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缘文化与中华民族复兴》:
“五缘文化”理论是指中华民族在迁徙、开拓、适应、创业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网络特征的理论概括。“五缘文化”理论从1989年由林其锬教授首次提出迄于2014年已经历25年的风雨历程。这25年里,本人有幸参与了“五缘文化”理论在上海的主要研讨活动,受益匪浅。由是以25年来个人在学习和研讨过程中,对“五缘文化”理论(以下简称“五缘论”)的认识和理解,爰书《五缘文化理论与上海侨务》与各位同享。
一、“五缘论”的提出及其内涵
“缘”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一个文化概念。一般认为,这一概念最早来源于汉晋之际传入中国的佛教。唐以后随着佛教的中国化和世俗化而具有哲理性,缘的观念就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由“缘”引申的概念常见的有“因缘”(佛教指产生结果的直接原因和辅助促成结果的条件或力量),“机缘”(事情发展的机遇和缘分),“缘起”(一切事物均处于因果联系的网络之中),等等。
长期以来,华侨社会为一张以亲缘、地缘、业缘为基轴组成的网络所覆盖。这是源于小农经济的宗族、乡里关系为主体的社区形态在海外重组和发展的结果。
历史上,氏族和家庭曾经是惟一的社会组织形式。随着氏族社会解体,在西方形成了以个体家庭为主的私有制社会,通过诸如权利、义务、协商、议决、执行、监督等系列的概念和行为方式,结成各种形式的组织或团体;而在中国,从氏族社会末期产生的农村公社,是以亲缘、地缘为纽带所结成的网络为基本结构,其影响在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私有制社会中绵绵不绝,其覆盖率不仅在国内,而且随着中国人向海外移居而播迁世界各地,在那里编织起一张张以亲缘、地缘为经纬的人际关系网络,并构成海外华侨聚居社区的基本框架。可以说,凡有华侨聚居的地方,这张无形的网络无处不在。
在海外,华侨社会的亲缘、地缘关系,源于国内奠基于小农经济上的宗法组织。在宗法社会里,人们的亲缘关系就是地缘关系。这种把社会关系建立在自然血亲关系之上,乃是这种社会组织最典型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因为小农经济不可能产生明确的社会分工,并由此决定各个独立家庭间不可能建立多种多样的经济和社会联系,更不可能自为地形成超家庭的区域性经济和社会组织,并进而建立复杂的社会关系以改善自身的生产条件和生存条件,而惟一可供选择的便是亲缘关系。但华侨自迁居海外以后,亲缘关系已不能满足全部交往的需要,因而拟似的亲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得到了发展,并渐推渐远。
所谓拟似的亲缘关系主要有两种:一是师徒关系。一些华侨在自己站稳脚跟之后,为了发展业务,派人或亲自回国将其子侄,兄弟或其他亲戚带回居住国作为助手、店员和学徒,以协助其发展业务。这些人与店东关系是家庭父子关系的延伸,是一种拟似的亲缘关系。在亲缘、家族和乡谊等因素揉合下,店东与店员、学徒、雇工之间已超出纯粹的雇佣的范围,具有家庭形式的温情和伦理精神韧性。另一种是结拜兄弟。19世纪,大量中国人被当作“猪仔”和苦力来到美国和加拿大。他们大多单身,一般所能从事的乃是居住地社会最危险、最艰苦的开矿、筑路、垦荒、种植等工作。他们深受居住地政府和民间种族主义者的歧视和虐掠,长期饱尝“海外孤儿”的境遇。面对恶劣生存环境,全凭个人心智、力量、勇气和胆识,难以求得生存,安全和发展。而原先在国内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里的宗法网络,已不复存在,即便存在,在海外偏狭的同胞血亲关系,有限的宗亲,乡谊范围,不足以对付所处的逆境。他们必须要扩大和延伸维系他们原有以亲缘和地缘乡谊结成的亲缘关系,抱团拼争来应对。而扩大和延伸血亲关系最便捷和最常见的办法,莫过于移植国内“拜天地作父母”,“合异姓为一家”。因为拜天地为父母所以能变异姓为同姓,从而取得拟似血亲关系的认同。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