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俊达学术研究》:
长期以来,他不懈地探索东西方绘画两种艺术语言的不同美学观念,坚韧不拔地实践着“油画民族化”“中国画现代化”的创作理念,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为中国现代绘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中西融合是现代中国文化绕不过去的命题,从独善其身到不得不与人相遇,这种碰撞和激荡是宿命的。中西融合不是做低层次的嫁接,只有站在高峰上,才能进行高水平的对话。可以说,吴冠中毕生都在追求着这种境界。吴俊达能与同乡、先辈吴冠中先生相识、相交近三十年,一起写生,亲眼看见大师创作,亲耳聆听大师教诲,并最终成为其入室弟子,是机遇、是缘源,更是吴俊达对中国绘画的挚爱、才情,以及勤勉、努力的结果。
那是1981年的春天,时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在油画、国画领域和美术教育领域卓有成就的宜兴籍画家吴冠中先生,“想表现童年最亲切的故乡情调”,特写信给宜兴文化馆,需要一位热心的美术工作者协作。宜兴文化馆把这项工作交给了吴俊达。吴俊达虽然未见过吴冠中先生,但早已听闻他的大名,喜出望外。初次见面,吴冠中先生简朴的衣着、清瘦的身型、黝黑的睑膛令吴俊达惊讶不已,也顿觉肃然起敬。一位在20世纪40年代就考取了公费赴法留学,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苏弗尔皮教授工作室、洛特工作室,以及卢佛尔美术史学校学习过,并且各项成绩优异,学成后毅然回国的大画家如此为绘画艺术献身,生活如此简朴,为人如此低调,这才是真正的艺术大家。接下来一个多月的时间,吴俊达陪同吴冠中先生背着画具访山村、寻古镇、下湖、回故居……几乎走遍了宜兴。在与吴冠中先生朝暮相伴的日子里,吴俊达真切地领略了一位艺术大师出众的绘画能力、憾人的从艺精神和超凡的人格魅力。吴冠中先生在大自然中捕捉美的能力令吴俊达受益匪浅,也使吴俊达更深刻地领悟到中国画不是单纯地对景描摹,更重要的是给景物赋予人性化内涵,表达画家的思想感情。写生间隙,吴俊达小心翼翼地拿出他的习作请吴冠中先生教诲,可能是家乡后辈的缘故吧,也可能是画面中蕴含着难得的灵气或一定的绘画功底,吴冠中先生给予了仔细的点评,鼓励要继续画下去,并应求为吴俊达题写了“破土斋”画室名,并注明“总之要破土”。这是一位大画家对故乡后生的殷切希望,更是莫大的激励。自此,吴俊达在中国画创作的道路上一发而不可收,开始扬帆远航。不久,与好友储云、吴冠南等组织成立了“宜兴书画社”,此乃“文革”之后宜兴的第一个民间团体。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