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新教育实验:中国教育改革的民间样本:exemplary grassroots practices of educational reforms in China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0267258
  • 作      者:
    朱永新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
收藏
作者简介
朱永新,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常务委员会委员,叶圣陶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教育30人论坛成员,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等校的兼职教授。著有《朱永新教育作品》(十六卷)、《致教师》、《未来学校》等,著作被译为英、法、德、日、韩、俄、蒙、西班牙、希伯来、阿拉伯、哈萨克语等出版。主编了“当代日本教育丛书”“新世纪教育文库”“新教育文库”等30余种。先后多次主持承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他对教育理想的不懈追求和执着行动,感动了千千万万人,多次被评为“当代教育名家”、“中国十大教育英才”、“中国教育十大风云人物”、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以及《南风窗》“为了公共利益”年度人物等。
展开
内容介绍
  2000年,朱永新教授发起了“新教育实验”,至今全国各地5200余所学校、570余万名师生投身其中,其理论和实践让诸多身处应试教育压力下疲于应付的教师找到了努力的方向,改变了许多区域的整体教育生态。近20年来,新教育实验因其强调教育者自身的行动反思,以及新教育共同体对社会公益的关注而备受瞩目,成为中国教育改革的一个民间样本。2018年,新教育实验被评为基础教育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在《新教育实验:中国教育改革的民间样本/当代中国教育改革与创新书系》中,朱永新教授梳理了新教育实验的发展历程,列举了新教育的“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以及“晨诵、午读、暮省”“新生命教育”等特色课程,全面总结了新教育实验的理论与实践,是一本全面介绍新教育实验的重要著作。
展开
精彩书评
  ★新教育实验推动了中国教育行动的研究,推动了一种中国教育风格的研究,它如一条鲇鱼,必将搅动中国教育这一缸水!教育家既要勇于把握规律,更要勇于探索规律。朱永新先生正是有着这种教育家的担当,这种担当就是高度的责任感,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这种担当体现着胸怀、勇气和格调。他是当代中国教育的一位奋力拼搏者。
  ——陶西平(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总督学顾问)
  
  ★朱永新倡导的新教育实验,是目前中国规模大、参与人数最多、效果显著的一次民间教育科研实验。新教育实验的成就,极大程度上解决了教育职业倦怠、理论实践脱节、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矛盾等问题,形成了完美教室、理想课堂等一系列扎扎实实的成果。朱永新因此也成了自陶行知以后知行统一的著名教育家。
  ——刘道玉(武汉大学原校长、著名教育改革家)
  
  ★新教育完全是自发的、自下而上的民间活动,它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儿童发展关键期的素质教育的行动研究。新教育这个内容里面有理想、有激情、有诗意、有行动。四个改变、五个理念、六个学理、七个行动,都具有中国特色。
  ——严文蕃(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波士顿分校教育领导学系系主任)
展开
精彩书摘
2000年11月,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出版了。千禧之年,这本专著的出版,成为新教育实验诞生的标志。近20年来,朱永新和他的团队,将问题导向与使命导向结合在一起,以勇气、意志和智慧,以开阔的视野和开放的胸怀,把教育理想扎根在中国大地,扎根在校园,扎根在教师的发展,不断开掘、不断完善、不断发展新教育实验,深入探索立德树人的实现方式,逐步完善了新教育的育人范式。与此同时,朱永新以他的实践哲学与美学方式,影响着学校,影响着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
一、理想抱负:为中国未来教育探路,坚定素质教育信念
有不少人说,朱永新是个理想主义者。朱永新并不追究这种评述的意图,是褒是贬,他不在意,因为他是一个心胸十分坦荡、开阔的人,有自己的价值理想和行动准则。更为重要的是,他胸中有一团火,始终燃烧着,这团火就是他的理想。他说:“一个国家总要有一些人做梦,总要有一些人高举理想主义的旗帜。教育要有理想,做教育的人要有理想,否则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就永远没有理想,没有出息。”他又说:“政治是有理想的,科学是有人性的,财富是有汗水的,享乐是有道德的。如果我们在未来的孩子身上能够看到这些,我相信我们的国家就是有力量的。”这就是朱永新的理想。显然,他的理想折射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核心价值追求。这不是他个人的理想,而是在国家强大、民族振兴的理想照亮下的教育理想,将个人的、教育的理想编织进国家的理想框架与愿景中。当下,我们需要朱永新和他的团队的理想,希望出现更多的扎根大地的教育理想主义者。
朱永新将教育的理想提升为抱负与使命:为未来的中国教育探路。他说得通透而实在:“中国这么大,区域发展不平衡,需要一些不同的探索,纯粹让教育行政部门去做,那也是不太现实的。”他正是在进行“不同的探索”,“不同的探索”既表现了他的使命感,也表现了他的改革、创新观,即探索者可以有不同的身份,可以走不同的路线,也可以形成不同的力量。朱永新以学者的身份,激发、调动、组织学校校长、教师队伍走另外一条线路:民间线路,即自下而上的路线,把自上而下的推动转化为自下而上的自主生长,用民间的力量、大众的力量为中国教育探路。事实证明,新教育实验让中小学的校长、教师激动起来、兴奋起来、沸腾起来。他们是改革的生力军。新教育实验告诉我们,只有当大众被唤醒以后,主动投入、积极参与以后,教育改革才会真正发生,才会深入地推进。这也是朱永新和他的团队的理想。
对于这样的理想与抱负,朱永新还有另一种表达:为中国而教。为中国而教,大气、豪迈、自信,但不只是此,而首先是个方向问题、目的问题。新教育,新就新在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培养人才,要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新教育自觉地把学生个人的终身发展,与社会进步、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结合在一起、统一在一起。新教育行走在新时代,有了更深厚的时代内涵、更高远的价值立意、更坚定鲜明的志向,“择高处立,寻平处坐,向宽处行”,正是新教育最新、最美的姿态。这是理想主义的姿态,并非玄,而是实;并非浅,而是深;并非只是技术、途径、方法,而是实实在在的专业。
为未来的中国教育探路,为中国而教,有个落脚点,那就是素质教育。朱永新、新教育信奉的、坚守的是素质教育。他坚定地认为,基础教育就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和功能,也揭示了教育的基本问题和具体规律。新教育为中国教育探路,探的是素质教育之路,走的是素质教育之路。中国教育包括未来的中国教育,应是素质教育的形态。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朱永新对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实施有着独到的见解和举措。
第一,他认为,素质教育是人的教育,即“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朱永新说,现在有人认为素质教育过时了,要提核心素养了,“我觉得,关键并不在于讲素质或者素养,而在于我们究竟要办怎样的教育,培养怎样的人,一个好的教育,首先要解决这个问题”。在他的理念深处,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是立德树人,这是方向问题;而核心素养是关于人的,是离不开人的,要服从于人的发展,也可以认定,核心素养推动素质教育进入新阶段。
第二,他认为,素质教育的着眼点是生命教育。他说,新教育有不同的角度,但有一个角度不能忽略,那就是生命的角度。从人自身最终发展的完整性来说,就是“让每个生命成为最好的自己”。新教育提出了“拓展生命的长、宽、高”的主张,“自然生命”强调“长度”,“社会生命”强调“宽度”,“精神生命”强调“高度”。从学理上看,素质是人的先天禀赋,原本就是生命的范畴,即使是素养,也是植根于生命之中的生命状态的凝练与表现。
第三,他认为,素质教育应有重要的基础,即由阅读开始的精神成长。他这么说:“人最基本的素质是人的精神成长,而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所以,素质教育应当从阅读开始,阅读应该成为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这是一个相当深刻而精彩的观点,显现了朱永新和他的团队思想的敏锐性。
第四,他认为,素质教育应当有丰富而又实在、扎实、有效的载体。素质教育缺的不是理论,而是扎扎实实的行动。新教育所设计与实施的十大行动不仅勾画了素质教育的框架,而且落实了实施的举措。这些都是为了达到新教育所规定的素质教育的标准: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
理想、抱负、理念、行动不负有心人,长期的实践锻炼并丰富了新教育,让新教育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
二、价值大原:让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让素质教育触及生活的主语与主体
新教育始终有自己的价值追求,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价值定位,让其鲜明、坚定。新教育把价值定位于生活,定位于对生活意义的追索,将已割断了的、省去了的生活与形而上的关系修复起来、联结起来,进而将理想、信念植根在国家、民族文化哲学的土壤之中,使其成为新教育的价值大原,从这一认识出发,新教育的价值大原显得十分简单、素朴,那就是“让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朱永新反复强调,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就是新教育的核心价值、教育最重要的使命、未来教育的根本方向、新教育永远不应该变的追求,并且进一步强调,“教育不管怎么变,这两条是不会变的――幸福和完整”。
价值大原,会让我们的生活从小知走向大决,从小能走向大成,于小物而求大论。“让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一价值取向,具有根源性、基石性、方向性、生成性、发展性。这一价值大原,内涵丰富,但不复杂。其一,过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首先是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主语。生活是教育之源,也是教育之目的。教育在生活中展开,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生活。离开生活这一主语,教育就是无源之水,也失去了价值、意义。其二,学生是生活的主体。学习是学生共同的使命,生活远离学生,便是空洞的、玄虚的、与人无关的。其实,离开了人就没有生活,离开了学生,教育就不是教育,教育生活也就不存在了。主语与主体的相互呼唤、相互映照、积极互动,带来真正的生活和教育,这显然是价值大原。其三,幸福是生活的核心。犹如内尔?诺丁斯所说,幸福是教育的核心目的,也是教育的核心价值。缺失幸福的生活,丢失了教育的本义,教育发生了异化。在这种状况下,学生实质上已成了生活的工具以至奴仆。不言而喻,幸福是教育与生活的价值大原。其四,完整是幸福生活的基础、前提与关键。这也不难理解,不完整的生活肯定是不幸福的,从不完整的生活中走出来的人也肯定是不完整的,而完整的儿童才是幸福的,同样,也只有完整的教学才是幸福的。新教育将“幸福”置于“完整”之前,这一前提的倒置,恰恰是对前提的强调,以及对目的的凸显。从价值大原的视角来看,“让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一种大知。在大知中大决,在大决中大能,在大能中大成,这是大论。
这样的大论不是空谈,而是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新教育实验有四个方面的目标,第一个便是“改变中国学生的生存状态”。朱永新检视了学生的生存状态:“现在大部分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享受不到成长的幸福。他举了个例子。有个学生学习很差,常挨教师的批评、父母的打骂,教师找他谈话,他反过来对着教师把桌子一拍,说‘这学习是谁发明的!’”这个例子并非个别,也并非极端。试想,这样的生存状态,能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吗?能培养出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吗?莎士比亚作品中哈姆雷特说:生存不是问题,生活才是问题。作家刘震云说:生活不是问题,怎样生活才是问题。而新教育认为,这些都是问题。怎样活得像个人、像自己,更是问题。而新教育正是要改变这样的生存现状,解决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真的是个具有重大现实价值的问题。
价值大原还要深入问题的本质。新教育实验旨在“让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是在澄清、明晰、端正一个问题:人,即人是一种意义的存在。人既可以创造意义,也可以破坏意义。人的意义存在,体现在生活中。所以,人是意义的创造者,是指教育有价值立意,在价值立意的追求中,人创造生活的幸福和完整;而人是意义的破坏者,则是因为教育生活的变形与异化,让人失去了理想,失去了创造力。新教育实验的“让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直抵教育的核心与本质。其本质,就是教育的回归。朱永新早就非常明确地指出,新教育之新,就在于回归。但是,新教育实验又告诉我们,在回归的路上,总有新的想象,亦即引起新的创造。改革需要回归,回归中的想象与创造是一种改革。“让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还有更深远的意义。罗素在1999年出过一本书:《教育与美好生活》,论及了雅典人与中国人的生活态度和状态。他说,雅典人和中国人一样,都希望享受人生,“然而,在这两种文明之间,也存在极大的差异,泛泛说来,产生差异或者归于希腊人精力充沛,而中国人则懒懒散散……中国文明则只能为外力所亡……中国的传统教育已与现代世界极不相称”。不能说罗素的比较没有道理,但有失公允,而且其中的误解与荒谬是显而易见的。不过,我们从中领悟到了教育与美好生活,不只是一个教育问题,而且是中国人的生活状态、精神状态面世的问题,是与中国人在世界中的形象密切相关,关涉国家文明、民族精神性格的问题。新教育寻找到了价值大原问题。
三、以提升教师精神生命为逻辑基点,让教师成为素质教育的主人和创造者

新教育实验非常重视改革的逻辑起点。关于逻辑起点,朱永新有个比较:教育改革,有的把逻辑起点放在课堂上,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通过课堂来撬动整个教育变革;有的把逻辑起点放在课程上,通过课程的重构,带动教育改革。总之,所有的教育改革都会有一个总的想法和主张,这一总的想法和主张往往就是它的逻辑基点。新教育实验就是要从逻辑起点出发,站在逻辑基点上,向前向上?望,向下向内开掘深化,促使改革有新的突破、提拔和跃升,并促使素质教育进入一个新层面。
新教育实验的逻辑起点和基点在哪里?朱永新坚定地认为,是教育。为此,他做了非常简洁的解释:“所有的教育问题,里面最重要、最关键的就是教育。谁站在讲台前,谁就决定教育的品质;谁站在讲台前,谁就决定孩子的命运。教师是所有问题的出发点,教师是课堂的生发点……教师也是课程的出发点,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同时也是课程的研发者。”接着,他从相反的角度进一步论证:“没有教师的发展,学生的成长就成为无本之木;没有教师的研发,课程就成为无源之水;没有教师的实验,课堂就成为水中之月。”简洁的、正反两个方面的阐释是十分深刻的。首先,这样的选择与确认,回应了世界教育改革潮流。联合国教科文等组织曾联合提出一个口号:复兴始于教师。一个民族是这样,一个国家是这样,教育、学校更是这样。用朱永新的观点来看,教师的讲台决定着教育的未来,也决定着民族和国家的未来。这样的认识,视野开阔,格局很大。其次,当下教师的生存状态堪忧。如果不重视、不改变,课堂、课程的改变是没有希望的,学生的发展只能是句空话。用朱永新的话来说,不能“把每一个教师放在心上”,就无所谓“把每一个孩子放在心上”。显然,新教育实验逻辑起点、基点的选择既要形而上又要形而下,这样的起点才能走得远,站在这样的基点上才能走得深。
以把教师成长作为逻辑起点、基点,新教育有不少的新观点、新举措,显现了不少的创意。其一,“教师专业发展”应当是“教师发展”,而教师发展的实质是教师成长,因为教师成长指向生命,尤其指向教师的精神生命。这一理念和主张,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深度认知与更全面、更准确的把握,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超越。其二,即使是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应是一个多层面的专业结构,包括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专业阅读的旨意在于,“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的旨意在于“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登”,专业交往的旨意在于“站在团队的肩膀上飞翔”。好一个“站”,好一个“肩膀”,好一个“前行”“攀登”“飞翔”,这些都是生命的状态、生命精神的状态、教师行走的状态。一个个鲜活的状态,必定带来鲜活的素质教育。其三,要提升教师精神生命,开展生命叙事。叙事不仅可以提供一个可以分享的世界,而且能让“时间人格化”,让人的身份得以确认,让人的意义、教师的精神价值在叙事中得以呈现和彰显。尤为引人关注和深思的是,新教育教师生命叙事的语言。朱永新将生命叙事分为三类:人类的语言、民族的语言、地方的语言。人类的语言,透射的是博爱,对自由的向往与追求;民族的语言,透射的是民族的文化性格、家国情怀,血脉、根、魂与脊梁,用中国的语言叙事,“活出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地区的语言,那是地域文化、地方独特风格的雕塑。总之,生命叙事是语言的狂欢,是教师精神生命的欢唱。其四,重塑中国教育的人文精神。朱永新把提升教师精神生命、重塑中国教师的教育人文精神,作为教师发展的意义境界。他常说,一所学校如果没有人文精神,肯定是没有品位的,肯定是没有人文与道德的。人文精神让教师在精神上真正站立起来。如果说教师的全部尊严在思想,那么教师的全部价值在于精神境界的提升。其五,教师发展需要打造共同体。尽管鲍曼在《共同体》中说,真正的共同体是不存在的,因为规则与自由总是在发生碰撞,不能调和。但是,事实已非常清楚地告诉大家:新教育是一个真正的共同体,改革教师行走方式,提升教师精神生命,教育改革从逻辑起点与逻辑基点上起飞了。
近20年的实践,新教育实验已收到了特别宝贵、十分幸福的礼物:人,教师,再一次努力地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挣脱出来,奔向素质教育;勇敢而坚定地站立起来,成为素质教育的主人,成为素质教育的创造者。这既是教育改革的逻辑起点,又是教育改革的逻辑基点,更揭示了教育改革的逻辑。如此,用逻辑推动的新教育实验,必定让教师用自己的力量,成为素质教育旗帜下最富精神生命的生力军。
四、书香校园、完美教室、新父母学校等关键因子的突破,让素质教育落地生根
以理想主义和田野行动为主要特征的新教育实验,在高举理想主义的大旗、唤醒教师的生命激情和教育梦想的同时,特别强调田野意识与行动精神。而这样的田野意识、行动精神,是由“田野设计”与行动框架支撑的: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构筑理想课堂、研发卓越课程、缔造完美教师、家校合作共育等十大行动,以及晨诵、午读、暮省的生活方式等,分别就艺术教育、科学教育、生命教育等做了专题研究。
以上的行动框架具有显著特点,那就是以专题作为行动的主题,一个个专题即一个个行动;专题与专题、行动与行动之间相互衔接、相互促进与推动,形成行动链条,让有序性带来持续性,让计划逐个落实;每个行动都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向前,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新教育培育着研究品质和行动品格。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行动链中有几个重点,它们形成了突破点,演绎为生长点,进而成为行动的动力源,推动了新教育的深入发展,彰显了新教育的亮点,成为影响素质教育的几个关键因子。
关键因子之一:营造书香校园。
新教育为推动青少年阅读、教师阅读做了极为有效的工作,在全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新教育是“书香校园”概念的创生者、“营造书香校园”的首创者。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新教育的阅读理念、推进机制、营造方式以及研究、实验的品质,不仅在实验地区和学校得以落实、体现,而且产生了辐射作用,影响了一大批学校。
朱永新的阅读理念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这两句话已成为当下中国阅读活动的核心概念和主流话语,不仅让阅读站到了个人精神成长以及民族精神培育的战略高度,而且彰显了中国阅读的价值认知和中国品格,成为世界阅读史上重要的阅读思想,为人类文明的延续、发展提供了一块基石。至于社会,朱永新明确提出“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必然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同时将城市的精神、气质和品格与阅读联系起来,而且确定了人人溢书香、处处有书香、时时闻书香、好书飘书香四个书香社会的标志。认为城市应该形成这样的文化品格:书店应该成为一个城市的风景线,图书馆应该成为一个城市的精神客厅。如此的理念和行动,形象、生动,有品位、有境界。新教育的阅读方案影响了一座座城市。至于学校,他的理念同样鲜明: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朱永新还这么告诉大家:当教师自身拥有阅读兴趣、阅读能力、阅读习惯的时候,教育就不用发愁了,因为我们拥有了一双会飞翔的翅膀。的确是这样,阅读本身就是教育,既是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方式,也是教育的基石和境界。从国家到城市到学校,新教育有的建构了阅读理念体系,有的成了隐喻和文化符号。这也就改变了一些陈旧的观念和行为偏差:素质教育就是唱唱跳跳。同时,新教育确立并坚定这样的理念:素质教育需要唱唱跳跳,也需要读读写写,而且读读写写应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新教育推进机制和营造书香校园的方式极有创意,逐步建构了自己的方法论。阅读推进的策略是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显然,只有当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阅读才会成为一种习惯。那个喜欢喝酒应酬的企业家,正是这样改变自己的:在女儿“共读、共写、共同生活”的要求下,他读了一个月突然发现,读书比喝酒有意思多了。结果在女儿小学阶段他读了184本书,结论是因为和女儿的共读,他们之间有了共同的语言和密码。共同的文字、共同的阅读、共同的情感、共同的价值、共同的愿景,点燃了共同的生活和生命。这种具有哲学、美学深度的阅读推进方式与机制让阅读成了一种享受。
关键因子之二:缔造完美教室。
朱永新对教室有个比喻:“教室就是一根扁担,一头挑着课程,一头挑着生命。”生动而深刻的比喻,不仅道明了课程的价值意义,而且阐明了教室的地位以及由此产生的使命与责任。无论是课程还是教学,无论是理念还是具体要求,都发生在教室里。扁担,是种工具,也是一个支点。工具与支点都可以撬动,但工具撬动的是教学改革,而支点可以撬动整个地球。在一个偌大的教育改革系统中,新教育实验把缔造完美教师当作关键因子,既是对现实状况的反思与判断,也是在理论上的深思与选择。
在缔造完美教室的启发与召唤下,新教育实验的教师这么诠释教室:教室是我们的愿景,是我们想要到达的地方,是决定每一个生命故事是平庸还是精彩的舞台,是我们共同穿越的所有课程的综合。它包含了我们论及教育时所能想到的一切,我们就是要守住一间教室,让生命在教室里开花。是的,素质教育应该发生在课外,但也应该发生在教室,如果在教室里没有真正发生素质教育,那么课外的素质教育也不可能真正发生。教室的完美,其实就是教育的完美。
按着扁担的比喻走,新教育力图解决挑扁担的人,即教师与学生的问题。教师与学生都是挑扁担的人,其中最为关键的仍然是教师。对于挑扁担的教师,新教育将核心置于对创造性的认可与开发上。于是在教室里,诞生了新教育的独特语言密码:“毛虫与蝴蝶”“犟龟”“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当教师的创造性被激发出来的时候,扁担才会被挑起来。学生是不是挑扁担的人,这确实是个问题,但新教育正在破解它。破解的关键是:决定一间教室的,不是教室的好坏,而是谁站在教室里。教师要关注教室里的每一个孩子,守住属于每一个孩子的日子。教师挑起扁担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挑起扁担。孩子挑起了扁担,挑起了教室,便挑起了世界和未来。这样的教室就是完美的,是通向完美未来的。
关键因子之三:新父母学校。
“教育,从家庭开始”,这是新教育的主张。朱永新认为,所有人的人生远航,都是从家庭港湾开始的,家庭是人诞生的摇篮。可现实状况是,“家庭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父母是容易犯错的地方”“阅读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事情”。这些真知灼见,具有穿透性和冲击力。如果只依靠学校,而不改变家庭,教育最终也不能成功。为此,新教育做了整体设计,并全面实施家长学校、家庭教育、学校合育。值得关注的是,新教育将这些思考与设计,聚焦于一种教育形态:新父母学校。
新父母学校之新,不仅指向学校之新,更指向父母之新。朱永新不赞成用“家长”概念,而代之以“父母”。让父母站在教育的角度,在概念上实现平等。在这一前提下,新教育的新父母学校有许多创新。其一,责任的明晰。“养不教,父之过。”不应将父母育子、教子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不应存在家庭与学校之间所谓的“责任转移”。家校合育应在“责任”上不分裂,或虽有分割,却应当共同担责。其二,确立共同成长的理念。新教育认为,“只有和孩子一起成长,父母才是真正的父母”,才是“新父母”,而不是“同一个屋檐下的陌生人”。一起成长,进一步从理念上营造平等、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从教育者转向成长者,在共同成长中诞生新父母、新家庭教育、新教育。其三,寻找教育的密码。“童年时代,一天犹如一年……要进入童年这个神秘之宫的门,就必须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一个孩子。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才不会把您[父母]当成一个偶然闯进他们那个童话世界大门的人。”朱永新转引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期望父母成为这个掌握密码钥匙的人。其四,赠送给孩子们最幸福的礼物。这礼物就是那些最伟大、最美好的图书,用图书滋养孩子的心灵,也滋养父母的心灵与品格。
不只是以上三个关键因子,新教育的一系列关键因子和行动,让教育的理想主义扎扎实实地落在大地上,促使素质教育在整体推进中有突破,在突破中整体向前。新教育的行程中一直闪耀着素质教育之光。
五、新教育的理论建构与创新:回归与变革相统一中的实践哲学,彰显中国风格
新教育一直面对着一个提问:新教育究竟“新”在哪里?也有人写文章说,新教育并没有什么新东西。朱永新和他的团队很坦然,“新教育实验的确没有什么新东西,因为我们只是整合了前人提过的理念,倡导者前人实践过的行动”。整合与倡导,其实是信奉与践行一个基本观念:最好的教育就是返璞归真的教育。据此,新教育概括了新特征: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被提起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古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被从旧时的背景转到现在的背景下去继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这些绝不是自我解嘲,而是对理论的再认识、再诠释、再发现。
其一,新教育有种理论自信。任何教育实验的深处一定有着理论的支撑,否则它就是盲目的。新教育实验历经近20年,不断扩大、深入,其生命的旺盛与强大,绝不是行政行为所能为的。实验之初,新教育就有两个愿景,其中之一就是“要成为扎根于本土的新教育学派”。朱永新说:“建立学派也不是天方夜谭,学派无非就是建立自己的教育理论体系,有自己的实验基地,有自己的代表任务,有自己的代表作品。”紧接着,他反问:“为什么我们不能做到呢?为什么我们只能跟在美国、欧洲后面亦步亦趋呢?”这是反问自己,也是在回答别人的诘问。这就是一种理论自信,是一种文化自信,这样的自信定会带来大追求,带来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我们不应在理论大山之前矮化自己,而应该仰望大山,开始攀登。新教育正是这样,这种精神首先应当被肯定和夸赞。
其二,新教育有着自己的理论解释。理论丰富,但并不深奥,它往往是常识的另一种形态。所谓“最好的教育就是返璞归真的教育”,所谓“最好的教育就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教育”,就是指教育、教育研究,也包括教育理论要回到基本问题上去。这些基本问题,朱永新称为“永恒的主题”。理论就是对基本问题的提炼、深化和概括,就是对主题的深度解读与阐发,进而由此回到“事物的本原――理念”。柏拉图的这一观点揭示了理论的本质以及本原。新教育始终把实验的主题指向人,指向生命,指向本原、本质,新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理论。新教育强调对已有理念的“整合”,已不只是坚守的问题,“整合”意味着理论的发展,在回归中变革,在变革中回归。
其三,新教育有着自己的理论框架。这一理论框架的核心是人,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并由此形成了五个基本观点: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让学生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核心理念与基本观点编织了新教育的理论框架,这一框架是对以往关于人的理论的概括,也是对当代以人为主体的理论的提拔,新教育将两者进行了整合。新教育的十大行动就是从理论框架中自然生成的,是理论框架的具体体现。
其四,新教育有着鲜明的理论品格:行动、实践。新教育一直倡导行动、实践,一直倡导回到田野去。回到田野就是要回到教育的现场,回到教育发生的地方,在那里才会有真正的“人”的存在,才会有课程、有教学、有管理。换个角度看,新教育本身就是一片田野。回到田野意味着,新教育实验的一切都要付诸行动,用行动来实践并实现教育理念,用实践来诠释和演绎教育理念。新教育所践行的是行动哲学、实践哲学,新教育的理论框架其实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相融合的框架。正是在行动、实践中,熟知成了真知。新教育以行动、实践为主体的理论品格值得关注与赞赏。
其五,新教育有着自己的理论话语系统。新教育、新教育人有着自己的话语方式、话语风格,它们形成了新教育的理论话语系统。这一话语系统的核心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围绕核心话语,新教育形成了一组组关键词,显现了独有的话语风格。一是彰显话语的生命性。生命花开,生命多彩,生命的长、宽、高,生命成长,生命的丰富,等等。生命的力量在词语中闪亮,新教育的生命照亮了词语,照亮了学生的幸福和童年的光彩。二是彰显词语的行动性和建构性。营造、构筑、缔造、聆听、晨诵、午读、暮省……以及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练习度、延展度等洋溢着行动的活力,犹如在田野上的耕耘、播种、收割、整理,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行动、实践,在理念的引领下建构教育。三是词语的召唤性。为中国教育改革探路,为中国而教。书卷气是领导力,上天入地的教育科研……召唤大家,鼓舞大家。我们完全能理解,为什么新教育实验能吸引这么多人,其凝聚力来自话语的召唤性。四是贴近生活的亲和力。新教育的话语让人有温暖的感觉,有倾听、倾吐、倾泻、沸腾的感觉,因为词语“走心”。比如,良知、孩子、日子,像是在聊生活、聊家庭。此时,朱永新不就是一个“邻家大哥”,不就是良师益友吗?总之,新教育的话语表达,是诗意的、深刻的,在诗意的深处是理论的支撑和理想的张力。
朱永新是当代教育家,他将理论、实践与社会活动三者结合起来、统一起来,促使三者相互支撑、相互促进。他是教育理论家,也是教育实践家,还是教育的社会活动家。他从来都没忘记教育的初心和自己的理想,从来没忘记学校、课堂和那张讲台,从来没忘记校长、教师和那些孩子们。他根扎在黄土地里,他的教育情怀永远燃烧着理想的火焰。他永远把自己当作一个普通的教师,与校长、教师甚至与小孩交朋友。大家喜欢这位大学教授,爱戴这位新教育实验的倡导者、设计者,敬爱这位教育家。
展开
目录
目录


第一章新教育实验的发展历程与愿景
一、新教育实验的发展历程
(一)实验初创期(1999年9月至2002年9月)
(二)实验深化期(2002年9月至2013年7月)
(三)实验完善期(2013年7月至今)
二、新教育实验的愿景
(一)努力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
(二)全力打造植根本土的新教育学派

第二章新教育实验的理论基础与十大行动
一、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过一种幸福完整的
教育生活
二、新教育实验的理论基础
(一)新教育实验的哲学基础
(二)新教育实验的心理学基础
(三)新教育实验的伦理学基础
三、新教育实验的精神追求
(一)执着坚守的理想主义
(二)深入现场的田野意识
(三)共同生活的合作态度
(四)悲天悯人的公益情怀
四、新教育实验的十大行动
(一)营造书香校园
(二)师生共写随笔
(三)聆听窗外声音
(四)培养卓越口才
(五)构筑理想课堂
(六)建设数码社区
(七)推进每月一事
(八)缔造完美教室
(九)研发卓越课程
(十)家校合作共育


第三章新教育实验教师的成长
一、新教育实验教师的成长理论
(一)教师的职业认同
(二)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新教育实验教师成长的案例
(一)一位退休教师的新教育之路――四川宜宾市
人民路小学教师郭明晓
(二)一位年轻乡村教师的新教育之旅――湖南桃源县
茶庵铺镇中心小学教师敖双英


第四章营造书香校园
一、新教育实验在阅读理论上的探索
(一)对人类,阅读是一种与生命本体的互相映照
(二)对教育,阅读是一种最为基础的教学手段
(三)对社会,阅读是一种消弭不公的改良工具
(四)对个体,阅读是一种弥补差距的向上之力
(五)对生命,阅读是一条通向幸福的重要通道
二、新教育实验在阅读实践上的行动
(一)营造书香校园:阅读立校
(二)倡导共读理念:共同生活
(三)探索儿童课程:幸福童年
(四)重视教师阅读:专业成长
(五)选编推荐书目:精神配餐
(六)倡导精神扶贫:阅读推广
(七)呼吁战略升级:全民联动
三、新教育实验营造书香校园案例
(一)把每一间教室都建成图书馆
――浙江萧山银河实验小学的书香校园建设之路
(二)一间乡村教室的师生共读
――河南商水化河乡一中王桂香老师的书香班级实践


第五章构筑理想课堂
一、新教育实验构筑理想课堂的六维度三境界
(一)新教育理想课堂的六个维度
(二)新教育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
二、新教育实验的理想课堂与十大行动关系
三、新教育实验构筑理想课堂方案――海门某校的案例
(一)指导思想
(二)理论依据
(三)实施目标
(四)“学程导航”教学范式的基本模块
(五)“学程导航”教学范式的实施原则
(六)“学程导航”教学范式的推进要求
(七)具体措施


第六章缔造完美教室
一、新教育实验缔造完美教室的理念
二、新教育实验缔造完美教室的内涵
(一)完美教室的命名
(二)完美教室的班徽、班旗、班歌、班诗、班训与班级承诺
(三)完美教室的教室文化
(四)完美教室的三个重要特征
三、新教育实验缔造完美教室案例
(一)新疆奎屯张遵香的“精灵教室”
(二)江苏海门俞玉萍的“百合班”



第七章研发卓越课程
一、新教育实验的课程观
(一)卓越课程应该实现新教育实验
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使命
(二)卓越课程应该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以学生的生命发展为本位
(三)卓越课程应该经历浪漫、精确、综合三个阶段
(四)卓越课程应该充满惊奇、触及灵魂、生命在场
(五)卓越课程应该实现知识与生活、生命的深刻共鸣
二、新教育实验卓越课程的体系构架
(一)生命教育课程
(二)公民教育课程
(三)艺术教育课程
(四)智识教育课程
(五)特色教育课程
(六)拓展生命教育课程的外延
――成都石室双楠实验学校王兮老师的故事
(七)实践与创新让思维插上科学的翅膀
――山东枣庄市市中区科学教育的故事
三、新教育实验研发卓越课程的案例
(一)河南焦作宋新菊老师的小梅花班的恐龙课程
(二)山西绛县的“印象山水”课程



第八章建设数码社区
一、新教育实验建设数码社区的内涵
二、教育在线网站与建设数码社区
三、新教育网络师范学院与建设数码社区
(一)新教育网络师范学院的目标
(二)新教育网络师范学院的课程
(三)新教育网络师范学院的申请
四、未来学校探索与建设数码社区
(一)建立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社区
(二)建立国家教育标准和国家教育资源库
(三)建立基于互联网的教育考试评价制度
五、新教育实验建设数码社区案例
(一)信息技术里的幸福完整生活
――江苏泰兴邱玉东老师与教育在线网站的故事
(二)在网师中寻找最真的自己
――山西忻州郝晓东老师与新教育网络师范学校的故事

第九章推进每月一事
一、新教育实验“每月一事”的提出与特点
(一)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取向
(二)具有独特的实践行动模式
(三)契合家校生活的节奏和儿童生命的节律
二、新教育实验“推进每月一事”的内涵与操作
(一)“每月一事”的主要内涵
(二)“每月一事”的基本模式
(三)“每月一事”的操作要点
三、新教育实验“推进每月一事”案例
(一)每月一事一习惯,一生一世享不完
――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附属小学的探索
(二)用“好习惯”打败“坏习惯”
――山东诸城市府前街小学姜蕾老师的故事

第十章家校合作共育
一、新教育实验的家庭教育主张
(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二)童年是人生最关键的阶段
(三)家庭教育是最薄弱的环节
(四)家校合作是最有效的教育
(五)与孩子一起成长
(六)家校合作需要智慧爱
二、新教育实验家校合作共育的实践探索
(一)从第一所新父母学校到新家庭教育研究院
(二)新教育实验家校合作共育的原则
(三)新教育实验家校合作共育的途径与方法
三、新教育实验家校合作共育案例
(一)江苏海门区域推进家校合作共育的实践
(二)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天义第三实验小学的家校合作故事

第十一章新教育学校文化建设
一、新教育实验关于学校文化的理解
二、学校文化建设的误区
(一)人类文化危机与学校文化缺失
(二)学校文化建设的形式主义
(三)拯救之路:学校的文化自觉
三、新教育学校文化的使命
(一)“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学校文化之魂
(二)“信”:新教育实验学校的文化认同
(三)用新教育精神践行新教育学校的文化使命
(四)月映千川:新教育学校文化的共性与个性
四、新教育学校文化的表征
(一)使命、愿景、价值观:新教育学校文化的核心
(二)校风、校训:新教育学校文化的精神之窗
(三)制度:新教育学校文化的“契约”
(四)师生行为:新教育学校文化的气质
(五)仪式、节日与庆典:新教育学校文化的“节气”
(六)建筑:新教育学校文化的物质载体
(七)故事:新教育学校文化的英雄叙事
五、新教育学校文化建设中校长的角色
(一)校长应当有强烈的文化使命意识
(二)校长应当是特立独行的教育家
(三)校长应当是行走大地的思想者
(四)校长应当恪守“文化管理”之道
六、新教育实验学校文化建设案例
(一)昆山市娄江实验学校以文化立校
(二)河南省修武县第二实验中学薛志芳校长的办学理念

第十二章新教育实验助推区域教育发展
一、新教育实验区的形成与发展
(一)新教育实验区的形式与发展历程
(二)新教育实验区的管理与评价指标
二、新教育实验区域推进的实践与探索
(一)理想召唤,将共同愿景作为新教育实验的发动机
(二)创新机制,将完整架构作为新教育实验的推进器
(三)凸显行动,将实验项目作为新教育实验的主抓手
(四)搭建平台,将研修活动作为新教育实验的催化剂
(五)榜样引领,将卓越典型作为新教育实验的风向标
三、新教育实验助推区域教育发展案例
(一)日照新教育:全面提升区域教育品质
(二)随县新教育:为乡村教育的美好探路

参考文献
附录1新教育实验的社会评价
附录2了解和加入新教育实验的指南
附录3新教育实验发展大事记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