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一秘:绍兴师爷汪辉祖的官场之道》:
汪辉祖听后忙问原因。骆炳文分析道:“衙门里的公务,能了结的就了结掉,与案情关联不大的细节,就不要再去穷根究底了。有才华的人往往自恃聪明,不肯放过一丝一毫的细节问题,这就会让事情枝节横生,给他人带来无穷无尽的牵累。这样办事就是太过分了。圣贤也对此引以为鉴,十分谨慎。”
骆炳文的这段话与汪老太爷所说的大同小异,就是做人做事应当恰如其分,不要过火。刑名师爷负责侦办案件,久而久之会养成认真负责、计较细节的工作作风,对案情原委明察秋毫。但物极必反,人至察则无徒。有些官吏和幕僚办案过于苛察,抓住各种琐碎问题不放,结果把案情的波及面给扩大了,不仅增加了办公成本,还可能让涉案各方受到不必要的损失。勤快遭人怨,费力不讨好,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良师益友的忠告让汪辉祖受益匪浅。他一直把骆炳文的这番话牢记于心,在数十年从政生涯中都注意“达而不过”的分寸。大是大非且人命关天的地方,汪辉祖不仅敢争,而且必争,务求公平执法,平冤昭雪;但对于那些无碍大局的细节,他就采取难得糊涂的态度,可结便结。
随着工作阅历的不断增长,汪辉祖对幕道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在他看来,从事幕业的一大原则就是中正平和。
汪辉祖在《佐治药言》中说:“幕之为道,所贵持平,切忌才。矜才则气质用事,易入于僻。又患无才,无才则拘泥不通,多涉于暗,与僻俱不能为犯人着想则同,足以败事误人,而僻者尤甚。”
为幕之根本原则,贵在行事立论保持中正平和,不可以偏颇,更不该恃才傲物,眼高过顶。恃才倨傲之人,处置公务时就难免会意气用事,容易陷入褊狭险僻的误区。但与此同时,做师爷的又以缺乏才干为患事。因为缺乏才干,处置公务时就会拘泥不通,刚愎自用,不能做到权变通达,常常失之于暗昧无知。险僻之人和暗昧之人都不能为犯人设身处地着想,两种弊病都会败坏事情、耽误他人,但相比较而言,还是险僻这种缺点害人尤甚。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