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统计与分析(2015年08月)》:
近年来,危机管理一直是各国中央银行关注的焦点。美联储在2007~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的干预被普遍认为是前所未有的、成功的。美联储的危机管理遵循着应急规则和目标规则;同时,考虑采取措施减轻道德风险,以防止出现更糟的危机。本文在历史框架基础上评析美联储采取的“史无前例”的措施,这些措施包括用于缓和经济强劲增长和不断加重的通胀货币政策、救助、新贷款工具和非常规货币政策等,为我国货币当局加强危机管理提供参考。
一、国际上中央银行危机管理遵循的三种规则
目前,各国中央银行在危机管理上,普遍遵循三种规则:金融工具规则、应急规则和目标规则。
一是金融工具规则。传统的金融工具规则是所谓的“金属标准”,由硬币的含金量和含银量来进行管理监测。使用金属标准的国家更偏向于运用金本位制,通过提供货币锚来确保长期而非短期的价格稳定。虽然金融工具规则具有容易核实的优势,但是,也可能因为金融市场的发展或不可预见的事件发生而显得过于僵化。
二是应急规则。应急规则允许偏离金融工具规则,特殊情况下允许采取相机抉择的政策。无论发生何种情况,金融工具规则都有可能不够充分,有时甚至导致极糟的经济状况,问题在于写入代理合同中的原则难以覆盖所有意外事件。立法的过程通常是缓慢的,而且无法对一场金融危机作出迅速反应。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免责条款允许违背规则以稳定价格,从而引出了应急规则。
三是目标规则。目标规则可以帮助决策者达到某一个目的,比如通胀目标。与金融工具规则相比,目标规则有可以应对不可预见的冲击或经济结构的变化的优势。
然而,目标规则和金融工具规则相比也有缺点,它们不太容易验证,原因是从政策工具到实物有一定的滞后性。
二、美联储在最近的金融危机中采取的“史无前例”的措施
(一)非正常的宽松货币政策
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后,美联储采取了不寻常的宽松货币政策。2007年8月17日,美联储把贴现率和联邦基金利率目标息差降低了50个基点。然后,9月18日,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降低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50个基点。在2007年12月经济开始衰退时,美联储调低联邦基金目标利率100个基点,2008年5月又进一步降低,总跌幅达到325个基点。这些动作都发生在2008年9月因雷曼兄弟破产产生恐慌之前,强调了先发制人的货币政策特点。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美国经济发展势头却非常强劲,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3%,通胀率上升。直到2008年7月,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近60/0的顶峰值。
(二)新的非白芝浩①流动性工具
国际金融危机期间,美联储创造了一些新的可以提供流动性的信贷安排。为了鼓励更多的借贷,美联储在2007年12月设置了临时拍卖安排,对美联储联邦基金进行拍卖。临时拍卖安排比贴现窗口更为广泛,使银行能够用更有优势的、低于折现率的利率进行借款。临时拍卖初始价格为200亿美元,随着经济危机的恶化,最后超过4000亿美元。雷曼兄弟于2008年9月破产后,美联储通过在2008年3月创建的对投资银行的贷款安排(定期证券借贷安排、初级交易商信贷安排),促进购买商业票据,数目远远超出其银行业金融机构传统贷款业务,进一步扩大了其金融体系中的流动性,包括资产支持的商业票据、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以及流动性工具、抵押贷款担保证券、其他资产支持证券和货币市场共同基金、资产商业票据融资。在2007~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美联储的贷款数目显著增加,2008年末达到高峰,超过1.5万亿美元。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