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1904-1905:晚清三国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0878657
  • 作      者:
    李洁著
  • 出 版 社 :
    九州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
收藏
编辑推荐

★ 《晚清三国》,是《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力邀”作者写成的——“舌尖上”总导演陈晓卿在新闻发布会上自曝更爱历史,《晚清三国》即为陈晓卿纪录片团队原名《旅顺记忆(1904—1905)》的文字总撰稿。这是一部关于日俄战争(1904—1905)的史诗级纪录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等,被“知乎用户”赞为分分钟碾压日本方面制作的(包括NHK)任何一部日俄战争纪录片!获CCTV纪录片频道、人民日报、东方历史评论、新浪军事、B站up主、百度吧主、豆瓣读友等好评。

★ 《晚清三国》,“太后、天皇、沙皇的日俄战争”——关键人物:慈禧太后、明治天皇、末代沙皇及老罗斯福总统。一条道走到黑的末代沙皇,以国运相赌的日本君臣,眼见得日俄强邻要在自家故乡和祖陵所在的地方,即“龙兴之地”开战,大清国的君臣们一筹莫展!这场战争决定了俄罗斯帝国的衰亡,日本帝国的崛起,最终也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中国之命运。

★ 《晚清三国》,实地探寻,“在现场打开历史”——发现历史,新鲜有料!“一个旅顺口,半部近代史”,本书贯穿日俄两帝国争抢旅顺等地事件始末,重现了20世纪初文明世界的滔天巨浪和“第零次世界大战”惨烈的战争画面。史料浩如烟海,作者一步一步用脚丈量,逐一打探战争遗迹,除了踏遍东北,又专程赶到俄罗斯,三次东渡日本,本书还精选“纪实摄影”近百张,在千头万绪的线索中,直观写实地还原了这场帝国的豪赌。打开历史的方式变了,“实地历史”,涨知识!


展开
作者简介

李洁,1957年生于青岛,下过乡,做过工,资深报人,也是历史探寻者,非虚构写作者。著有《百年独语》,近年来尤以“实地历史系列”《文武北洋》、《晚清三国》等为人熟知。他说,我是个旅人,解读历史,向来不怕绕远,只求亲临解读,愿意走在历史的遗址实地上,想尽量走近真相,如此而已。

朋友圈有一个“共识”,1957年出生的他,长得像1975年的,可脑子里装的历史,又像出生在1857年的,听他讲古,知道不少新鲜的往事。


展开
内容介绍

日本人在紧锣密鼓地备战,俄国人在有恃无恐地应战,大清国人则不知如何选边站……

大清帝国、日本帝国、俄罗斯帝国,以国运相赌的“晚清三国”,慈禧太后、明治天皇、末代沙皇的日俄战争(1904—1905),俨然豪赌“第零次世界大战”!战后仅6年,矗立近300年的清国大厦,即土崩瓦解。

现在的中国人,说起日本军头,可能知道东条英机、山本五十六、冈村宁次、土肥原贤二等名字,但未必都知道,这几个二战时的日军陆海军大将,都是在日俄战争期间成长起来的下级军官,他们共同的所谓“偶像”,就是日军的大山岩。日俄战争,即史家眼中的“第零次世界大战”。

《晚清三国》作者两度造访旅顺口,三度在辽宁大地上驱车驰骋,重寻当年日军的进军路线,或曰沿当年俄军的败北路线,车轮逐次碾过丹东、凤凰城、新宾、本溪、辽阳、沈阳、铁岭、法库和昌图,逐一打探战争遗迹。2015年阳春、仲夏和深秋,作者还曾三次东渡日本,就近解读战争的策源地和一代军政巨头的生长环境。俄罗斯海军节那天(每年7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作者曾专程赶到远东名城海参崴,零距离地打量节日中的太平洋舰队,日俄战争期间的开头与结尾,都与这支舰队有关。

“实地历史”,实地寻访百年前后的中国与强邦,在现场打开历史!

关于“第零次世界大战”,还基于一个至今没有打破的战争纪录,即交战双方,竟没有法律意义上的战胜国与战败国!而这100多年前的日俄战争,孵化了晚清各意识形态与政治派别的出世,加速了帝国的解体,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乃至东亚的政治生态,影响至今未绝。

回望这段历史,俄国或淡忘,日本或美化,这是一部中国人自己写的力求还原当年政治生态和世界地缘政治格局的新著。

[封面图片]——至今犹存我国东北的“中东铁路机车库”,慈禧太后、李鸿章“联俄御日”必经之地,遥远的欧洲从此贯通满洲。


展开
精彩书评

★ 陈晓卿(《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总导演)——其实,我还是一个历史爱好者,不光是美食爱好者。在我接受教育的时候,我们的很多历史是提纲式的,缺少丰富的细节。在了解日俄战争(1904—1905)的很多故事之后,我觉得,作为一个纪录片人,应该有义务有责任来做好这一部“日俄战争”(《晚清三国》即这一部历史纪录片的文字总撰稿)。


★ 李洁(《晚清三国》《文武北洋》作者)——2014年4月下旬的某个黄昏,只有一面之识的陈晓卿君突然打来电话,力邀我为一部再现日俄战争的4集纪录片撰稿。陈君对我的信任,缘于他对拙著《文武北洋》的谬赏。当时,陈氏执导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部正在央视几个频道同时首播。能与国内*优秀纪录片人合作,我当然求之不得。


★ 丁东(《口述历史》主编)——以纪录片的方式重现日俄战争,对于普及历史知识、提醒民众具有重要意义。


★ 周志兴(《凤凰周刊》创办社长)——李洁写的一本*有名的书,是《文武北洋》,我就是因为吃了这个蛋而去找他这只下蛋的鸡的,结果找到了,成了铁哥们。其实,他认为,他*好的书是下一本。李洁文笔*佳,腿勤,很多古战场古建筑以及名人故居,他都会亲自到现场。


★ 杨浪(《地图的发现》作者)——李洁大兄继《文武北洋》之后,新著《晚清三国》即将问世。洁者,净好也。对一片污塗的历史做真实梳理,从文献进入,在实地爬梳,弃陈言谬论,这是这些年来李洁们(含本人)的学习和著作做的事!


★ 张鸿(中央电视台评论员)——我们今天回过头去看100多年前发生的这个战争,意义在哪里?日俄战争,其实一直影响到我们今天。


★ 何苏六(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全景展示日俄战争全过程,恢弘大气,有厚重的历史积淀,暗流涌动,显示功力。


★ 俞虹(北京大学教授)——“一个旅顺口,半部近代史”……当*后还原旅顺白玉塔时,不禁让人思考,今天我们如何认识这场战争?


展开
精彩书摘

◎  《晚清三国》序言——探寻以国运相赌的“晚清三国”(by 李洁)

2014年4月下旬的某个黄昏,只有一面之识的陈晓卿君突然打来电话,力邀我为一部再现日俄战争的4集纪录片撰稿。陈君对我的信任,缘于他对拙著《文武北洋》的谬赏。

当时,陈氏执导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部正在央视几个频道同时首播。能与国内最优秀纪录片人合作,我当然求之不得。不过,听他陈述完种种邀约我的理由之后,我却退缩了。平生自知,我只是一个偏爱在历史遗址上独自找寻与验证真相的非虚构写作者,相对于其他的文艺形式,我更喜欢用文字搭建历史的真实场景。我从没写过纪录片,更何况是写符合央视播出标准的纪录片……不料,陈晓卿的诚意比舌尖上的味道更让人难以拒绝。在他的有滋有味的劝说下,我喜欢探求新路的顽劣天性终被激发起来,加之借机填补历史知识空白之贪念,我最终贸然应承下来,并由此陷进了百余年前的战争风云中——从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整整一年,我一直在苦读相关的史料……

为了解读这场战争,我的案头上和身边的小书架上,很快堆满了五十几本相关的书籍,包括厚厚的三大本影印卷的清史档案和日俄两国的有关书籍与画册。每天从早到晚,我都身陷这堆书中,耐着性子爬梳战争的起因、进程与结局。

照旧,我会在读烦了的时候,起身离家远行,赶赴历史现场,就近观察与感受我所关注的那一段历史的遗痕,从中发掘出史料上未曾记载的东西。

2014年盛夏与初秋,我曾两度造访旅顺口,三度在辽宁大地上驱车驰骋,沿当年日军的进军路线,或曰沿当年俄军的败北路线,车轮逐次碾过丹东、凤凰城、新宾、本溪、辽阳、沈阳、铁岭、法库和昌图,逐一打探战争遗迹。2015年阳春、仲夏和深秋,我还曾三次东渡日本,东上那须高原,西访萨摩旧址,更细读过几座城市的博物馆,甚至抚摸过明治初年萨摩藩军使用过的火炮,就近解读战争的策源地和一代军政巨头的生长环境。俄罗斯海军节那天(每年7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我专程赶到俄罗斯远东名城符拉迪沃斯托克,即中国人坚持不肯改口的海参崴,就近打量过节日中的太平洋舰队,日俄战争期间的开头与结尾,都与这支舰队有关……

朋友们知道我一直在苦读和走读日俄战争时,莫不诧异地问:“日俄战争?哪年发生的?”再不就是:“日俄战争和我们中国关系大吗?”我的朋友,多是读书人,但他们也与从前的我一样,并不清楚日俄战争与“我”何干。

现在,我可以说了:日俄战争,和中国的关系太大了!

没有这场战争,丰饶的东北大地极可能成为俄罗斯帝国的“关东州”; 日本人的拼死阻击,固然截断了沙皇通向“黄俄罗斯”梦境的轨道,但清政府的抵制和西方列强的制衡,又让日本帝国不得不收束起对那片广袤的黑土地的全部贪欲——几十年后的日本傀儡政权伪满洲国,不过是日本在大陆上的飞地“关东州”的雏形而已。无论沙皇俄国还是天皇日本,如果得逞的话,几千年版图不仅保留不住秋海棠的丰姿,连现有的雄鸡也会被斩首,究竟瘪成了什么模样,还真很难说!须知,这场战争结束后,清政府才正式建置了东三省——之前,黑龙江、吉林和奉天三地,只设置了旗人主政的军政机构而并无行省。

再者,没有这场战争,一代中国精英,也不会在“同种同文”的日本人的凯歌声中,纷纷警醒并引为成例,走上了与专制王朝较劲的苦斗之路——有的人在体制内疾呼立宪,不屈不挠;有的人在体制外频频“谋反”,前仆后继。彼时,无论朝野,也无论官绅,吁请清政府立宪的呼声也正是在这场战争结束之后达到了高潮。须知,中国同盟会成立之日,正是日俄签订和约之时。谁都知道,没有同盟会,便不会有改天换地的辛亥革命;而革命党赖以起事的各地新军,也正是清廷在日俄战争期间督练成军的;没有这支装备精良的新建陆军,则武昌首义断断乎不会成功!是的,没有日俄战争,鲁迅就不会弃医从文,他的同乡女杰秋瑾也不会慷慨回国赴难,他的另一个浙江老乡蒋介石及其他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优秀学生更不会被清廷派往日本学习军事,并在回国后纷纷成了革命党的军事骨干。这一场战争结束后仅6年,修筑了近300年的大清国大厦即土崩瓦解,“中国”首次成为中华文明古国的正式国名,并一举成为亚洲的第一个共和国。

可以这样说,日俄战争,孵化了晚清各意识形态与政治派别的出世,加速了帝国的解体,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乃至东亚的政治生态,影响至今未绝。

而且,没有这场战争,日本就无权在我中国境内保留一支名为保护租借地与南满铁路的军队,而若无这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关东军,则20多年后,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国家元首)张作霖就不会惨死在家门外,而沈阳城里也不会发生“九一八事变”,之后,更无铁蹄踏破山海关入侵我华北地区,把中国拖入了长达14年(1931—1945)之久的战争泥潭中;若无这场战争,便不会有后来的太平洋战争;若无太平洋战争,则整个世界的历史都要重写!

日俄战争,与“我”岂不是有着天大的关系!

……最后的问题是,当年的美国和其他西方强国为何热心于调停?彼时的国际地缘政治有怎样的反复与变化?其后果为何一直到百余年后的当今仍在左右着东亚乃至世界各国的关系?

疑问林林总总,本书或有解答。

读完本书以后,读者朋友或许会知晓拙著得名的缘由了。是的,笔者力图写下的绝不仅仅是两个强邻之间的战争过程,更是这场战争对我中华命运的深刻影响。

日俄战争,实是中、日、俄三个国家在20世纪初围绕着各自国家利益而上演的一场极具声色的“三国演义”!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