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13131492
  • 作      者:
    江晓原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荣获出版协会“2015年度30本好书”
  ☆新浪中国好书榜-2015年9月榜(总榜)
  ☆凤凰好书榜-2015年8月好书榜
  ☆该书出版后,文汇报、解放日报、中国日报、中华读书报、北京青年报、人民网、东方网、凤凰网、光明网、中新网、澎湃新闻……众多媒体竞相报道,认为该书直接科幻电影的灵魂——反思科学,是中国科幻电影元年具有思想深度的一部力作。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它是一本看片指南;对于科幻电影以及科幻小说的创作者来说,它更像一本拍片指南。
展开
作者简介

  江晓原,1955年生,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首任院长。
  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天体物理专业,198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一个天文学史专业博士。1994年中国科学院破格晋升为教授,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工作15年,1999年调入上海交通大学,创建中国一个科学史系并任首任系主任。已在国内外出版专著、文集、译著、主编丛书等80种,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约150篇。长期在京沪等地知名媒体开设个人专栏,发表了大量书评、影评、随笔、文化评论等。科研成果及学术思想在国内外受到高度评价并引起广泛反响,新华社曾三次为他播发全球通稿。

展开
内容介绍
  《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系作者历年在各大知名媒体发表的科幻电影影评精选结集。
  《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作者在学界开创对科幻作品的科学史研究,将科幻作品纳入科学史研究视野,同时将科学史研究方法应用到对科幻作品的分析之中,给科幻影评带来了全新的思想深度和文本面貌。
  《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内容植根于作者对科幻作品的学术研究,而写作风格则与作者广受欢迎的著作《科学外史》1、2一脉相承——渊博流畅,雅俗共赏。
  《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附全书所论及影片索引。
展开
精彩书摘
  《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
  大约2003年春夏之交,正值“非典”肆虐之际,我在一个特别恰当的时机,开始染上一种新的毛病——看DVD影碟。
  观影的风气,此前早已形成。资格最老的一批人从搜寻录像带开始;接下来进入VCD影碟阶段,有了更多的观众;再往后开始出现DVD影碟,最初的时候质次价高,但已经使得许多观影者极为兴奋,大力收集。为什么2003年春夏之交是一个特别恰当的时机呢?有两个原因:
  一是因为那时“非典”肆虐,许多浮华奔竞的所谓“工作”(比如无穷无尽的会议之类)都停顿下来,到最风声鹤唳的那段时间,学校连课也停了。许多人连日闭门不出,发现在家里看影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二是因为恰恰到这个时候,中国大陆的DVD影碟,在生产技术上进入了成熟阶段,视频质量迅速改善,已可达到用肉眼与欧美原版无法区别的水准,市场价格也开始稳定下来。
  我染上看影碟的毛病,其实纯属偶然。
  在录像带和VCD影碟两个阶段,以及DVD影碟的早期阶段,我对观影并无多大兴趣。而当2003年春夏之交,上海的舞榭歌台、餐厅酒馆,全都门可罗雀,我却注意到有一种小店生意格外红火,那就是遍布街头巷尾的碟店。我偶尔进去看了几眼,偶尔随意买了几张,谁知一个全新的世界就在我面前展开了。
  我从小对于机械、电子之类的东西特别有兴趣,曾经花费过大量时间和精力玩电脑,因而对于光碟并不陌生(当年在486电脑上我就自己装了双光驱),我很快注意到了影碟的一些质量问题和技术问题。由于我向碟店的老板和员工请教这些问题,结果被他们许为“知音”(因为“以前从没有顾客问这种问题”),于是我们很快成了朋友,他们向我介绍了不少关于DVD影碟的知识和行情。
  我还在碟店里发现了当时由他们代售的杂志《DVD导刊》,一看之下,感到这正是当时我需要的那种杂志,对于淘碟很有帮助,就和杂志编辑部联系,从创刊号开始,全部配齐,然后开始订阅。我订阅《DVD导刊》两年之后,有一天杂志编辑部给我来电话,通知我从2006年起不必再订阅了——因为我已被列入赠阅名单。这项赠阅一直持续到现在,我要在这里深表谢意。
  但是,要让看影碟成为一种毛病,仅有上面的原因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别的机缘。
  ……
展开
目录
导言 看科幻电影的七个理由 3 与电影结缘
为什么迷上科幻电影
科幻电影的独特价值:反思科学
科幻、幻想、好莱坞电影、漫画
我的选择标准
关于本书的若干说明

第一章 外星文明:探索、恐惧与不可能的信任
反人类反科学的《阿凡达》-为什么人类还值得拯救?
未来史诗:星际战舰卡拉狄加
SETI:有多少外星文明可以接触?-影片《接触》之前世今生
火星人留守几亿年?-电影《火星任务》背后
令人失望的《世界大战》
《星球大战》:一座没有思想的里程碑
美国人的世界秩序:重温《地球停转之日》
《异形》:女英雄教人类不要骄傲自满
索拉利斯星的隐喻
UFO 谈资指南
宇宙:隐身玩家的游戏桌还是黑暗森林的修罗场?

第二章 时空旅行与平行宇宙
在虫洞中回到中世纪-《时间线》中的爱情故事和物理学
当李连杰遇到量子世界-《救世主》背后的量子力学与密教
从《灵幻夹克》到《定婚店》-关于时空旅行与预知未来之间的过渡
有多少人生可以重来?-从《蝴蝶效应》到《疾走罗拉》
从《疾走罗拉》上溯到《机遇之歌》
回到未来:有多少历史可以重来?
假如安重根未能击毙伊藤博文
《战国自卫队》:时空转换中历史能改变吗?
《未来战士》:终结者挑战因果律
浪漫不分大小,未来不能知道-《记忆裂痕》中的爱情和物理学
星际穿越:目前还只是个传说

第三章 造物者与被造物之间永恒的恐惧和对抗
《银翼杀手》:从恶评如潮到无上经典
“你若看一遍就明白,那只能证明我们失败”-重温《2001 太空漫游》
《黑客帝国》:科幻影史的巅峰之作

第四章 电脑、网络、虚拟世界与人工智能
《机械公敌》:机器人能够获得人权吗?
HAL-9000的命运:服从还是反抗?-科幻电影中的“机器人三定律”
做人好不好?永生行不行?-关于《变人》的对话
将文化多样性进行到底-关于《机器人》的联想
《基地》:依赖机器人的文明都已灭亡
《少数派报告》:心灵犯罪是否可能?
记录好不好?隐私留不留?-《最终剪辑》引起的遐想
虚拟世界:幻中之幻《十三楼》
《虎胆龙威》IV:一堂反技术主义现场课
《盗梦空间》:从《黑客帝国》倒退
为什么还要期望中国的《盗梦空间》呢?

第五章 生物工程的伦理困境
复制娇妻:幻想世界中的东风西风-从两部《复制娇妻》引发的另类思考
《侏罗纪公园》和迈克尔· 克莱顿的反科学主义
隐私与天书之基因伦理学-从《千钧一发》到“人类基因组”

第六章 地球环境、末日预言与灾变
想象与科学:地球毁于核辐射的前景
《后天》:我们还能不能有后天
如果有洪水,谁能上方舟?-《深度撞击》之“方舟计划”
看完《2012》,明天该上班还是要上班-从《2012》看科学、娱乐和神秘主义

第七章 反乌托邦的末日
从《雪国列车》看科幻中的反乌托邦传统
《巴西》:又一个反乌托邦的寓言
电视:可怕的奇迹和前景-《星河救兵》、《西蒙妮》、《过关斩将》
恐怖故事:盐还是砒霜?-《战栗黑洞》的寓意
《回忆三部曲》:“脱亚入欧”的日本幻想
《V 字仇杀队》:一个有文化的革命英雄

第八章 不易归类的幻想影片
好莱坞安排给爱因斯坦的科学游戏
美丽佳人Orlando:关于永生的启示
美国版“水变油”:反科学的CIA ?-从《链式反应》想到《天使与魔鬼》
《深海圆疑》:我们还未准备好梦想成真
只是一场假想的骗局吗?-《摩羯星一号》和美国“登月造假”公案
黑客无心成帝国,云图难免化云烟-从《黑客帝国》到《云图》

第九章 在幻想边缘的影片
《禁闭岛》:你将不再是你
“天哪!它不是一座塔楼!”-艾柯与影片《玫瑰之名》
《双瞳》:在科学与迷信之间
天堂有笔写诗篇:《继承者》与《鲁拜集》及山中老人
不武侠不金庸的王氏之毒-王家卫和他的《东邪西毒》

第十章 科学幻想与电影
科学家与电影人之同床异梦
“科学技术臣服在好莱坞脚下”-再谈科学家与电影人之同床异梦
科幻三重境界:从悲观的未来想象中得到教益-2007 年国际科幻大会主题报告(节选)
为什么人类还值得拯救?-刘慈欣 vs 江晓原
只有科幻才能对人性“严刑逼供”-江晓原、刘慈欣的同题问答
孤独的观影者
我最喜欢的25部科幻电影
索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