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达自青年时代步入文坛。迄今著有小说、报告文学、影视剧本、散文等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约500万字,成就卓著,蜚声海内外。《霍达作品精选》是现当代名家作品精选之一,是霍达的作品精选集。
《霍达作品精选》是著名女作家、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者霍达的作品精选集。《霍达作品精选》书历史、怀家国、忆师友、写红尘,七十载人生甘苦体验,四十年创作生涯的高度浓缩。
北京的这条胡同,就建筑而论,并没有多少“京味儿”。要想看北京典型的四合院:高门楼、影壁墙、垂华门、五脊六兽、四梁八柱、磨砖对缝、飞檐滴水、曲径回廊、门簪石鼓……趁早别上这儿来,一律没有。这胡同不长,也不拐弯儿,一眼可以看到头儿。两旁是一式的排房,一样的街门,一样的院子,一样的房子,灰砖、灰瓦,每个院子一溜儿五问北房。房前带个简易的廊子,以砖柱支着廊檐,檐下铺砖,并有砖铺甬路从各个房门通向院里,再通向街门。胡同里却既没铺砖,也没铺沥青,是一条土路,下雨时满地泥泞。每院住两家、三家不等,说是“大杂院”,又不太大,也不太杂。院墙极矮,装两扇木栅栏街门,不常关闭,门闩多被孩子们弄坏了,就敞着。有的门扇不知被谁卸去搭床了,也没人管,不要门就是了。院子两两相对,每一排的东西两院合用一个自来水龙头,街坊之间的接触便十分频繁。再则,每排房的后墙又兼作后一排的前院墙,后窗户实际上冲着人家的院子,谁家有点事儿,前后左右都能知道,保密程度极低。有时候,隔着墙就说上话儿了:“嘿,这儿夜班回来正睡觉呢,别吵了嘿!”“二婶儿,我这儿正炝锅呢,有葱吗?劳您驾扔过来一棵!”
这儿的街坊大都能和睦相处。原因很简单:他们都是几十年的老街坊,上辈子、上上辈子就住一条胡同,虽是杂姓,却穿插着好多关系,她叫她“三奶奶”,他叫他“二爷”,甚至连小孩还分“姑姑”、“侄子”辈儿,也不知是怎么排的。早先,这些住户的职业以经商居多,有“勤行”的,便是开饭馆、卖小吃之类。有“玉器行”的,卖珠宝古玩。有“菜行”的,担挑、摆摊儿卖菜而已。解放以后,有的仍操旧业,有的改了行,但仍沿袭过去的称呼不变,如“爆肚儿陈家”、“炸糕刘家”、“玉器赵家”、“花儿洪家”等等,以此代替了门牌号码。他们原来都住在菜市门附近的一条胡同,挨着闹市,各行各业做生意都方便。后来市政建设征用地皮,旧房拆迁,这些人家集体搬家,连根儿拔到了现在的地盘儿,给他们盖了这片排房。好比一个小社会,整个儿挪了窝儿,社会关系并没变,一切照旧。刚搬进新家,孩子们倒觉得新鲜,各家的房子都一样,不留神就走错了,难免嬉笑一场。后来各家按照各自的习惯和需要,把本来一样的院子变得不一样了。有的在院子里种上几棵草茉莉,开得火红一片。有的在房檐前头种上扁豆、丝瓜、葡萄,绿荫遮住了小半个院子。有的则搭个鸡窝,养几只下蛋的母鸡,虽然街道上有时候声称“城市不准养鸡”,来嚷嚷一阵,嚷过也就罢了。还有悠闲的人,在房前摆了大大小小的鱼缸,养金鱼、神仙鱼,水儿清清,鱼儿摇摇,倒也像神仙过的日子。
六十年代中期,胡同里搬进来一家外来户。这“外来户”并非来自上海、南京、东西两广,而是北京人,从东城搬到南城来而已。因为不是集体搬迁的老街坊,在人们心目中就成了“外来户”。这户人家的到来,理所当然地引起老住户们的注目,平添了很多茶余饭后的谈资,并且由此生出了一段故事。
其实,即使没有外来户搬来,这儿也有故事的,只是彼此都知根知底,老年陈账就觉得平淡了。自此之后,胡同里便有了一些新鲜感。
故事便从这儿开始,时在公元一九六五年夏秋之交。
……
小说卷
红尘
追日者
秦台夜月
京韵第一鼓
醉笔
散文卷
请接住她,这是一个母亲在捧着自己的婴儿
二十年后致读者
为了那片苍天圣土
历史毕竟不能重写
众里寻她千百度
我和报告文学
致敬,大西洋上的弄潮儿
格律之美
话剧《红尘》答问录
女人的形象
荐书五种
别情依依忆冰心
荒煤,文坛守门人
难忘《木木》
寂寞之道与道之寂寞
诗仙非仙
江上月魂
诗人情怀
我站在长城上,倾听
公子扶苏事考
楚汉相争中的道德力量
漫说张子房
谒台湾郑成功祠
空门红颜
一总统一秘书的家事
风雨石板街
寂寥旗杆屋
水淹英勇祠
烟雨文武庙
沧桑宋王台
渔家傲
水乡魂
游子情
美洲月
远东雪
天涯倦客
漫步撒哈拉
走向金字塔
悠悠尼罗河
会见水上勉
浏览梵蒂冈
雅丐
碑
海空星河
书到用时
明日黄花蝶也愁
野草
燕雀之志
我和我的狗
此事古难全
听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