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兼容并蓄 精于诊治热病、急症:陈乔林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3217279
  • 作      者:
    陈乔林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陈乔林,男,1937年出生,湖南益阳人。1962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现为主任医师,全国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996年被云南省政府评为云南省名中医,并被授予“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科技工作者”称号。曾任云南中医学院教务处长、云南省中医医院院长、云南中医学会常务理事、云南省中医急症学会及中医基础学会主任委员、全国老年病学会委员等职。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出版了《实用中医内科急症》等著作。
展开
内容介绍
  《兼容并蓄 精于诊治热病、急症·陈乔林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集》分医事传略、学术心得、临证经验、医论医话、方药解析、医案举隅、论著辑要等部分,系统介绍了陈老的从医经历、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如陈老主张兼容并蓄各学派之长,并十分留意现代医学和中西医结合医学临床研究的进展。陈老善治内、妇、儿、五官等常见病及疑难杂症,精于诊治外感热病、呼吸系统疾病、内科急症和老年病,尤潜心于对咳喘、咽喉肿痛、心脑血管病等的研究,疗效显著。《兼容并蓄 精于诊治热病、急症·陈乔林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集》集中反映了陈老诊疗外感热病及一些内科急症方面的学术思想和经验,适合广大中医临床工作者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兼容并蓄 精于诊治热病、急症·陈乔林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集》:
  由于各有一定的疗效,一些制剂得以沿用至今。但在冠心病病机的基本认识上,主要还是瘀血阻滞心脉,治法系取活血化瘀。当今,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的通心络胶囊则独领风骚,被广泛运用。这种现状反映出中医辨证论治冠心病心绞痛学术思想之活跃和丰富,但在应用各种制剂时也显示出它们的局限性。特别是不问正气的虚实,一味活血化瘀,甚或长期活血化瘀,则犯虚虚之戒,戕伤正气。因此,有必要规范每种制剂的适应证,并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病证本质及病证发展阶段的特征继续深化研究,以冀完善中医诊疗本病的方案。
  (一)病机
  明辨中医原本对胸痹心痛发病机制的认识,是准确辨证论治本病的前提,也有利于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深入研究。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一条中就开宗明义地说:“师日: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心痛,所以然者,责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痛者,以阴弦故也。”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持同一观点,日:“心为火,与诸阳会合,而手少阴心经也。若诸阳气虚少,阴之经气逆,谓之阳虚阴厥,亦令心痛,其痛引喉是也。”提纲挈领地道出了胸痹心痛以上焦阳虚为本,阴邪搏结致病的本质。正所谓“以太过之阴,乘不及之阳”“总因阳虚,阴得乘之”(清·喻嘉言《医门法律·比类金匮胸腹寒痛十七则》)。
  上焦阳虚,应当是指手少阴心气和膻中宗气虚。心脉不通,可由“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直接引起,《素问·痹论》也提到“心痹者,脉不通”。但手少阴之气和人之一身经脉的流动,都必须依赖膻中宗气的推动。膻中宗气,由水谷之海胃的清气上注于肺与肺气相结合组成。《素问·平人气象论》称:“胃之大络,名日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脉宗气也”指明虚里为十二经脉之气所聚。其宗气行于十二经隧之中,为脏腑经脉之宗。其中,当然也包含了手少阴心经。在发病上,若虚里“盛喘数绝者,则病在中,结而横者,有积矣;绝不至日死。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宗气绝不至,日死”与《素问·经脉》所说“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应是病理相通,表明宗气已竭,心阳颓败。冠心病心绞痛(胸痹心痛)“责极虚也”就在于此。宗气极虚,阳微火衰,血脉得不到温煦而运行不利,乃至凝寨不通。喻嘉言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胸中与太空相似,天日照临之所。而膻中之宗气,又赖以包举一身之气也。今胸中之阳,痹而不舒,其经脉所过,非缓即急,失其常度,总因阳气不运,故致然也。用薏苡仁以舒其经脉,用附子以复其胸中之阳,则宗气大转,阴浊不留,胸际旷若太空。所谓化日舒长,曾何缓急之有哉。”(《医门法律》)仲景“阳微阴弦”之病机论述,得到了喻氏图画般的诠释。
  阳气衰弱不振,则肺之输布津液、脾之运化水湿功能皆失其正,痰浊由是而生。痰浊痹阻心脉,阻遏胸阳,发而为胸痹心痛。从这种发病机制讲,冠心病心绞痛,应是本虚标实证。而且标实证,痰浊发生在前,血瘀因痰浊滞涩心脉而发生在后。因此,胸痹心痛,可以是较单一的痰浊阻遏胸阳证,也可以是痰浊瘀血互结阻遏胸阳证。《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五条述:“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也提示:第一,胸痹心痛先是“气结在胸”,而非瘀结在胸,所以用的是宣痹通阳、化痰散结的气分药,而非活血化瘀的血分药。另一篇《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条详述血瘀胸满证,与胸痹截然不同。因此,若治胸痹不顾痰浊阻遏胸阳,径直只用活血化瘀,则失其治也。第二,胸痹心痛,临床表现有实证,也有虚证,如“人参汤亦主之”。应注意仔细鉴别,毋犯虚虚之戒。当然,临证的实际情形,往往是胸阳虚弱与痰浊(或痰浊瘀血)痹阻兼见为多。仲景认为胸痹发病为“阳微阴弦”,就是虚实互见之病机概括。
  强调“阳微阴弦”在胸痹心痛发病机制中的重要性,但并非绝对的“唯阳微阴弦”论。胃为水谷之海,其清气上注于肺,与肺气相结合为宗气。而其“浊气归于心,淫精于脉”(《素问·经脉别论》),浊气者,即《灵枢·阴阳清浊》所谓“受谷者浊”。精,即指由归心之谷食精气所化生的营血。《内经》:“肺藏气,心生血,一气一血称为父母,二脏独居胸中,故日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者气聚之府,是谓气海,亦日膻中。”可见,膻中宗气是以心肺合精,气血相融为基础的。阴血损耗也必然导致膻中宗气不及,手少阴经和脉道得不到阴血的柔润而干涩艰行,乃至不通,这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面。《伤寒论》第177条谓:“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表述了心阴阳两虚,虚里疲弱发生心鼓动无力、脉道失于充养的证治。
  ……
展开
目录
医事传略
医家简介
中医情结

学术心得
真知灼见源于实践,唯真唯实才是好书
综合辨证的方法决不可废,分析的方法应该加强
学习仲景严谨组方用药,注意搜集后世有效方药

临证经验
感染性休克
冠心病心绞痛
感冒与时行感冒
外感咳嗽
喉源性咳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肺心病急性发作
咯血
胃脘痛
老年结肠功能紊乱

医论医话
关于《伤寒论》
中医内科急症
关于脓毒症的思考
升散与清泄并施
谈寒凉药与温热药配伍

方药解析
加减柴葛解肌汤
加味五味消毒饮
清肺化痰饮
保肺宁嗽散
加减己椒苈黄丸
加味千金生地大黄汤
参附葶苈汤
加味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加减《温病条辨》宣痹汤
蕤仁汤

医案举隅
宣肺并清泄同施治疗咳嗽案
宣肺并润燥同用治疗咳嗽案
回阳固脱、活血治胸痹案
清痰热、利水瘀治肺胀案
补虚祛实阴阳两救案
补阴抑阳、凉血止血治咯血案
补气阴、通瘀痹并治肺栓塞案
微开郁闭治疗长期发热案

论著辑要
外感热病谈
内科急症之病机与治疗
寒凉药与温热药配伍初探
172例少阳证回顾分析
关于《伤寒论》少阳病的几点看法
柴胡剂的临证运用
王孟英诊疗老年危急重症述略
陈乔林治疗外感热病经验
清肺化痰饮治疗痰热壅肺咳喘证173例
陈乔林治疗外感咳嗽应用宣肺方药经验
陈乔林教授慢性肺栓塞治验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