都如此聪明,能用这样大臣的国王肯定也很英明,于是将文成公主许配给松赞干布。这便是“五难婚使”的故事,在西藏被人们一代代地传诵着。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