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坟》:
“祖坟是咱们的自己的根,咱家的祖坟是埋有德行人的地方,你一定要给俺好好地看护好咱老李家的祖坟啊!”这句话是李老铳的父亲(从李老铳孙子孙女那辈就称他为祖太爷了)在老年的时候经常对他絮絮叨叨的一句话。
临去世之前眼巴巴地看着他叮嘱他还说:“咱老李家的祖坟只埋好人,没德行的就是亲爹亲儿子也不能进来。”老李家的祖坟是在一处坐北朝南的山谷里,走出山谷,是一片很开阔的原野,开阔得你需要几眼才能望到边际。山谷的正前方便是日夜流淌,奔腾向前的通江。祖坟的两侧是起起伏伏的山,层层叠叠,秀峰林立。
山谷祖坟遥遥对应的山峦叫驼峰谷,那凹谷和突起的山峰,老远地看,就像个巨大的金元宝,老李家的祖坟就正对着这座金元宝的凹谷山峰。
懂得一点风水的人一看老李家的祖坟,都会想到,这祖坟真的是明堂开阔,山峰秀拔,还有消纳砂水之气,真的是典型的龙气旺盛之处。更重要的是给人的感觉,谁要埋在这里,那可真的是回归自然,天人合一了。
老李家的这座祖坟从一开始就有说头。它是一块风水宝地。这块风水宝地可是老李家的祖上留下来的,是九云山上的一位道士,也就是风靡传世的风水先生路过此地时,应老李家的祖太爷算上一卦,才落下来的祖坟。
老李家的祖坟前有条江,江的名字叫通江。通江或许是因为当地的百姓为了祈求富贵和功名起的名字。抑或是曾经的一场灾难而作的祭奠。总之,通江宽阔而浩瀚,清澈而磅礴,富有而通达。
通江里的鱼种有几十样,有鲢鱼、鲤鱼、草鱼,鲒鱼,还有稀有的鱼种,什么穿丁啦,敖黄鱼啦,等等。
通江在盛夏的季节汹涌澎湃。每当旭日升起,江水的水面红彤彤的一片,就像北方的枫林红叶,把江水都渲染成了血色。
每当落日,江水则在暗淡中静静地流淌。红日沉浸在水底,就像一条银蛇,吞下一颗火球,渐渐地让夕阳黯淡了下来。
每到严冬季节,江面就被冰雪封锁了起来,就像有一条铁链子,把江水捆绑的“哗啦啦”抖开去,冰冷而闪着寒光,横卧在那里,像银蛇般一泻千里。
通江的两岸,大片大片地种植着水稻。这里出产的水稻在清代被称作贡米。所谓的贡米,就是专供皇帝享用的。贡米蒸熟了之后,每颗米粒都是倒立着的,那油光光、香喷喷的米饭,老远就能闻到它的香气。
老李家的祖坟的所在地叫双泉村。
双泉村的由来是因为有座寺而得名的。这座寺庙就叫双泉寺。双泉寺坐落在双泉村村庄的背面山脚下。双泉寺紧挨着双泉村,背靠着层峦叠嶂的山脉,前临通江,在群山环抱的一望无际的盆地之间。
双泉寺的得名也是因为寺院前的两眼井。这两眼井夜晚就像镶嵌在蓝天中的两颗星。井深难测,深不见底。在每眼井的旁边都生长着参天的老榆树。每当盛夏时,老人们便在树下乘凉,他们挥动着蒲扇子,凑在一起说古论今一孩子们则蹲在井旁举着鱼竿垂钓井中的鱼儿,或者欢天喜地打闹着,嬉戏着——“鱼钩”是用妇女们常用的细细的钢针制作而成的,将钢针用油灯上的火苗儿烧红,趁热将钢针弯曲成“L”状,从钢针的鼻眼穿上一条细细的长线,拴在一根杏条棍上,钓鱼的时候,在钢针的尖端穿上蚯蚓,垂落在井水里。
其实,孩子们在井水中钓鱼只是一种游戏和娱乐而已,双泉村村前就横着一条大江,那里的鱼儿有的是,随便撒下网,就能网上百八十条各种肥美的鱼儿。
双泉寺并不大,青砖灰瓦的四合院子中间有一直立的双泉寺塔碑,碑上刻着佛家语。每当晨钟暮鼓悠扬地响起,有几个老和尚便端坐在褥垫上,或站立在佛殿香炉前敲着木鱼,正襟危坐地念着“南无阿弥陀佛”。
双泉寺虽小,但却远近闻名,特别是每逢庙会之日,这里便聚集着善男信女、剃度僧侣和大批的信教百姓,随着撞击的钟声,随着木鱼的敲击声,也随着僧侣“南无阿弥陀佛”的诵经声,整个寺院便烟雾缭绕,在晨钟暮鼓声中,显得神圣和热闹了起来。
因此,想当年,双泉寺的香火甚是兴旺——老李家的祖坟就坐落在双泉寺紧挨着的双泉村东北的方向,距双泉村十里地远的坐北朝南的山谷里。
老李家的祖坟是老李家的祖太爷、祖太奶奶闯关东时留下的风水宝地。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