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年画艺人口述史和制作群体
一 “玩儿纸”的老人
(一)小学徒“云记”学年画
(二)新出师做拼份掌柜
(三)新中国成立前夕跑行商
(四)“打压”时期转战印刷厂
(五)年画社里显身手
(六)年画出版社里宝刀不老
(七)退休不成被逼刷画
(八)退休后继续搞印刷
(九)“年画泰斗”出山
(十)八十岁的“上班族”
(十一)“玩儿纸”老人如是说
二 “玩儿纸”老人的生活
三 姚敬堂、任鹤林、张继中
(一)姚敬堂与年画社、研究会
(二)任鹤林与年画艺术馆
(三)张继中与万同老店
四 张廷旭、尹辅礼、尹国全、曹新年
(一)张廷旭与天义德老店
(二)尹辅礼、尹国全与“天成老店”
(三)曹新年与曹家老店
五 刘广祥与木版年画
六 陈华与“德源恒”
七 其他艺人和从业者
(一)刘金禄
(二)郑海涛、蔡瑞勇、谷莉
(三)李晓东等
(四)任清娜等
八 反贴门神不对脸儿
(一)开封市与朱仙镇
(二)艺人们之间
(三)艺人与政府之间
(四)艺人与冯骥才
第二章 年画制作工艺与习俗
一 程序和步骤
(一)处理梨木版
(二)割纸
(三)刻版
(四)破颜色
(五)印刷
(六)晾马子(包括收马子和存货)
(七)年画的摆放
(八)版的摆放
(九)打马子
(十)贴年画
(十一)装裱及包装
(十二)传承与保护
(十三)工艺与习俗的变化
二 年画制作工具与材料
(一)处理版
(二)割纸
(三)刻版
(四)颜色炮制
(五)印刷
(六)晾画
(七)销售
(八)装裱和装订
三 地方行业术语
(一)工艺流程
(二)销售
(三)题材与体裁
(四)口诀
(五)河南方言
(六)其他
四 年画民俗与禁忌
(一)年画节日民俗
(二)年画禁忌
五 朱仙镇木版年画特点
(一)秉承传统 历史悠久
(二)画面上的五大特点
(三)从不手绘,没有粉脸儿
(四)肥黄瘦绿适中红
(五)构图饱满
第三章 年画的题材与艺术表现
一 年画现存的题材
(一)十大作坊的题材内容
(二)十大作坊年画题材类型分析
(三)朱仙镇年画题材分类
(四)现存朱仙镇年画题材统计
(五)年画题材与艺人
二 年画题材内容阐释
(一)传统年画
(二)“新年画运动”时期的年画
(三)非遗时代的创新作品
三 年画艺术风格与表现
(一)故事的张力——从选材到创意的智慧
(二)构图饱满、对称
(三)形象古朴夸张,人物无媚态
(四)线条错综有致,粗犷豪放
(五)色彩艳丽,对比强烈
(六)装饰物被赋予了美好的寄托
四 年画讲述的地方性知识
(一)门神为主——中国年画之源的题材
(二)“戏曲年画”——构建民间的精神生活
(三)“英雄情义”——枕在皇城上的追忆
(四)远离世俗——骨子里的大历史
(五)缺失近代——革命精神在哪里流淌
第四章 年画申遗与保护的运作程序
一 民间艺术的国家化——年画申遗
(一)源于“中国民间文化抢救工程”
(二)年画申遗——首批申请的探索和幸运
二 后申遗时代的保护工作机制
(一)先外后内、抓大放小
(二)出台保护规章
(三)建立保护工作机制
三 坚守中创新——年画的非遗之路
(一)年画成为艺术品、礼品和土特产
(二)没有纯粹的年画艺人
(三)年画的生产组织形式
(四)年画的销售模式
(五)年画的创新
四 生产性保护——破题之道
(一)何为“生产性保护”
(二)发展中的困境
五 现实反思——脱离乡土的乡土艺术
(一)权力对年画发展的干预
(二)制作技术“现代化”
(三)非遗语境中年画的“俗”与“民”
第五章 传承人口述史
一 朱仙镇年画历史与发展
二 年画的生活意义
三 年画艺人的成长史
四 艺人的年画经历(一)
五 艺人的年画经历(二)
六 “云记”的历史
七 “云记”的日常运作与经营
八 “云记”刻印、收徒及年画的制作
九 年画的题材、体裁及年画社
十 木版雕刻与颜料炮制
十一 年画的制作及对年画的认识
十二 木版年画的行业术语
十三 年画制作工具的使用与打理
十四 年画的纸张
十五 年画刻版的制作
十六 年画的市场运作
十七 年画版本及样式的收集
十八 木版年画的规格与品种
十九 木版的运用与发展
二十 木版年画的征集与政府立场
二十一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申遗过程(一)
二十二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申遗过程(二)
二十三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申遗过程(三)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