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历史唯物主义与俄国史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39547
  • 作      者:
    陈之骅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陈之骅,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专业方向:俄罗斯(苏联)历史。撰写和主编的主要学术专著有:《克鲁泡特金传》《俄国沙皇列传》《苏联史纲(1917~1937)》《苏联史纲(1953~1964)》《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苏联演变的历史思考》《苏联兴亡史纲》等。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专题文集:历史唯物主义与俄国史研究》主要选择作者陈之骅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报刊杂志上公开发表的、并在当时学术界产生较大影响的有关俄国(含苏联时期)的学术论文20-25篇(其中有4-5篇节选自有关专著但能独立成文的)。通过本文集,我们能从一个侧面窥见30多年来我国俄国史研究的发展脉络,同时也能大体看到作者个人学术思想和研究工作的发展轨迹。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专题文集:历史唯物主义与俄国史研究》:
  俄国进步舆论在西方殖民者对中国的侵略和对太平天国运动热情支持的同时,也批判了西方学者宣扬的种族主义思想,并对中国的古老文明和悠久历史作了高度的评价与赞扬。
  大概从19世纪初期开始,在欧洲盛行一种种族主义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们在遗传上的体质特征与性格、智力和文化之间有着一种因果关系,因此一些种族天生就比其他种族优越。随着殖民主义的扩张,这种思潮不断泛滥,并且为殖民主义提供了理论根据。俄国进步舆论认为,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种文明都是平等的,都有其独立存在的权利。俄国进步舆论在批判种族主义和谴责西方殖民者对中国侵略的同时,对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明表示了高度的尊重和赞扬。
  早在19世纪40年代,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的鼻祖维·格·别林斯基就在一篇书评中指出:“我们尊敬的作者认为,鉴于中国和印度是两个完全孤立发展的国家,因此它们不可能也不应该在世界历史上有一席之地。对于这样的观点,我们绝对不能苟同。……难道像中国这样伟大的国家,可以被历史所无视而不与它建立任何关系吗?”①
  尼·车尔尼雪夫斯基对种族主义思想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他认为,黄种人和白种人都是同样的人种。他们的所有外表特征都不是本质的,与他们的智慧和性格没有任何联系。他在《论种族》一文中写道:“无论如何不能认为,白种人和黄种人是两个不同起源的人种。中国人和我们都来自同一群祖先。他们不是一类特殊的人,而是与我们同一类的人。……我们从中国人那里看到的各种特点,并非中国人所独有,而是人们在这个历史与社会状态下所共同具有的品质。”②车尔尼雪夫斯基特别赞赏中国人的勤劳。他说:“中国人非常热爱劳动,并且很容易满足。这是他们普遍的性格。他们的先人很早就过着定居的生活,以自己的劳动为生,不依靠掠夺。他们深受压迫,并且相当贫穷。”③
  在谈到中国的历史时,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中国历史与任何一个民族的历史在同样的状态下具有同样的特征。”④他在另一篇文章中表示坚决反对当时一些史学家所谓的中国历史“停滞不前”论。他说:“这是一种谬见。中国的生活从来没有停滞过,正如欧洲和其他的国家一样。”“翻开中国历史,算一下在这段时间里中国遭受了多少次外族入侵。中国历史不是停滞不前,而是因外族入侵而使得一系列的文明遭到破坏。在每次破坏以后,中国人都复兴了过来,或是恢复到原先的水平,或是超过它。”⑤
  车尔尼雪夫斯基对中国古老的文明作了高度的评价与赞扬。他写道:“近代欧洲开始认识中国的时候,它可能从中国人那里引进的不是某些看得见的发明,而是他们对于一般概念与习俗的经验和教导,好像曾经从古希腊和罗马引进的那样。在17世纪,甚至直到18世纪的第三个四分之一时,有相当的证据显示: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学生。作为例子,只要举出莱布尼茨和伏尔泰就足够了。在他们所写的不少文章中,洋溢着对中国文明恭敬和近乎崇拜的感情。”
  ……
展开
目录
自序:我与俄国史研究
克鲁泡特金无政府主义思想剖析
《克鲁泡特金传》引言
克鲁泡特金与苏维埃政权
19世纪中叶俄国进步舆论对中国时局的反应
从评价帖木儿谈到加强中亚各国史研究
重视和加强俄国史研究——在全国社科院《加强周边国家史研究》研讨会上的发言
当前苏联史研究中的几个方法论问题
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苏联红军的建立
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时期的旅俄华工
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及其历史地位
苏维埃政权建立前后苏共几次党内斗争
俄国和中国革命中统一战线问题的某些比较分析
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的政策调整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主要问题和历史教训
苏联解体前夕的历史虚无主义
挽救苏联的最后一次努力——“八·一九”事件及其失败原因
对苏联演变深层次原因的思考
20世纪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苏联兴亡的启示
苏联剧变历史之再考察
从苏共亡党的教训看《共产党宣言》的当代价值
结盟—对抗—战略协作伙伴——中俄关系的历史回顾
恢复中苏学术交流之破冰之旅——忆陪同翁独健先生访问苏联
苏共最高领导人新旧交替情况及其特点
一脉相承,与时俱进——学习习近平同志有关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重要论述的体会
世界史研究要为现实服务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苏联史研究述评
1980—1984年中国世界史研究述评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