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预算改革与我国现代财政制度构建》:
③扩展预算范围。将大量游离于预算程序之外的资金纳入到正式的预算程序之中。比如,中央批准的政府性基金已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土地出让收支从2007年1月1日起纳入地方政府性基金管理。
④国库改革。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于2001年3月颁布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明确提出现行的国库体制应转向“以国库单一账户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支付为主要形式的集中收付制度”。2005年,中央一级国库单一账户制度在全国铺展开来。作为预算改革的最重要的配套改革,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实现了以国库单一账户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支付为主要形式的集中收付制度,规范了政府支出预算的执行,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这是我国公共支出管理改革的一个里程碑式的纲领性文件。
⑤建立定员定额和支出标准。财政部和地方财政部门先后建立了一系列关于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的支出标准,作为预算编制和支出控制的依据。
⑥公共支出绩效评价。从中央到地方都开始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以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
⑦公开部门预算。2010年,我国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就是各中央部门相继公开本部门的部门预算。2010年3月30日,国土资源部率先公布了其部门预算,随后,财政部和科技部也于2010年3月31日在其门户网站上公布了2010年部门收支预算总表和部门2010年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此次推进中央部门预算公开,是对中央预算公开的细化和补充,有利于提高预算透明度。各中央部门预算的公开表明我国政府预算管理制度正逐步走向公众视野,走向透明化、公正化的标准。
由上可见,我国已经展开了全面的公共支出管理改革,并且在改造原有预算系统的基础结构、建立适当的预算程序和规则以加强预算控制方面卓有成效。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当前的渐变过程中也暴露了我国预算体制中的很多问题和改革中的许多困惑。比如,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作为财政收入重要来源的税收,每年在组织征收时,相关部门将其当成是一种任务。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