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学院雕塑(第23辑)》:
不务正业的实验
于我而言,很多互动装置、动态艺术的创作想法之产生都是自然而然。这一方面是由于过去形成的知识体系给予我丰富的营养,另一方面也是下意识的扬长避短一像我这样没上过附中、半路出家的人,对于造型能力始终是心虚的。于是我玩观念、玩现成品,好歹过去涉猎比较杂,算是优势。
在大二刚进入创作实验的时候,我的方案作业《启示录系列》就是一组灵感来源于西方哲学的机械装置。我后来作品中的音乐元素也是在这组方案中第一次出现:我构建了一个中等规模的交响乐团编制,留出空的座位,观众可参与体验和共同创作。当他们落座于这些空座位时,通过感应触发,对应的乐器便会奏响,观众便可自由地参与交响乐的“演出”。当然,这个方案是难以实施的,因为观念和技术上的很多要求事实上根本不成立。交响乐并不是所有乐器一齐演奏,指挥家对作品的理解与表达,从而影响到演绎情绪上的张扬或克制、乐器在乐团整体中的强度与节奏,共同构成了整部作品的诠释。所以,这样一种构建于个体自主互动的想法,首先无法解决的就是录音的问题一录音问题是技术问题,但也可以看作是关于“交响乐”和“指挥”的艺术理解问题。就方案本身而言,看似技术成为了艺术实施的限制,但本质上它们面对的困境是一样的一这似乎是一个悖论。艺术问题与技术问题的矛盾与统一,是我后来的装置作品中一直试图探讨的关系。我至今仍在不断地思考,并努力通过作品呈现出一种开放的话题。
我小时候学过钢琴,对里面的结构有所了解。精密机械本身所具有的秩序美感让我着迷,我很想尝试通过这种严谨的结构把既定的音乐输入转化成更情绪化、更感性的视觉语言。作品《不确定的表达》的概念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产生的。这是一个互动钢琴绘画装置。当一个人演奏它时,每摁下一个琴键,与之联动且一一对应的喷头就会向画布喷射一次颜料。这样,一曲终了,画布上就会留下绚丽的抽象图案。
我在整个系统中引入尽可能多的变量。例如,虽然颜料喷嘴与琴键同是88组,但是我打乱顺序,使其对应关系变得不可知。并且,装置中颜料喷射的水压、角度、画布的位置都是可变的,画布还可以由遥控装置控制它的转动(包括转速和方向)。此外,颜料溶液的浓度、画布的材质甚至画框绷得松弛或紧张,都会对画面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拿棉布和麻布对比来说,虽然装置中的88组喷头实际上喷出的只是四种颜色,但由于不同的面料所造成的晕染效果不同,而且画布不同转速所产生的离心力差异也会对画布上颜料的流动与调和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完成画作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而这种不确定性正是我想传达的。音乐和美术一样,都是情绪的表达。无论绘画还是演奏,艺术家赋予作品的情绪和创作时的即兴感觉,常常是无法言说、难以捉摸的,而这恰恰是艺术最具魅力、最可贵的地方。
很多人问我,是否知道每一个琴键对应的颜色和位置?演奏的乐曲不同会对画作有什么影响?事实上,琴键与颜色的对应,在技术上实现起来非常简单,但我没有那么做。设想一下,如果事先知道中音do是黄色、低音re是蓝色、弹某一首曲子大概出来的画是什么色调,会有多无聊。我所要的,是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同一个人两次演奏同一首曲子,所画出的画面可能完全不同;一个高水准的演奏家所做出的画面效果,也很可能不如一个不懂音乐的人随手摁出的作品更好。
所以问题就变成:我作为艺术家的工作如何继续?我只是一个发明绘画机器的人么?装置创作出来以后的自生产真的完全失控了么?并不是。我会尝试控制上述这些变量,包括画布面料、画布运动、绘画时间,甚至人为关闭一部分喷射模块,以审美为取向左右本来难以控制的作品。《车尔尼练习曲849》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在这件我自己演奏完成的作品中,我关闭了装置中心部分的喷头,使画布慢速转动,让最终的呈现的画面与乐曲的气质一样平和、冷静。再比如,我在2012年创作时使用的颜色为红、黄、蓝、黑,而在2013年将黑色替换成了桃红,因而也影响着画面气氛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
我试图让作品在结构上尽可能严谨、理性,同时希望在输出的成果(也就是装置绘画)中体现艺术的无限可能。这两种路径上的偏执使我不断试图完善作品。在本科毕业创作之后的两年内,仅是装置本身的大规模结构调整就有三次一每次都几乎是重做。但事实上我至今仍然有很多遗憾。
装置的所有技术细节几乎都由我独立完成。其实在一开始并非不想请专业技术人员帮忙,只是当时没找到太靠谱的合作者。于是我心一横,算了,自己来。实际上最重要的是沟通和思维方式的问题。无论是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还是工科院校里机械和自动化专业的优等生,我们之间都存在着目的标准差异。因为除了功能,外观造型、视觉效果、体量、成本、便携性、维修难度甚至是说不清道不明的类似于“情怀”的东西,都是我需要的,这就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工程师实现目的通常会遵循两种途径:要么一切都可以用现成的元件和设备搞定,要么就不惜成本研发、作图、加工。但艺术家常常要的是两者的中间态一而且必须服从于观念和审美的前提。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