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文学必备“最全面参考书”
★日本最畅销文学评论书之一
★你真的读懂村上了吗?
★让我们回顾历史,看看这三十多年来,他是如何从小小的爵士酒吧老板,变成世界级作家“村上春树”的。
从《且听风吟》到《1Q84》
创作背景、趣闻、速读、解析、评论
权威解读、立体梳理
看村上从爵士酒吧老板到世界顶级作家、ICON式的人物的蜕变
让你“侃侃而谈聊村上”
《村上春树的文学迷宫》全面盘点了村上春树出道三十余年来的创作,从小说、散文、翻译作品、游记、绘本到村上春树的采访等。
日本最为活跃的文学编辑、文艺评论家、作家写就。
从创作背景、创作趣闻、内容速读、重要语句、重要观点、解析到评论、关键词解惑等,提炼和总结出了全部重点信息,帮助读者快速了解村上春树的创作脉络,读懂村上。
在这本书中,你不仅可以看到村上春树,还可以看到爵士乐、卡佛、塞林格、菲茨杰拉德。看看人到中年才开始写小说的村上春树,是怎么从一个小小爵士乐酒吧老板变成世界顶级小说家的。看看他在写小说时,实际是在写什么。
这本书的任何一个片段,都可以帮助你“侃侃而谈地谈村上”。即使你对村上不感兴趣,这也是一本有很多小故事、趣味、好看的文学评论书。好看度不亚于村上春树的小说,甚至更加轻松有趣、简单易读。
值得纪念的开山之作——《且听风吟》
【故事梗概】
1970年夏天,大学生“我”回到海边的故乡度假。和友人“鼠”在“Jay's Bar”里“仿佛中邪一般一杯接一杯地喝酒,那个夏天喝的酒能装满25米的泳池”。在这无聊夏日中的一天,“我”遇到了一个没有小指的女孩,并逐渐和她亲密起来,最后还是无疾而终,夏天就这么懒洋洋地过去了。
【开篇第一段】
“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如同不存在彻头彻尾的绝望。”
大学时期偶然认识的一位作家这样向我说道。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我是很久以后才理解的,但至少在当时它给了我某种慰藉——这世上没有完美的文章。
【DATA】
最初刊登在《群像》杂志(1979年6月刊),之后出版
单行本(讲谈社 1979年 201页)
文库本(讲谈社文库 1982年)
并被收录在《村上春树全作品1979—1989①》中
[获奖履历]获第22届群像新人文学奖、第81届芥川奖候选作品。
[电影]1981年制作 导演:大森一树 出演:小林薰、真行寺君枝、卷上公一(DVD在售中)。
【舞台】
故事以“我”回到故乡的19天为中心。“这个故事从1970年8月8日开始,18天后,也就是同年的8月26日结束。”
尽管村上出生在京都,但其作品舞台设定经常让人联想到他青春期生活过的兵库县芦屋市。“这是我出生、成长,并且第一次和女孩睡过觉的小镇”,“前面是海、后面是山,旁边是巨大的港区。真是一个很小的镇子”。其中所说的巨大港区是否就是指神户呢?文中提到“人口七万有余”,而芦屋市1970年的人口恰好是70938人(芦屋市统计)。芦屋市的山之手在整个关西地带也算得上数一数二的高级住宅区,我们可以想象,三层别墅加地下车库也许就是“鼠”的家。
【出场人物】
我——故事的陈述者(29岁),讲述自己21岁(大学四年级)在东京大学专攻生物学时的事情。“我”的生日是12月24日,每年的春季和夏季回两次老家。在家的时候每天晚上都要为父亲擦鞋。有一个哥哥,三个叔叔(其中一个在中国上海郊外战死)。少年时代曾在精神病院疗养过。故事的最后讲述了我在东京和妻子生活的经历。
鼠——“我”在大一时认识的年长一岁的朋友。是一个开得起FIAT600[]和TriumphTR3[]的公子哥,但他很厌恶有钱人,大学中途退学,志愿当小说家。“说白了”是他的口头禅。“鼠”在村上春树的初期三部曲:《且听风吟》《1973年的弹子球》《寻羊冒险记》中都有登场,因而这三部作品也被称为“鼠之三部曲”。据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杰·盖茨比[] 是“鼠”的原型。
杰——“Jay's Bar”的调酒师,在日中国人。“但是过几年想回中国看一眼呢,虽然我一次都没去过……每次去港口看到轮船时我都这么想。”
没有小指的女孩——音像店售货员。在“Jay's Bar”烂醉如泥的时候被“我”送回了家。不久后她做了人工流产手术。左手没有小指(8岁时被吸尘器的马达切断)。是双胞胎姐妹中的姐姐。生日是1月10日。
电台DJ——“N·E·B电台”的主持人(文中他称自己为“播音员”)。因一位女同学为“我”点歌,因此他给“我”打来了电话。点播的歌曲是The Beach Boys[]的《California Girls》。事后“我”得到了一件T恤作为奖品。
我交往过的三个女孩——第一个女孩是高中的同班生,毕业数月后分手。第二个女孩是在新宿的游行中认识的嬉皮女孩,在我的公寓中住了一周。第三个女孩是在大学图书馆中遇到的法语系女生,她称我的阳物为“你存在的理由”,8个月内我们做爱54次,1970年4月她上吊自杀。
生病的女孩——给电台DJ写信的17岁少女。因为脊椎神经的问题住院3年,这种病的康复概率为3%,不要说散步,就连睡觉翻身都做不到,由她的姐姐看护着。
【关键词】
FIAT600——意大利产5座小型轿车。“我”与“鼠”相遇的那天就是开着它肇事的。顺便一提的是,两人开的第一代FIAT500,在意大利被称为“小老鼠(Topolino)”,与“鼠”的角色有关。
理查德·伯顿主演的战争电影——“我”坐在肇事后的FIAT600车顶,突然想起的电影。被认为是《The Desert Rats(沙漠之鼠)》。这是村上春树式的文字游戏,即不写出标题就让人联想到“鼠”。其他类似的地方还有:“我”与没有小指的女孩讨论《热铁皮屋顶上的猫》;“我”用口哨吹出《米老鼠俱乐部之歌》等,都是与“鼠”有关的桥段。
DUFFLE COAT(配棒形纽扣的连帽式粗呢大衣)——和“鼠”见面时“我”穿着的大衣。村上本人就很喜欢DUFFLE COAT,在《海边的卡夫卡》出版时他在和读者的邮件往来中提到自己中意的服装品牌是Paul Smith(当时是2000年)。
John F.Kennedy——这是解读《且听风吟》的重要关键词之一。把肯尼迪头像硬币当项坠挂着的“鼠”在自己的小说中引用了肯尼迪的话:“生活是不公平的”。而“我”在照顾没有小指的女孩的那晚,也和她讨论了肯尼迪的事情。
The Beach Boys《California Girls》——曾经借给“我”专辑的女孩在电台中为“我”点播的歌,“我”回答出了点播人的姓名,DJ送了我一件T恤作为奖品。“我”为了把专辑还给她,去没有小指的女孩打工的音像店中又买到这张专辑,但却找不到同班女孩的下落。
收录有《Gal in Calico》的迈尔斯·戴维斯专辑——“我”作为生日礼物买下的专辑之一,专辑名为《The Musings of Miles》,馈赠对象不明。“迈尔斯·戴维斯”在这部作品中的表记方式很特别,村上在其他作品中将“迈尔斯·戴维斯”写作“マイルス·デイヴィス”而唯独这部作品中写作“マイルス デイビス”。
《火星之井》——虚构作家哈特·费尔德的作品,讲述了一个青年人潜入火星人挖的井中的故事。在村上之后的作品中,“井”的元素多次出现,“火星之井”可以说是这些“井”的原型。
Sam Peckinpah(萨姆·佩金法)——擅长暴力美学的美国电影导演。故事的最后,29岁的“我”和妻子一同去看佩金法的电影。“我”喜欢《惊天动地抢人头》(Bring Me the Head of Alfredo Garcia),妻子喜欢《大车队》(Convoy)。佩金法的作品在村上的其他作品中也频频登场。在《斯普特尼克恋人》中出现了《日落黄沙》(The Wild Bunch );在《1Q84》中则出现了《The Gateway》。
《卡拉马佐夫兄弟》——“鼠”的不知道第几篇小说即是以本作品为原型写成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村上春树在随笔中称其为“综合小说的集大成者,是我眼中的究极之作”。
【关键句】
“什么有钱人,统统是王八蛋!” / 我·喜欢·你们。
一句话否定了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有钱人,这是人生无处发泄、焦躁不安的“鼠”首次发声。与这句否定一切的话相呼应的,便是故事后半段所强调的这句DJ的台词——“我·喜欢·你们”。其中“我”“鼠”与没有小指的女孩,都涵盖在“你们”之内。
“我这里所能书写出来的只是一个一览表罢了。既非小说、文学,也不是艺术。只是中间画出一道竖线的笔记本罢了。”
在作品开头,叙述者“我”断言,接下来的故事既不是小说也不是文学,只是写在笔记本中线左右两边的“一览表罢了”。被笔记本的中线分开的是“生与死”、“过去与现在”,还是“不安与希望”呢,抑或是……
“上次跟你聊完以后,我读了很多书。你知道这句吗?‘较之贫瘠的真实,我更爱华丽的虚伪。’”
“不知道。”
“罗杰·瓦迪姆,法国的电影导演。还有这一句‘出众的知性就是能够同时接受两种对立的概念,并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
“这是谁说的?”
“忘了。你以为这真能做到?”
(中略)
“那……你试着写点什么没有?”
“没有,一行都没有。什么都写不出来。”
“是吗?”
“汝等乃地中之盐。”
“?”
“倘盐失效,当取别物代之。”“鼠”这样说道。
完全不读书的“鼠”受“我”的影响也开始读书了。“鼠”说他忘记了“出众的知性”这句话的出处。实际上这句话出自菲茨杰拉德的自传式短篇《The Crack-Up》(崩溃)。“汝等乃地中之盐”则出自新约圣经《马太福音》,同时也在《The Crack-Up》中出现了。村上春树曾经翻译过菲茨杰拉德的长篇作品,因此可以看出,他从出道作品开始就深受其影响。
【作品解读】村上世界的多重元核
这是个著名的段子:二十多岁的最后一个春日午后,村上在神宫球场喝着啤酒时突然想到“来写小说吧”。随即关闭了自己经营的爵士酒吧“Peter Cat”,每晚写一个小时,花了四个月时间,完成的就是这部《且听风吟》。
人们常说,处女作中包含着作家的一切。这部《且听风吟》想必也不会例外。不仅是《1Q84》,村上经常在作品中创造出多层次的世界,而在这些多重世界的最下层,《且听风吟》默默地联结着其他诸多作品。
故事的叙述者“我”与当时的村上同是29岁。主要的登场人物有3个:在东京上大学的“我”、中途退学的“鼠”和没有小指的女孩。虽然三人从来没有同时见面,但在故事的40个片段中,三人的关系与“我”的心情在(巧妙的隐藏下)复杂地展开着。
“故事从1970年8月8日开始,结束于18天后,即同年的8月26日。”故事的中心是8年前,21岁的“我”在海边故乡度过的19个懒洋洋的夏日(关于这一说法也有不同的见解。加藤典洋[]根据发生的事件推算出故事历经时期并非19天,从而作出了“‘鼠’是一个死去的人物”的论述。《村上春树Yellow Page》)。
群像新人文学奖的评委们仿佛商量好一般,众口一词,认为初读这部作品时就像看一部幽默电影一样轻松愉快,而细读下去才发觉,这份轻松感被“我”内心的悲哀全盘颠覆了。而其实“我”在故事的一开始就已吐露了这种苦恼,这些地方是初读时容易被忽略的。
“每当我想提笔写点什么的时候,总是被一阵绝望所笼罩,因为我所能写的范围实在是太小了。譬如,我或许能就大象本身写一点什么,但对大象的驯化师却不知从何写起。(中略)8年来,我总是陷入这样一种进退两难的困境。”
虽然“我”有想要记述的对象,但却无法下笔。从21岁到29岁,这8年来一直“烦扰我的世界”却是在两小节之内就能写完的世界。
“我”交往的女友是在初春的时候上吊自杀的。“我感到自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落得孤身一人。”怀抱着如此沉痛的丧失感,“我”和“鼠”同没有小指的女孩度过了1970年的夏天。女友在自杀的半年前曾问“我”想要几个孩子,“我”说三个,她回答的是“你骗人”。我们大概能读出,这时的她——像没有小指的女孩一样——应该已经做了人流手术。那么,没有小指的女孩怀的又是谁的孩子呢……有人说是“鼠”的孩子(文艺评论家平野芳信、斋藤美奈子等)。虽然文中并没有提到“鼠”与没有小指的女孩见面的场景,但回头揣摩一下就会感觉到,村上似乎在刻意隐瞒这件事。“鼠”一直想让“我”见的“女孩”应该就是没有小指的女孩吧。女孩在堕胎后谎称去旅行的一周,恰好是“鼠”情绪低落的一周。也许只有读者没有看出他们二人的端倪,作品中的“我”其实是清楚的吧。
作者当然不会明确地给出这个问题的答案,任凭读者在漂满问号的泳池中迷茫徘徊。
“我”与“鼠”的故事会在《1973年的弹子球》与《寻羊冒险记》中得到继续,在这部出道作品中萌发的世界观也将逐渐成长为村上世界的一个重要的内核。
【Column】 虚构的作家从何而来?
《且听风吟》中出现了一位虚构的作家——哈特·费尔德(1938年他怀抱希特勒的肖像从帝国大厦顶端飞身跃下。在他的墓碑上刻有“白昼之光如何了解夜色之深”)。
“我”说:“关于写作,我大多是从哈特·费尔德身上学到的。”后记中甚至有模有样地写到“我”在研究哈特·费尔德的学者帮助下,探访了他在美国的墓地。殊不知这个哈特·费尔德其实是个虚构的人物。村上春树在成名后接受采访时坦陈“那只是捏造的”(《周刊朝日》1979年5月4日刊),后又在《幻想文学》(1983年4月刊)中说道:“作家里我喜欢库尔特·冯内古特、R·E·霍华德和洛夫克拉夫特,把他们揉在一起就成了哈特·费尔德。据说有读者专门去书店问询哈特·费尔德的作品,让书店的人困惑了好一阵(笑)。出版社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因为这是写在‘后记’中的,说是‘在后记中撒谎是不行的’(笑)。”
心理学家斋藤环等多人认为:冯内古特作品中频频登场的虚构人物——科幻作家Kilgore Trout对哈特·费尔德的形象设定有很大影响。
美国文学研究者畑中佳树则认为哈特·费尔德的原型就是作家R·E·霍华德本人(《谁也不知道女主角的名字》筑摩书房)。将冒险小说与奇闻怪事混合起来的《冒险儿华尔德》系列,大概就是指霍华德的代表作《蛮王柯南》(Conan the Barbarian)系列;从一生作品产量众多、恋母等特点也能看出哈特·费尔德确实与霍华德有着诸多共同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