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融资性担保与机构评价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4974266
  • 作      者:
    牛成立,文海兴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金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作为以融资性担保机构为主体所形成的我国融资性担保业,是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应运而生的,发展中得到了中央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积极推动和大力支持。从1993年开始起步,20余年来已成长为一个初具规模的新兴行业。在机构建设、业务能力、承保规模和业务品种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993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我国一家专业融资性担保机构。1994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金融机构管理规定》,对经营融资担保业务的机构实行许可证管理。1995年国家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为广泛深入开展担保业务提供了法律保障。1999年初,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取消了融资性担保机构行业准入门槛。2000年国务院决定加快建立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国家、省、地(市)信用担保体系,全国逐渐形成了机构类型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2004年国务院明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对跨省区或规模较大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准入实施行政许可。2008年随着机构改革,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工作转由工信部牵头负责。2009年2月国务院重新规范了对担保行业监管对象的定义,明确以业务性质(融资性担保)而非服务对象(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作为监管对象界定的标准。
展开
精彩书摘
  《融资性担保与机构评价》:
  第一章研究融资性担保机构评价体系建设的思路。为什么要建设融资性担保机构评价体系?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何在?担保机构评价与行业发展及行业监管是什么关系?评价结果谁需要应用及如何应用?如何组织融资性担保机构评价工作及谁来进行评价?融资性担保机构评价应采用什么方法?其技术路线如何设计?评价体系如何定位?如何满足担保业务各方利益相关者的要求?评价内容包括什么?评价应从几个方面着手?如何实现对融资性担保机构全面、审慎、客观的评价?这些问题是我们开始研究前首先需要定位的基本问题,也是《融资性担保与机构评价》研究的主线。简言之,《融资性担保与机构评价》将重点围绕“为何评、为谁评、谁来评、怎么评、评什么”等核心问题和思路展开。
  第一节为何评——评价体系建设的意义①
  担保是经济活动中保障债权实现的一项重要民事法律活动,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交易活动对信用和风险管理的客观要求。担保业务是一种信用增级服务,具有信用放大功能,本质上属于金融服务范畴,也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担保机构在金融市场体系中主要以其自身资产及信用对债务人承担着担保责任,进行的是一种降低银行等金融机构与客户间信息不对称的信用中介活动,部分充当了银行等债权人的风险管理人及企业等债务人的信用提升人的双重角色,从而促进了交易的成功和资金的流动。为了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和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建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往往成为有关国家政府普遍采用的重要制度措施。我国作为一个以间接融资为主的国家,企业融资过程中对担保也有着现实的需求。目前,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仍是我国担保业的最主要业务。
  中国担保业经过近20多年的发展,在机构建设、业务能力、承保规模和业务种类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截至2012年年末,通过监管机构审查、纳入监管体系的融资性担保机构为8590家;资产总额10436亿元,同比增长12%,净资产总额8886亿元,同比增长13%;担保余额21704亿元,同比增长13.5%;融资性担保贷款余额14596亿元,较年初增长12.3%,其中,中小企业融资性担保贷款余额11445亿元,较年初增长15.3010,占融资性担保贷款余额的78.4%。以上情况显示:第一,融资担保法人机构数量仍很多,但是实力和规模不大;第二,目前的融资担保机构主要是面向中小企业;第三,2009年国务院确立了监管体制以后,行业总体运行平稳,机构增速理性放缓,业务规模保持较快增长;第四,融资担保潜力很大,它的作用还远远没有发挥。
  同时,担保行业还存在很多发展中的问题,如:“一多”(机构数量多)、“二小”(注册资本和放大倍数小)、“三不足”(业务创新、准备金提取和风险缓释措施不足),“四待提高”(人员素质、风险管理能力、合规悫识和银担合作水平亟待提高)等。作为风险直接承受者的担保机构缺乏有效的风险传递和释放渠道,尚未形成政策有效支持、资本持续补充、风险有效抵补、业务健康运转的良性循环。因此,作为一个行业来看,担保行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建立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行业透明度和公信力,是防范行业风险的有效保障,更是促进行业发展的重要措施。
  评价行为的产生与发展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它往往由独立、中立的评价机构或者组织,采用规范化的程序和科学化的方法,对事项有关内容赋值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评价,并以文字分析或简单、直观的符号表示并公布其评价结果。信用评级是企业评价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揭示信用风险的有效手段,也是市场经济参与者信息披露的标准方式之一。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已经建立了一整套信用评级技术和标准,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以下简称穆迪)、标准普尔公司(以下简称标普)、惠誉国际评级公司(以下简称惠誉)等几大评级机构占据了这一领域的很大话语权。但对其评级结果和评级体系,也出现了很多争议,这一现象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及其后的美债、欧债危机中可见一斑。在国内,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资本市场的发展,信用评级技术近年已有长足的进步,但总体仍处于发展阶段。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为何评——评价体系建设的意义
第二节 为谁评——评价服务的对象
第三节 谁来评——评价工作的组织
第四节 怎么评——评价体系的建设
第五节 评什么——评价体系涵盖的内容

第二章 担保的功能及发展环境
第一节 相关概念
第二节 担保的功能及定位
第三节 担保业的发展环境

第三章 国外担保业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 担保业分类与起源
第二节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 Credit Guarantee)
第三节 保证担保( Surety Bonds)
第四节 金融担保( Financial Guaranty Insurance)
第五节 国际担保业协会

第四章 国内担保行业的发展
第一节 发展历程
第二节 发展现状
第三节 自律组织
第四节 运行模式
第五节 行业特点

第五章 企业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企业评价概论
第二节 企业评价的主要模型、方法与技术
第三节 企业评价方法的选择与使用

第六章 国内外担保机构评价方法
第一节 国际担保业监管与担保机构评价
第二节 国际担保机构信用评级方法
第三节 国内担保机构评价方法

第七章 建立我国融资性担保机构评价体系
第一节 技术路线
第二节 评价要素
第三节 评价模型指标体系
第四节 权重及标准确定
第五节 操作规程

第八章 地方融资性担保机构评价体系建设案例
第一节 云南省担保机构绩效评价体系的建设背景
第二节 云南省担保行业的特点分析
第三节 云南省融资性担保机构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第四节 云南省担保机构绩效评价体系示例

第九章 观点与建议
第一节 主要观点
第二节 对策建议

附录一 《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及主要相关制度、政策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银监会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促进融资性担保行业规范发展意见的通知
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
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关于认真贯彻落实《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融资性担保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暂行办法
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融资性担保机构重大风险事件报告制度》的通知
……
附录二 典型担保机构信用评级体系介绍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