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电影的历程:电影生命周期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9972251
  • 作      者:
    李栋宁著
  • 出 版 社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李栋宁,江苏南京人,1971年生,电影学博士,现为江南大学教授,研究方向:影视艺术、数字艺术和艺术史论。
展开
内容介绍
  《电影的历程:电影生命周期研究》创造性地运用了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与考察了世界电影艺术的历史与现状,从艺术史、电影史的角度评析了世界各国电影在其发展历程中的兴衰,其提出的“电影核心四要素”学说,即政治、经济、艺术与技术这四个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距离度与约束度,构成了电影艺术发展与演进的决定性因素。
展开
精彩书摘
  《电影的历程:电影生命周期研究》:
  政治、经济、艺术和技术在电影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作用显而易见,电影的发展历程基本上是在这核心要素的共同推动下实现的。鉴于此,有这样几个问题值得思考:这四要素在这其中的定位是什么?他们各自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假如没有这核心四要素的推动,电影会如何发展呢?它还能保持发展的持续性吗?
  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也是一种社会关系,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利,同时政治也是一门极具艺术想象力的科学。作为社会政治生活在人们观念中集中反映的政治观是极其复杂的,既包括体现各种关系的民族观、公平观、民主观和自由观,又包括各项政策贯彻实施的国家观、政府观、领袖观和契约观等等。这些不同的政治观往往成为某一地区、某一历史阶段电影发展的行动纲领或是指导性文件。由此可以大胆地推测政治要素在电影核心四要素的定位是导向,是引领,是方向的指引。同时,作为政治要素中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秩序,在电影的诞生和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
  假如没有政治的导向性,没有政治主张的强势宣传,日本的军国主义电影就不可能让侵华士兵从思想上认可这场战争的合理性,以此来保持士兵的斗志昂扬,更好地为政府服务。电影的强势宣传使得这些士兵作为政府手中的一粒粒棋子,一方面帮助日本政府推广它的“大东亚共荣圈”,另一方面则极其天真地认为牺牲生命是对天皇的无限膜拜。政治对电影发展的导向性影响不仅存在于日本,在中国同样也出现过。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时期,假如没有政府为巩固新政权借助电影这种最有力的宣传工具,当时的中国电影就不会那么繁荣,更不会在影片主题、人物塑造和影像风格等方面的全新突破:政治色彩浓厚的新时代主题、崇尚英雄主义的新英雄主义色彩和通过强烈的热诚和发自内心的真诚,传达出质朴写实的新气息。
  假如没有意识形态的渗透,美国电影就不可能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状态,全世界的观众不可能知道美国是一个讲究民主、自由的国家,也不能确信美国是一个尊重个人权利、崇尚个人英雄主义的民族。在影像中那些象征政府形象的美国国旗、白宫不断地用特写或近景展示在银幕之上,如果不考虑政治因素的渗透,这些反复出现的符号又有什么意义呢?《星际穿越》中的美国科学家超越各种困难与极限,仅仅是为了把美国国旗升起在某个星球上吗?答案无疑是否定的,这些影像就是在告知全世界的人们,美国人才是地球的“救世主”,只有美国人才能帮助全人类摆脱生存的困境。看到这些你还会怀疑美国电影的意识形态的渗透吗?美国政府通过电影所宣扬的美国是维护世界安定的“世界警察”、救助面临灾难的地球人类的“救世主”形象,对于多数观影者来说已经从内心深处默认了。我们甚至也已想当然地认为一切的高科技、我们无法逾越的领域,美国已经都在试验甚至已经成功了,我们甚至相信这些虚假的影像世界就是真实的世界。意识形态潜移默化的渗透无处不在,我们不应该怀疑它存在的意义。
  ……
展开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电影生成的核心四要素
第一节 电影核心四要素的发现
第二节 电影核心四要素的定位
第三节 电影核心四要素的构成成分
第四节 电影核心四要素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 电影产业的运行周期
第一节 距离度与约束度
第二节 电影核心四要素与电影盛衰的关系
第三节 电影产业的运行周期:成长阶段
第四节 电影产业的运行周期:成熟阶段与再生过程

第三章 美国:电影帝国的生命旅程
第一节 历史学视野下的美国电影
第二节 生命周期视角下的美国电影
第三节 当代美国电影的盛年期特征
第四节 美国电影的成功之道与发展趋势

第四章 欧洲电影:电影诞生地的命运轮回
第一节 生命周期视角下的法国电影
第二节 生命周期视角下的德国电影
第三节 生命周期视角下的英国电影
第四节 意大利电影的生命周期
第五节 生命周期视角下的苏联电影

第五章 日韩电影:东亚的银幕
第一节 历史学视野下的日本电影历程
第二节 生命周期视角下的日本电影
第三节 历史学视野下的韩国电影历程
第四节 韩国电影的生命周期

第六章 华语电影的生命历程
第一节 生命周期视角下的两岸三地电影
第二节 当下大陆电影的学步期特征
第三节 当下香港电影的青春期特征
第四节 当下台湾电影的幼年期特征
第五节 中国电影的未来展望
附录: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