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温病学派医案.七,王士雄.上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3222778
  • 作      者:
    李成文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王士雄是温病学派的代表医家,也是清代温病学说之集大成者,对暑邪、霍乱、伏气温病等的研究尤为深入。王氏不仅理论造诣颇高,临床经验也十分丰富,一生著述颇丰,还对沈尧封、徐大椿等人的著作进行了评注。
  《中医古籍医案辑成·学术流派医案系列》收录王士雄医案于“温病学派医案”中,并分为上下两册。《温病学派医案(七)》为上册,从王氏的多部著作中摘录了他的内科医案。
展开
精彩书摘
  《温病学派医案(七)》:
  顾氏子患发热独炽于头,医进发散,汗出不解,胸次痞闷,便滞溺艰,舌绛口干,饮不下膈,不眠头痛,脉数而弦。孟英曰:体质素虚,热薄于肺,痰结于胸,治宜轻解。羌、防、柴、葛,恶可妄投?膏粱与藜藿有殊,暑热与风寒迥异,治上焦如羽,展气化宜轻。以通草、苇茎、冬瓜子、丝瓜络、紫菀、枇杷叶、射干、兜铃、白前九味,天泉水急火煎服,覆杯即已。盖席丰履厚之家,密室深居,风寒湿三气所不能侵,惟暑燥之邪易于吸受,误用温散,最易劫津。若田野农夫,栉风沐雨,肌坚气实,当用辛温。设进轻清,焉能济事?故医者须量体以裁衣,弗胶柱而鼓瑟也。(《王氏医案三编·卷二》)
  关颖庵患寒热,医者泥于今岁之司天在泉,率投温燥,以致壮热不休。阮某用小柴胡和解之治,遂自汗神昏,苔黑舌强,肢掣不语,唇茧齿焦。张某谓斑疹不透,拟进角刺、荆、蒡;越医指为格阳假热,欲以附子引火归原。眉才比:因前医之误,而始思转计,巳非良医所为,况明睹温燥表散之害,而仍蹈覆辙,焉足云医。许芷卿知为伏暑,而病家疑便溏不可服凉药,复迓孟英诊之。日:阴虚之体,热邪失清,最易劫液,幸得溏泄,邪气尚有出路,正宜乘此一线生机,迎而导之,切勿迟疑。遂与芷卿商投晋三犀角地黄汤,加知、麦、花粉、西洋参、元参、贝、斛之类。石念祖按:自汗神昏四句,为温药劫液,热邪由气侵营,尚未全离气分之象。镑犀角(磨,冲)一钱,大生地(泡冲,去渣)八钱,酒炒知母四钱,花麦冬四钱,南花粉五钱,西洋参三钱,元参片(泡冲,去渣)一两,川贝母(杵)四钱,鲜钗斛(杵,先)一两。大剂服八九日,甫得转机。续与甘凉充液。石念祖按:蜜水拌芦根二两,花麦冬五钱,蜜水炒枇叶(刷。包)三钱,连皮荸荠二两,淡海蜿(先煎)一两,银花八钱,钗石斛(杵,先)一两,姜汁沥一酒杯(冲),连皮北梨=两,连皮嫩蔗一两(同榨汁冲),药温服。六七剂,忽大汗如雨者一夜,人皆疑其虚脱。孟英日:此阴气复而邪气解也,切勿惊惶。嗣后果渐安谷,投以滋补而愈。继有陈菊人明府乃郎,病较轻于此,因畏犀角不敢服,竞致不救,岂不惜哉。(《王氏医案续编·卷一》)
  管授青翁季郎蓉舫之室,初冬患寒热,耳聋,胸闷,便秘,带下如注,呕渴不眠,粒米不沾者旬余矣,人皆危之。余按脉弦数,舌绛无苔,气逆面红,自求速死。此肝郁深沉,木火内烁,耗津阻气,出入无权。小柴胡汤、逍遥散皆貌合而神离,误施必然决裂,此辨证用药之所以难也。幸其乔梓深信,遂以小陷胸加菖、茹、旋覆、栀、芩,芦根汤煎服,一剂胸渐舒,气渐平,再剂稍寐,三剂呕止进粥,五剂便行溺畅,寒热亦休,苔布知饥,始改柔养而痊。(《归砚录·卷四》)
  ……
展开
目录
王士雄(上)
内科医案
温病
感冒
发热
不嚏
咳嗽
哮病
喘证
心悸
胸痛
胸痞
不寐
梦魇
惊恐
神昏
厥证
谵语
痫证
狂证
胃脘痛
嗳气
不食
不饥
呃逆
噎膈
呕吐
腹痛
腹胀
泄泻
便溏
便秘
大便失禁
痢疾
胁痛
黄疸
积聚
头痛 
眩晕 
中风
脱证
郁证
颤证
水肿
淋证
……
附录 方剂组成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