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逻辑平滑转移机制、信贷约束与不确定性: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应用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59569
  • 作      者:
    郭凯,闫思,闫瑶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郭凯,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展开
内容介绍
  《逻辑平滑转移机制信贷约束与不确定性--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应用》正是基于中国货币政策非线性、非对称性、不确定性以及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信贷约束的现实背景,在LRE模型框架内,进行对中国货币政策规则效应、信贷约束的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及其不确定性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本书除导言、结论与政策建议外,分五章分别展开论述。
展开
精彩书摘
  《逻辑平滑转移机制、信贷约束与不确定性: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应用》:
  但由于马尔可夫转移模型中状态变量不可知或无法观测,因而对变量所处状态的推断,需要很多信息,信息失真和推断过程的复杂就可能导致结论不准确,而且,马尔可夫转移模型只能确定变量处在某个状态的概率,却不能刻画变量在不同状态间的转移过程。而门限自回归模型虽然能够刻画变量在不同状态间的转移过程,但转移机制却是离散的。而近期计量经济学所发展的平滑转移回归模型,通过引入有界、连续的开关函数,有效描述了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在不同机制之间的平滑转换状态,成为研究非线性非对称货币政策反应规则的有效方法。例如,Bec等(2000)使用逻辑平滑转移机制(LSTR)模型,以产出缺口为阈值变量研究表明,美国、法国、德国的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在经济繁荣阶段和经济萧条阶段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Kesriyeli等(2004)利用LSTR模型,以利率的一阶差分作为阈值变量,发现美国、英国、德国的货币政策对产出和通胀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反应;Cukierman和Muscatelli(2000)使用HTSTR模型对G7国家的利率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美国扩张谨慎需求占优势,而英国货币政策的价格平稳谨慎需求占优势,两个国家利率路径均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Bruggemann和Riedel(2008)分别以产出缺口、时间趋势和利率滞后值作为阈值变量,使用LSTR模型估计英国的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发现在经济繁荣时期,央行货币政策主要对通货膨胀作出反应,在经济紧缩期则主要对产出缺口作出反应。 
  近期,国内学者对货币政策规则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应用也展开深人研究。谢平、罗雄(2002)首次使用GMM方法估计了中国前瞻性货币政策反应函数,此后,许多学者在该领域进行了有益的研究。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研究意义与应用前景
第二节  国內外研究现状述评
第三节  本书结构安排
第四节  创新与未来研究方向
第二章  基于逻辑平滑转移机制的非线性LRE模型的构建
第一节  基准线性LRE模型
第二节  线性LRE模型的延伸
第三节  基于逻辑平滑转移机制的非线性LRE模型
附录
第三章  逻辑平滑转移的非线性货币政策规则与不确定性
——基于LRE模型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一般均衡模型中的货币政策规则与不确定性
第二节  一般LRE模型的均衡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第三节  逻辑平滑转移的非线性货币政策规則的参数确定性区域与不确定性区域
附录
第四章  逻辑平滑转移的非线性货币政策规则与不确定性
——基于LRE模型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非线性货币政策的计量检验
第二节  逻辑平滑转移的货币政策规則的非线性与非对称性
第三节  基于阈值和转移速度的冲击响应分析与不确定性
附录
第五章  信贷约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不确定性
——理论框架
第一节  基于信贷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第二节  基于利率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第三节  信贷约束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比较
第六章  信贷约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不确定性
——实证分析
第一节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第二节  信贷约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不确定性:基于IS曲线的实证研究
第三节  放松信贷约束与货币政策效应
第四节  利率市场化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建设
附录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