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醉里挑灯读历史:那些厉害人物都懂的36种智慧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315250
  • 作      者:
    博文编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华侨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古人的智慧就像一坛老酒,在布满蛛网的墙角里随着历史的推移不断沉淀。历经千年,打开之后依旧醇香如故。智慧需要积累,更需要借鉴。当我们回望历史的时候,会发现古人的智慧是那么深邃。这些智慧依然闪动着耀眼的光芒,不断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指引着我们继续前进。当你翻开这本博文编著的《醉里挑灯读历史:那些厉害人物都懂的36种智慧》的时候就会发现,一幅幅历史的智慧画卷正在徐徐展开。一起品读先哲们的智慧,滋养我们的心灵吧!
展开
内容介绍
  《醉里挑灯读历史:那些厉害人物都懂的36种智慧》分别从“舍、取、借、谏、礼、柔、仁、衡……”等36个角度,全景式展示了中国古人的智慧。《醉里挑灯读历史:那些厉害人物都懂的36种智慧 》是一本特别的历史书,既让你温习了历史,又从中学到了那些厉害人物不会告诉你的经验教训和智慧。
展开
精彩书摘
  有舍才有得,在必要的时候,我们应该学会放弃。关键时刻要懂得放弃一些东西,哪怕是自己最珍贵的。特别是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相冲突的时候,更应该选择舍“小家”保“大家”。
  俗话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句话很形象地说明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如果失去了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也就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也将不复存在。
  可想而知,如果不以 “大家”为重,又哪里来得“小家”的安稳? 战国时期,赵孝成王六年,纸上谈兵的赵括亲自率领赵国的40万大军与秦国军队展开交战,不幸的是,赵括全军覆没。因此赵国元气大伤,秦军趁势追击,很快形成合围,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
  危难之时,赵国的相国平原君马上到楚国求助,在门客毛遂的引荐下,楚国楚烈王当即与平原君歃血为盟,让春申君黄歇率领8万楚军前去支援赵国。不仅如此,平原君的内弟——时任魏国信陵君魏无忌也谎称得到了魏王的号令,夺得了魏国的虎符,支援邯郸。
  当平原君回到赵国之后,发现邯郸城危在旦夕,根本坚守不到援军的到来。但是平原君一时之间又想不出好的办法,这时军心涣散,很多士兵竞生出了投降的念头。
  正在这时,邯郸城有一个小官吏叫李同,求见了平原君,他说:“赵国就要灭亡了,相国难道就不着急吗?” 平原君听后非常生气,大喝道:“你说的这是什么话?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赵国如果灭亡了,我就成了亡国奴,怎么能不担心呢?” 李同继续说:“现在,邯郸城已经被围困一年多了,百姓衣不蔽体、食难下咽,有的百姓甚至已经开始易子而食了。但是反观相国府内,依旧锦衣玉食,就连婢女都是身穿绫罗绸缎,大鱼大肉享受不尽。长期的战争消耗了国家大批的物资,现在,百姓家中已经家徒四壁;武器装备也已经消耗殆尽,只能用木材作为武器参加战斗。但是相国府内却是钟鼎鼓磬一应俱全。这样看来,相国并没有把赵国的存亡放在心上。” 平原君一听,霎时间惊出一身冷汗。
  李同接着说:“如果所有人都这么想,必然会人心涣散,如今,赵国存亡仪在一线之间,如果长此下去,赵国肯定会快速走向灭亡!请相国三思。” 平原君听了后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顿时向李同深深作揖并谦虚地说:“请先生赐我解救之法。” 李同说:“相国心里自然明白,您的个人荣辱和国家安危是连在一起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果秦军攻破了邯郸,您的一切也会随之消失;反之,如果赵国不亡,您的东西不还是您的吗?我建议,您的家人以及奴婢都去参加战斗;家中的钱财、食物和衣服都拿出来犒赏守城的将士。这样一来,很多人都会感谢您的施恩,自然会上下一心,拼死守城。
  ” 平原君当即采纳了李同的建议,疏财守城。果然,这样的行动大大鼓舞了守城兵勇的士气,城中自发组织起了一支3000人的敢死队,冲出城去,和秦军展开了厮杀。
  迫使秦军撤围,后退了30多里,缓解了邯郸城的危机。
  没过多久,信陵君率领的8万魏国援军及时赶到,和邯郸城内的赵军里外夹击秦军。秦军损失惨重,残余部队狼狈也狼狈逃窜,赵国因此获救。而平原君也成了鼎鼎有名的大人物。
  平原君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不计个人得失,仗义疏财,与将士同甘共苦,站在了同一战线上,用自己的资财赢得了民心。最后守城成功,不仅保住了国家,更保住了自己。这可以说是对“舍小家,保大家”最恰当的阐释。
  所以说,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与人相处时,我们要顾全大局,不能仅为坚持个人的一点利益而“钻牛角尖儿”。要知道,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身处在某种大环境之中,不维护好“大家庭”的和谐,每一个体是无法得到长久之安稳的。只有懂得舍弃自己的小利益,维护共同的大福利,“舍小我,成大我”,这样,社会才会得以进步,而人与人之间也才会变得越来越和谐。
  ……
展开
目录
第1辑 小舍小得,大舍大得:活用历史之“舍”智慧
舍小家保大家,方显君子之气——平原君疏财救赵
善于施舍,终有一得——曹操赦罪留曹洪,无意救己一条命
放弃并非是牺牲——齐桓公放弃一箭之仇,重用管仲
摒弃迂腐,求得光明——马援弃愚主投贤君
第2辑 取前三思,得之泰然:活用历史之“取”智慧
无功不受禄,取舍之间成英名——孟子面对百两黄金心不动
舍生取义贯长虹——云敞不畏强权,葬师谱忠义
不取虚名重发展,小利难获长久益——范蠡辞官帮人致富受爱戴
第3辑 一语中的,心服口服:活用历史之“谏”智慧
先取欢后谏言,效果更明显——优孟戏劝楚庄王“葬马”
直接谏言,贵在真诚——唐太宗接受魏征直言相劝
灵活进谏,事半功倍——卫士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劝吴王
正话反说谏言更委婉——敬新磨指桑骂槐救县令
第4辑 地低成海,人低成王:活用历史之“谦”智慧
谦让卑微不相像——苏世长谦而不屈得高赏
过于显山露水酿大祸——杨修狂妄自傲把命丧
谦和相交受人赏——陈平装病让丞相
谦益满损莫自傲——刘邦自愧不如赢拥护
第5辑 与人为善,以礼待人:活用历史之“礼”智慧
明礼修身助成才——晋周以谦逊有礼荣登君位
以礼待人表真诚——刘备以礼取益州
小不恭定会失大礼——韩信出口不逊断前程
第6辑 以柔克刚,以弱胜强:活用历史之“柔”智慧
刚柔相济见奇效——孙休明软暗谋灭孙徘
柔中藏刚才能壮大自己——刘秀以宽柔拢人心得天下
柔而不屈胜刚韧——韩信百忍成钢助刘邦
第7辑 仁爱处世,报之以仁:活用历史之“仁”智慧
多施善行,永葆仁爱之心——仁爱让子皋死里逃生.
仁者施恩终回报——冯谖报恩助尝君“狡兔三窟”
仁恕有道天地宽——娄师德宽容交往受尊重
第8辑 顾全大局,左右权衡:活用历史之“衡”智慧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孙膑权衡利弊智灭魏军
认清自我,分清强弱——宋襄公自不量力兵败泓水
行事贵在适可而止——沈万三得寸进尺遭杀身
第9辑 人心难测,知人最难:活用历史之“驭”智慧
以身作则统奇兵——曹彬甘当罪责树军威
慧眼识才得天下——汉文帝视察三军识亚夫
适当激将甚于点将——诸葛亮巧激子龙见奇效
既往不咎收贤才——陈琳誓死效忠曹操以表感激
虚心听谏能让天下安——武则天听劝还位美名扬
第10辑 伏鸾隐鹄,含明隐迹:活用历史之“藏”智慧
深藏不露静候良机——陈平装疯卖傻除吕氏
声东击西出暗箭——康熙藏而不露擒鳌拜
过于张扬惹大祸——灌夫有勇无谋空余恨
难得糊涂是福——楼护侯门藏智
第11辑 谦虚谐嗅,投石问路:活用历史之“慎”智慧
行敏言慎成大器——杨炎不拘小节遭杀害
三思而后行求稳妥——白起一言不慎酿苦果
谨慎衡量辨利弊——成王临危登基大破蒙古
第12辑 虚实有度,自成高格:活用历史之“实”智慧
华而不实,失败的代名词——陈婴不称王,一生也显贵
实在本分助成长——周勃用实际行动效忠汉朝
第13辑 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活用历史之“专”智慧
持之以恒铸辉煌——赵武灵王扫清障碍求变革
学而不专将一事无成——赵襄王骑马驾车赢老师.
专心致志助非凡——王冕专一研读成名士
第14辑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活用历史之“志”智慧
少年得志怀梦想——项羽起兵反秦称霸王
人生当立志,无志则难成事——范仲淹寒窗苦读磨志坚
老骥伏枥志千里——曹操老当益壮一统北方
第15辑 当机立断,决胜千里:活用历史之“决”智慧
当机立断解除后患——班超勇敢果断收西域
抢占先机才能赢——霍去病沙场力退匈奴兵
反应敏捷往往能免除灾害——东方朔含蓄应对免于治罪
英明决策决胜于千里——秦王听从范雎决策助成霸业
第16辑 侧耳倾听,明辨是非:活用历史之“听”智慧
能听能辨补漏缺_管仲献购鹿计大破楚国
要听得懂别人的弦外之音——楚国空口说白话蒙蔽宋国
忠言逆耳利于行——唐太宗善于听谏而国泰民安
第17辑 遇水搭桥,遇山开路:活用历史之“变”智慧
随机应变解百难——刘墉随机应变化危机
反客为主求主动——弦高因势而变击退秦军
变幻莫测方能在劣势中找到转机——刘邦不按套路出牌惑敌取汉中
另辟蹊径谋新局——胡雪岩灵活经商收奇效
第18辑 挑战传统,天马行空:活用历史之“创”智慧
用思维创新助己发展——诸葛亮妙计助刘备渡江迎亲
发散思维料周全——尉迟运借火用火收奇效
挑战传统,敢走寻常路一鲁班善于发明千古留名
第19辑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活用历史之“小”智慧
细节决定成败——师旷“听”懂细节胜齐军
从点滴做起,方能成大业——商鞅着手细节吸引秦孝公
因小失大损失惨——司马子期因羊羹不均灭中山国
见微知著收奇效——孙亮缜密谨慎断奇案
第20辑 万物之根,以和为贵:活用历史之“和”智慧
任何时候,和谐都是你的第一选择——议和亲娄敬出奇计
有和谐才有未来——廉颇蔺相如将相和
对待他人一团和气——热情谦抑张宾优待下士
第21辑 修身养性,修己以敬:活用历史之“敬”智慧
领导形象要维护——方不圆不懂忌讳被腰斩
要学会尊重自己身边的人——张飞莽撞行事招杀祸
尊重别人是一门学问——张英与六尺巷的传说
敌人同样值得尊敬——韩信求教李左车
第22辑 言而有信,发达之道:活用历史之“信”智慧
诚信是做人之本——季扎悬剑践行诺言
用诚信收服人心——诸葛亮命出不轻收
社会容不得无信小人一虞孚作茧自缚客死吴国
第23辑 投之木桃,报之琼瑶:活用历史之“帮”智慧
患难见真情——苟巨伯不弃朋友避灾祸
别忘记那些帮助过你的人——曾国藩终生不忘恩师
雪中送炭最感人——鲁肃慷慨解囊救周瑜
第24辑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活用历史之“宽”智慧
宽容方展人生境界——楚庄王宽容唐狡收大将
用宽容赢得别人的尊敬——晋文公宽恕众人成就霸业
宽容是一种投资——袁盎饶恕下人做媒人
第25辑 勇于担当,舍我其谁:活用历史之“担”智慧
扛住责任别趴下——于谦身正不怕影子斜
勇于承担失败的责任一诸葛亮承担战败责任自贬三级
有担当也得讲方法——王安石强推新法犯众怒
第26辑 杵臼之交,诚恳当头:活用历史之“交”智慧
社会交往诚恳当头——姚崇就事论事化解危机
知音难得,士为知己者死——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第27辑 背靠大树,众人帮扶:活用历史之“靠”智慧
靠勇气开辟成功之路一关羽单刀赴会退东吴
投桃报李,朋友是你的最大依靠——管鲍之交成佳话
第28辑 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活用历史之“坚”智慧
坚信失败是新的起点——勾践卧薪尝胆终灭吴
坚守气节,你是时代最耀眼的明星——董宣用“硬脖子”维护法令
只有坚持才能迈向成功——陆羽访遍神州写成《茶经》
第29辑 游观其变,应时而动:活用历史之“静”智慧
任何事都不值得你失态——左懋第平心静气处乱世
解决问题不妨“冷若冰霜”——谢玄冷静思考破秦军
冲动让人犯下弥天大错——刘备夷陵之战遭惨败
第30辑 忍辱负重,强者之道:活用历史之“忍”智慧
忍得一时,受用一生——张良容忍老人收奇书
低调隐忍,安如泰山——刘备的韬晦生涯
忍是一字之师——苏轼忍辱负重终成一代文豪
忍是通向成功的捷径——齐桓公归还土地收入心
第31辑 以退为进,以守为攻:活用历史之“退”智慧
退一步面向更广阔的未来——朱棣以退为进夺帝位
退让是靠近成功的一种方式——冒顿单于大破东胡
当退则退,展现成大事者的气魄——曹操适时撤退徐图发展
第32辑 虚心纳下,散财得众:活用历史之“让”智慧
君子应有成人之美的胸怀——范雎退位让贤荐蔡泽
谦退礼让海阔天空——长孙氏谨慎处世受万民爱戴
用退让来洗涤自己的心灵——刘宽宽容赢得百姓爱戴
第33辑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活用历史之“淡”智慧
体昧最单纯的快乐——李白踏遍神州终成诗仙
豁达处世做最真实的自己——孔子之所以为孔子
从容是一种境界——诸葛亮空城退大敌
淡然,让你的人生充满阳光——阳光般的大脚皇后
第34辑 处变不惊,居安思危:活用历史之“危”智慧
处变不惊,方能转危为安——陈平智避危机投刘邦
安逸的生活是危机的帮凶——敬姜警告公父文伯
先知先觉,消危机于无形——张良劝刘邦厚待雍齿
事先有防范,遇事心不乱——晋阳城得民心破智伯军.
第35辑 磨平棱角,方圆之道:活用历史之“圆”智慧
磨平棱角好做人——周亚夫不懂圆融遭陷害
处世,别让原则伤害你——伍子胥退而保命成大业
第36辑 深谋远虑,未雨绸缪:活用历史之“谋”智慧
策谋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孙膑献计田忌胜齐威王
谋略讲究虚实之道——廉范智退匈奴兵
滥用谋略等于自掘坟墓——春申君作茧自缚惨遭杀害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