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水电能资源开发利用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22194022
  • 作      者:
    张超编著
  • 出 版 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以大量的规划建设资料数据,简明全面介绍我国水电能源建设的发展与情况,水电能资源的基本概念与原理;三峡水电站、黄河上中游与西南等大型水电能源基地、抽水蓄能电站、农村水电与潮汐水电站等的开发利用情况;水能资源区划管理、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等问题。
本书内容适用水利水电建设、能源规划、国土资源规划、环境生态保护等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研究人员及师生阅读参考。它不是教材,可作为有关课程的参考书。有关水能区划的内容,可作为有关人员培训的技术材料。
展开
作者简介
1960年毕业于清华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长期从事水资源及水利水电工程教学科研工作,主讲<水资源系统规划><系统工程><水资源系统分析><水利施工>等专业学位课程。曾参加密云水库、成昆铁路建设以及青石岭水电站的设计施工技术工作,
   他关注研究我国能源建设问题,曾参加中国水电学会水能专业委员会(1992-2007)承担中日能源战略研究项目(2000-2003),发表论文<关于我国2050年水电能源发展战略的思考>(经济前沿,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2),出版专著<水电能资源开发利用>(2005),参加中印边境战略资源及区域发展相关问题综合研究项目,及藏东南水电资源开发研究,提出《关于藏东南地区水电能资源未来开发问题》的建议,及<雅鲁藏布江墨脱水电站开发方案构想设计>的报告(2006),受到国家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2010年参加全国水能资源利用区划总体战略及支撑技术项目研究,完成<全国水能资源区划指标体系研究报告>(2011)。探讨科学开发管理水能资源的对策,促进我国水能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曾参加主持我国10多个省市自治区水资源用水定额标准的研究制定,并主持审查鉴定,由政府部门颁布试行。曾主持完成国家基金及重大项目<长江上游干支流水库群防洪系统模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北京供水模型><海南省水库选址遥感查勘规划研究><万家寨引黄工程供水全线自动化运行调度仿真模型><长治市水资源规划优化调度模型>,<太原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与基础研究>等, 其中多项成果获国家省,市,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二等奖,三等奖.其中海南省水库选址综合遥感查勘方法研究,查新证明: 在技术方面当时居国际领先地位.
  新世纪到来,他与清华大学的9位院士教授受聘担任太原市政府顾问,在调研基础上,建议太原市开展工业清洁生产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研究,使太原市成为国际首批清洁生产示范城市。2002年与其他专家一起调研提出三峡工程蓄水初期解决漂浮物问题的预案研究建议,保证三峡水电站按时蓄水发电。
   为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2010年同十位老教授一起讨论,提出<关于2010我国连续发生严重自然灾害的几点思考和建言>,包括供水安全、病险库治理、尾矿坝灾害治理等8条建议,受到国家发改委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建言获得国家发改委2011年7月”共绘蓝图我为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三等奖. 
  作为清华老科协土木水利专委会主任,组织研讨会并向国家领导部门提出《关于开展全国尾矿坝灾害防御治理对策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的建议,受到国家安监总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肯定。2011年8月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等领导同志亲临清华,看望建议执笔人,调研落实有关问题。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以大量的规划建设资料数据,简明全面介绍我国水电能源建设的发展与情况,水电能资源的基本概念与原理;三峡水电站、黄河上中游与西南等大型水电能源基地、抽水蓄能电站、农村水电与潮汐水电站等的开发利用情况;水能资源区划管理、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等问题。
本书内容适用水利水电建设、能源规划、国土资源规划、环境生态保护等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研究人员及师生阅读参考。它不是教材,可作为有关课程的参考书。有关水能区划的内容,可作为有关人员培训的技术材料。
展开
目录
第1章
水循环与水电能资源1
1.1地球上的水循环1
1.1.1水文循环1
1.1.2水储量简介3
1.1.3水更新3
1.1.4水循环的结果4
1.1.5水资源——一种经济自然资源5
1.1.6可持续利用的水资源5
1.2水量资源6
1.2.1基本概念6
1.2.2全球的水量资源7
1.2.3水量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性8
1.2.4水量资源的利用8
1.3水电能资源9
1.3.1全球水电能资源简介9
1.3.2水电能资源的特性与我国水电能资源的开发10
第2章
水电能资源利用原理14
2.1水能计算基本方程14
2.2河川径流的水文特征16
2.2.1河川径流量指标16
2.2.2径流过程线18
2.2.3径流频率曲线18
2.3水电能资源蕴藏量估算23
2.3.1估算方法23
2.3.2计算举例24
2.4水电能资源开发的基本方式24
2.4.1筑坝式开发24
2.4.2引水式开发25
2.4.3混合式开发27
2.4.4梯级开发28
2.5径流调节及水电能计算29
2.5.1径流调节分类29
2.5.2年调节水电站水能计算30
2.5.3无调节水电站水能计算34
2.5.4多年调节水电站水能计算35
第3章
我国水能资源普查及大型水电能源基地建设规划37
3.1我国水能资源普查研究的历程37
3.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我国水能资源量的估算37
3.1.21950年新中国水能资源量第1次统计38
3.1.31955年第2次水能资源量统计38
3.1.41958年水能资源量普查补充修正39
3.1.51980年第3次水能资源量普查统计39
3.1.6我国水能资源经济可开发量估算42
3.2我国水电开发的十大水电能源基地规划43
3.3中国十二大水电能源基地规划46
3.3.1西电东送通道48
3.3.2我国东部水电基地50
第4章
三峡水电站开发55
4.1三峡水电站工程特性55
4.1.1水文特征56
4.1.2枢纽工程布置59
4.1.3水电站工程60
4.1.4大坝工程60
4.1.5通航工程64
4.1.6主要工程指标、工程量与工期64
4.2三峡水电站工程效益72
4.2.1防洪效益73
4.2.2发电效益73
4.2.3航运效益74
4.2.4旅游效益74
4.2.5环境效益74
4.2.6其他效益75
4.3三峡水电站建设的历史背景75
4.4三峡工程关键技术方案的选择79
4.4.1坝址选择79
4.4.2水库正常蓄水位选择80
4.4.3开发方式选择80
4.5三峡水电站建设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及创新80
4.5.1三峡水轮发电机组应用技术80
4.5.2电站压力管道和蜗壳外围混凝土衬砌技术82
4.5.3船闸金属结构技术83
4.5.4永久船闸高边坡施工技术84
4.5.5大江截流施工技术84
4.5.6二期围堰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85
4.5.7大坝混凝土快速施工技术86
4.5.8沥青混凝土心墙施工技术88
4.6三峡建设系统工程管理技术89
4.6.1业主管理技术89
4.6.2招标管理技术91
4.6.3合同管理技术91
4.6.4质量控制管理技术92
4.6.5施工监理技术93
4.6.6工程投资控制技术93
4.7三峡工程管理信息系统(TGP MS)94
4.8三峡水电站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初期运行效果及生态环境影响95
4.8.1三峡水电站枢纽工程建成95
4.8.2三峡水电站枢纽初期运行效果及环境生态影响111
第5章黄河上中游大型梯
级水电能源基地开发129
5.1黄河上游大型梯级水电能源基地130
5.1.1基本情况130
5.1.2主要水电站132
5.1.3开发前景138
5.2黄河中游大型梯级水电能源基地开发139
5.2.1基本情况139
5.2.2主要水电站140
第6章西南地区大型梯级
水电能源基地开发149
6.1金沙江大型梯级水电能源基地149
6.1.1基本情况149
6.1.2主要水电站153
6.2雅砻江大型梯级水电能源基地159
6.2.1基本情况159
6.2.2主要水电站162
6.3大渡河大型梯级水电能源基地165
6.3.1基本情况165
6.3.2主要水电站168
6.4乌江大型梯级水电能源基地171
6.4.1基本情况171
6.4.2主要水电站172
6.5红水河大型梯级水电能源基地176
6.5.1基本情况176
6.5.2主要水电站179
6.6澜沧江大型梯级水电能源基地185
6.6.1基本情况185
6.6.2主要水电站188
6.7长江上游及清江大型梯级水电能源基地192
6.7.1基本情况192
6.7.2主要水电站194
6.8怒江和雅鲁藏布江大型梯级水电能源基地规划与开发的基本情况197
6.8.1怒江中下游大型梯级水电能源基地规划与开发197
6.8.2藏东南大型梯级水电能源基地初步规划199
6.8.3雅鲁藏布江水电能资源开发201
第7章抽水蓄能电站开发204
7.1抽水蓄能的基本概念204
7.1.1电网负荷的峰谷差204
7.1.2抽水蓄能的工作原理205
7.1.3国外抽水蓄能电站的发展206
7.1.4我国抽水蓄能电站的发展207
7.2抽水蓄能电站的类型209
7.3我国抽水蓄能电站的举例210
7.3.1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210
7.3.2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213
7.4抽水蓄能电站的功用与效益217
7.4.1静态效益217
7.4.2动态效益217
7.5我国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的展望219
7.5.1抽水蓄能电站经济性和收益方式的实现219
7.5.2抽水蓄能电站的合理比例220
7.5.3水电比重大的地区抽水蓄能电站的必要性220
7.5.4我国抽水蓄能电站发展的前景221
第8章农村小水电开发223
8.1概述223
8.1.1农村小水电的概念223
8.1.2农村小水电的定义范围223
8.1.3农村小水电特点224
8.1.4小水电站的机电设备的类型225
8.2我国农村小水电资源的分布226
8.3农村小水电的发展228
8.3.1我国农村小水电的发展228
8.3.2世界小水电的发展231
8.4农村电气化与小水电代燃料工程232
8.4.1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的标准与成效232
8.4.2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的主要方针与作法233
8.4.3农村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234
8.5我国农村小水电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与期望238
8.6附录:农村水电技术现代化指导意见(2003)241
8.6.1水利部文件241
8.6.2农村水电技术现代化指导意见242
8.7附录:全国水能资源利用区划研究的进展248
8.7.1全国农村水能资源调查评价成果(2008)简介248
8.7.2全国水能资源利用区划的总体战略及支撑技术研究(2011)简介250
第9章潮汐水电站与海洋水能利用294
9.1潮汐水电站294
9.1.1海洋潮汐294
9.1.2潮汐能资源295
9.1.3潮汐电站原理与类型297
9.1.4潮汐电站举例299
9.1.5潮汐电站的前景301
9.2海洋水能资源利用302
9.2.1海水能量转换的一般过程302
9.2.2波浪能利用303
9.2.3海流能利用304
9.2.4海水温差能利用305
9.2.5海水盐差能利用307
9.2.6海洋水能资源利用的前景307
第10章我国水电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及展望309
10.1我国水电建设问题及发展前景309
10.1.1电力市场由供需平衡转为紧缺及能源供应安全问题309
10.1.2水电开发定位及生态环境影响问题311
10.1.3农村小水电与小水电代燃料工程迅猛发展问题313
10.2全球21世纪气候变暖对我国水电能源开发的影响315
10.3我国2050年水电能源战略预测研究316
10.3.1我国2020年水电发展战略316
10.3.2我国2050年水电发展的预测318
10.4我国2050年水电能源开发战略的思考与建议319
参考文献322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